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善知識有八種德相,你都知道嗎?

善知識有八種德相,你都知道嗎?

《瑜伽師地論》中講,善知識有八種德相。「何等為八?謂如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聞,能有所證,性多哀愍,心無厭倦,善能堪忍,無有怖畏,語具圓滿。」  

八種德相里的第一種叫安住禁戒,如論中解釋:「云何名為安住禁戒?謂安住具戒,善能守護別解脫律儀,如前廣說。樂沙門性,樂婆羅門性,為自調伏,為自寂靜,為自涅盤修行正行,如是名為安住禁戒。」安住禁戒也就是能夠守護別解脫律儀,只要是出家人就要守戒,身語意三業對戒律沒有虧損,要持戒清凈。因為戒是一切功德的根本,如《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卷上)說:「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凈戒。」戒的內涵是調伏煩惱,作為師長要調伏弟子,首先,自己必須能夠調伏,自己都沒有調伏而去調伏他人是不可能的事情。如《華嚴經》說:「如佛所說,自不持戒令他持戒,自未調伏令他調伏,無有是處。 」(卷第三十三)   

第二種功德是具足多聞,如論中解釋:「云何名為具足多聞?謂若有法宣說開示,初中後善,文義巧妙,獨一圓滿,清白梵行,於如是類眾多妙法能善受持,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如是名為具足多聞。」多聞就是對很多的佛法都能夠通達,能夠受持。因為要教別人的話,跟單單自修不一樣,自修只要摸清楚修行的 路就可以了,要想教別人的話,就要廣泛地了解所教的對象,要博通三藏,對佛道次第的總相、別相要有清楚的把握,那時候才能幫助別人。

第三種功德是能有所證,如論中解釋:「云何名為能有所證?謂能證得勝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厭逆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有過患想、斷想、離想、滅想、死想、不凈想、青瘀想、膿爛想、破壞想、胖脹想、啖食想、血塗想、離散想、骨鎖想、觀察空想,復能證得最初靜慮、第二靜慮、第三靜慮、第四靜慮、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最後非想非非想處,又能證得慈悲喜舍,或預流果,或一來果,或不還果,或神境通,或宿住通,或天耳通,或死生通,或心差別通,或阿羅漢,具八解脫靜慮等定,有大堪能,具大勢力,能善為他現三神變教授教誡。三神變者:一、神力神變,二、記說神變,三、教導神變。如是名為能有所 證。」就是在佛法上,特別是在禪定、智慧上面,要有一定的證量,這樣才能深入地引導別人。

第四種功德是性多哀憫,如論中解釋:「云何名為性多哀愍?謂於他所常起悲憐,樂與其義,樂與其利,樂與其樂,樂與猗觸,樂與安隱,如是名為性多哀愍。」就是對眾生常常起悲憫心,有悲憫心才會去幫助眾生、救度眾生。如果沒有悲憫心,就不會願意管別人。

第五個德相是心無厭倦,如論中解釋:「云何名為心無厭倦?謂善能示現,善能教導,善能贊勵,善能慶慰,處於四眾宣說正法不辭勞倦,翹勤無墮,起發圓滿,為性好樂發勤精進,如是名為心無厭倦。」就是對弟子們的教導不怕麻煩,不辭辛苦,能夠善於引導、鼓勵,宣說正法,內心裏面從來都沒有捨棄過弟子,沒有厭倦。一般人,學修佛法也好,做事做人也好,常常會犯厭倦的毛病。如果我們做一做就覺得辛苦了,不想做了,學一學就不想學了,修一修就不想修了,這就是厭倦。做為善知識要教導弟子,對弟子的法身慧命負責任,就不能有厭倦心。

第六個德相是善能堪忍,如論中解釋:「云何名為善能堪忍?謂罵不報罵、瞋不報瞋,打不報打、弄不報弄,堪耐椎杵,於諸逼迫、縛錄、禁閉、捶打、毀辱、迫脅、斫截眾苦事中,自推己過,以業異熟為所依趣,終不於他發 生憤恚,亦不懷恨隨眠不舍。如是雖遭輕陵毀辱,而其本性都無變改,唯常於彼思為義利。又能堪忍寒熱、饑渴、蚊虻、風日、蛇蠍惡觸,他所干犯磣毒語言,身內所生猛利堅勁,辛楚切心奪命苦受,為性堪忍,能有容納,如是名為善能堪忍。」只有善能堪忍才能做到瞋不報瞋、打不報打、罵不報罵。人家罵你,你不還口,人 家打你,你也不還手。《梵網經》裡面講難忍能忍,也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所遇到的種種苦難事、麻煩事,都能夠想到是自己的業力所感,不去責怪別人,只有這樣才能度眾生。因為度眾生要度六道有情,豺狼虎豹等等都要度,那些暴惡的有情要把你吃掉時,你不僅不恨它,還想著要度它,這才是菩提心的體現。   

第七個德相是無有怖畏,如論中解釋:「云何名為無有怖畏?謂處大眾說正法時,心無怯劣,聲無戰掉,辯無誤失,終不由彼怯懼因緣,為諸怖畏之所逼切,腋不流汗,身毛不豎,如是名為無有怖畏。」無有怖畏是指宣說正法的時候內心沒有怯劣,因為這是為了弘法,弘法為家務,利生是事業。

第八個德相是語具圓滿,如論中解釋:「云何名為語具圓滿?謂彼成就最上首語、極美妙語、甚顯了語、易悟解語、樂欲聞語、無違逆語、無所依語、無邊際語,如是名為語具圓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念念觀自在 的精彩文章:

如何尋找並依止師父
為何文殊菩薩出現在面前,他都視而不見呢?

TAG:念念觀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