全面放開二胎,為何還是救不了中國的人口危機?
當絕大多數人還在為2017年中國經濟6.9%的超預期增長彈冠相慶的時候,經濟學家們卻被2017年的人口數據驚呆了:
2017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比2016年減少了63萬人,這一數據比之前各方的最低預測還要更低;2017年人口出生率比2016年下降了0.52‰,只有12.43‰。
這一數據比日本的出生率還低,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到了5.32‰的驚人低生育水平。
國家衛計委在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之初曾預測出生高峰將出現在2018年,對2017年出生人口的最低預測為2023.2萬。而最新的數據表明,出生高峰在2017年就過去了,2017年出生人口比衛計委的最低預測還要少整整200萬。
就好比去錢塘江邊觀潮,專家告訴你今年潮特別大,要站得遠一點,結果呢,你倒是聽話站遠了,可是這湧上來潮水才剛剛能打濕腳面。
峰值沒有形成,面臨的卻是人口塌陷式的下滑。
人口學者梁建章日前撰文稱,隨著生育堆積結束後育齡女性數量的銳減,出生人口將在2018年進入雪崩狀態,在之後十年將以每年減少30萬到80萬的速度萎縮。
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你能想像得到,出生人口雪崩,到底會有多恐怖嗎?
人口危機的後果比你想像中要嚴重得多
或許你無法想像到出生人口和出生率雙雙降低的後果。老編只能說:人口危機的後果比你想像中要嚴重得多。
從某種層面上講,中國過去30多年所創造的經濟奇蹟,很大程度要歸功於人口紅利。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從上圖可以清晰看出,開始大力推行計劃生育的1971年是中國人口變化的一個明確分水嶺。
以1971年為分隔線,中國人口增長分為截然不同的兩個階段。
大力實行計劃生育之前,從1962年開始,中國進入連續8年的人口高增長時期。這一階段的人口年均自然增長率達到27.5‰,年均出生人口達到2688萬人,8年時間凈增人口1.57億。
如果給予人口出生與GDP增長17年的周期間隔,中國GDP的高速增長,幾乎與中國的人口出生率與人口自然增長率顯著正相關:1978年改革開放後經濟進入高增長軌道不是偶然的。
17年正好是一代人長成的時間,正是因為從1962年到1970年連續8年的高人口出生率與增長率,才為後面30年提供了足夠的勞動適齡人口——這就是經濟增長的秘訣。當然啦,改革開放毋庸置疑也是立了大功的。
1971年,中國開始全面計劃生育,特別是70年代後期,是中國人口發展出現根本性轉變的時期。
政府陸續制定和完善了明確的計劃生育政策,人口高出生、高增長的勢頭被迅速控制,人口自然增長率自此一路下滑,從1971年的23.4%,一路不回頭下滑到2015年的4.96%,而生育率也從1990年開始連續25年低於種群正常更替水平,這就直接導致了勞動適齡人口的不斷減少,整體人口的極度老化和急劇萎縮。
數據來源:《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而中國的經濟開始走下坡路,GDP增速脫離雙位數區間,恰好也就是從中國勞動適齡人口開始絕對減少的2012年開始的——某種意義上講,這絕非偶然。
數據來源:聯合國人口司
在經濟學上,這被稱為「劉易斯拐點」。
日本在1990年進入這個拐點,從此開始了長達25年的衰退與疲軟。
基於以上分析,許多專家都得出相同的結論
——人口問題將是中國未來面對的最大噩夢,2100年,中國人口將消失一半。
你別以為這是無稽之談,聯合國人口署最新發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訂版,預計本世紀末中國人口將出現倒「V」型反轉,在低生育率狀態下加速下滑跌破10億至6.13億。在不到百年時間裡,從人口大爆炸反轉為人口大坍塌。
中國人口年齡結構變化
必須承認低生育率對中國未來的負面影響可能遠遠超過大部分人的想像。新生人口減少,中國面臨的是問題是人口結構得不到優化,老齡化挑戰日益嚴峻。
人口學者姚美雄判斷,中國未來人口將呈現嚴重少子化疊加快速老齡化、適婚人口性別比失衡的結構扭曲狀態。可想而知,中國未來將面臨的養老壓力、勞動力短缺壓力以及經濟發展動力不足問題。
經濟活力不足,反過來也進一步抑制生育水平。
西方社會學之父孔德曾斷言,「人口即命運」。
一個文明或種族,不論其科學、文化或社會發展的成就有多高,如果在繁衍後代上長期處於劣勢,最終必將沒落。
如果中國佔世界人口的比例繼續萎縮,到本世紀末將變得微不足道,中國的分量將一落千丈,中華文明將徹底衰微。
問題出在哪?
有人會說,不是全面放開二胎了嗎,這人口增加應該是遲早的事吧?
通過文章開頭羅列數據可以分析,二孩的出生比例在增加,而生育總量在減少意味著什麼?
——一孩出生的數量越來越少。
直接原因也很好找,結婚已經越來越晚。
舉個例子,2012年,江蘇人平均初婚年齡只有29.6歲,2017年,江蘇人平均初婚年齡為34.2歲。5年間就增長了5歲,如果形勢沒有改觀,是不是5年後平均初婚年齡要變成40歲了?
結婚年齡這麼晚,婦女最佳生育年齡已過,生不生的出孩子都是問題,更不要提二孩了。
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老編給大家講個關於越王勾踐的故事。
勾踐敗給吳王夫差後,卧薪嘗膽要報仇。然而報仇這事,不是比誰能吃苦,還是得靠人力。
史書上,勾踐具體是這麼出台規定的:
青壯年不準娶老年婦人,老年不能娶青壯年的妻子——這是為了保證血氣方剛的男女能在一起嘩啦啦生孩子。
女孩子十七歲還不出嫁,她的父母有罪;男子二十歲還不娶妻生子,他的父母同樣有罪——這是逼著不許晚婚晚育。
在越國,即將分娩的女人要報告,公家派醫生守護——這是保證生育順利。
生下男孩,公家獎勵兩壺酒,一條狗;生下女孩,公家獎勵兩壺酒,一頭豬;生三胞胎,公家給配備一名乳母;生雙胞胎,公家發給吃的——簡單說,放心大膽生,國家幫著養。
孤兒、寡婦、患病的人、貧苦和重病的人,由公家出錢供養教育他們的子女——隨意生吧,無所謂!
法子很土,但是很紮實。最後的結果,越吞吳,報了大仇。大家都說是勾踐卧薪嘗膽卧出來的,非也,是越國的偉大母親們嘩啦啦生出來的。
如果兩千年前的故事你看得有點不明所以,再給你看個數據。
2011年10月,美國經濟研究局認為生育率與房價有關。房價每升一萬美元,有房一族的生育率就提高5%,無房一族的生育率就跌2.4%。——即房價越高,沒房子的越不敢生;有房子的越敢生。
再想想沒房子的都是哪個年齡層人,你大概也明白其中玄妙了。原理自然不難明白,房子漲價,有房一族產值上升,可以無憂無慮生孩子;沒房一族又得為買房子攢預算,孩子,再等等吧。
多說兩句
大多數事不關己的人,容易被孩子,被天倫之樂,被三代同堂之類細節溫暖到,覺得生孩子順理成章,趕緊生,必須生!快點生!怎麼可以不生?讓你生你居然不生!但真在考慮生孩子的人,卻在不斷做預算。因為結結實實,關係到自己的經濟狀況。
勾踐的越國並沒怎麼發檄文勸導大家生孩子,而是老老實實地搞經濟補助:送豬、送狗、送酒、派醫生、孩子由朝廷養。如果越國當時有樓市,勾踐也會想法子讓房價跌一點,或者爭取製造廣廈千萬間,人人有房,安心生孩子。
人類有別於動物,也就在於這點經濟上的理性。兩千年前勾踐就明白了:要哄人生孩子,別空口白話號召,實實在在給點經濟上的安全感唄?
如果一邊生活成本(包括房價)高漲,一邊國家還不給養孩子,誰樂意生呢?
綜合:搜狐財經、知乎、財經觀潮
你覺得造成出生率下降的原因是什麼?
TAG:華僑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