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若覺得人生苦,看看人家唐伯虎

你若覺得人生苦,看看人家唐伯虎

現代生活緊張的節奏中,你感到壓力山大了嗎?

我們還沒到中年,就覺得危機四伏,年紀輕輕的90後,張口閉口談「佛系」……

只有短短數十年的人生,難道真的那麼苦?

你若是覺得人生苦,那是因為你沒看透,沒參悟人生的真諦,沒找到屬於自己的活法。

每個感嘆自己人生太苦的人,都應該讀讀唐伯虎。

你們這些所謂的「佛系青年」,與唐伯虎相比,只不過是塵世中的一個迷途小書童而已。

/ 01 /

明成化六年(1470)二月初四,太湖邊上的江南水鄉蘇州府,還籠罩在一片煙雨迷濛中。

一戶姓唐的人家喜氣洋洋,女主人生下了一個男孩,取名唐寅,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唐伯虎。

「唐伯虎,出生於寅年寅月寅日寅時,故名唐寅。」

說到唐伯虎,相信很多人會想到《唐伯虎點秋香》中的這句話,有必要澄清的是,那一年確實是寅年,卻不是什麼寅月寅日寅時。

要知道,很多傳說故事都是後人杜撰的,包括《唐伯虎點秋香》。

唐家曾經世代為官,可到了唐伯虎父親唐廣德的時候,家道已然中落,經營一間小酒館為生,早已不是「家中有屋又有田」的富二代。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沒靠山沒背景的唐伯虎,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只有走科舉的道路。

江南好地方,從來就不缺讀書種子和文人騷客。

唐伯虎就是一個讀書的天才,從小過目不忘,數歲就能作得一手好文章,是遠近聞名的神童級人物。

金榜題名,出將入相。在大家看來,等待他的,將會是一片光明的錦繡前程。

是的,鮮花和掌聲,就是為我這樣的人而準備的。

我來了!

/ 02 /

明朝這個時候,科舉選才已經具有一套非常完備的制度,它主要分為鄉試、會試和殿試,第一名分別是解元、會元和狀元。

十八歲那年,唐伯虎參加南京的應天府鄉試,三個好朋友設宴為他送行。

「今科解元,捨我其誰!」

對於如此年少輕狂的一句話,三位好友都沒有異議,因為他們知道,眼前的人確實有說這句話的資格。

這三個人,名字分別叫做祝枝山、文徵明和徐禎卿,後來的人將他們並稱「江南四大才子」。

果然不出所料,唐伯虎名列第一。

一出道就奪得全省高考狀元,唐伯虎如虹之氣勢,簡直是「人擋殺人,佛擋殺佛」。他把自己的目標,瞄準了科舉考試中難度最高的動作——連中三元!

雖說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裡,只有兩個超級學霸完成了這個高難度動作,但唐伯虎信心滿滿,所謂歷史,就是我這樣的人創造的!

/ 03 /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

張愛玲沒說的是,人生並不是百米賽跑,而是一場馬拉松。少年太得志,對一些人來說,未必是件好事。

高考考得好,不代表以後就混得好。你看看當年那些志得意滿的高考狀元們,如今都去了哪裡?

君不見,後來在社會上混得風生水起的人,很多都是在高考中失意的「專科生」,甚至是落榜者。

唐伯虎高抬望眼,在考場傲視群雄的時候,命運之神面帶笑容向他走來,是嘲笑。

對不起,伯虎兄,一帆風順的人生實在太少,從你呱呱墜地的那天起,就註定要經歷無數的艱辛和磨難,才能抵達終點。

我能給你這輩子的最高學歷,也就是這個解元了。

唐解元啊唐解元,你可知道,這個稱呼終將伴隨你一生。

/ 04 /

第二年,唐伯虎充滿自信地踏上了赴京趕考的路。在途中,他遇見的一個人,將改變他的一生。

這個人叫徐經,他並不出名,但他有一個出名的曾孫,叫徐霞客。

徐經這人是個富二代,對早已名滿江南的唐伯虎,他比秋香姐還更加仰慕,拍拍胸脯包下了伯虎兄一路吃喝玩樂的費用,兩人結伴同行,成了好基友。

這一年,考題出得相當有水平,有水平到沒幾個考生能做出來,甚至好多人還交了白卷。

考官發現,有兩個人答得特別好,一個是徐經,另外一個是唐伯虎。

唐伯虎,看來確是狀元的不二人選。

高考勝利結束,大家照例在酒樓開趴狂歡,考得不要太好的唐伯虎,一下子就喝高了,露出了狂放不羈的自負本色:「要說今科第一,你們都別想了,肯定是我!」

要知道,跟你一起喝酒的,都是虎視眈眈的對手,可不是你在蘇州的三個好基友。

年紀輕輕就爆得大名、目空一切的唐伯虎,註定將得到人生最深刻的教訓。

/ 05 /

對於考試結果,唐解元是在是太有把握了,有把握到根本不屑去看榜,在旅館睡到太陽曬屁股,專等衙役來報喜。

果然,衙役很快就來了,他們帶來的不是喜報,而是手銬和腳鐐。自認天下第二,就沒有人敢稱第一的狂生唐伯虎,不但名落孫山,還鋃鐺入獄。

原來,徐經買題作弊,這下就把唐伯虎坑慘了。

科舉考試的會試,錄取率本來很低,就算再有才氣的人,也不敢打保票自己能考第一,這個唐伯虎考得那麼好,還公然在大庭廣眾之下叫囂,肯定有問題!

人生有時就像過山車,上一刻還在最高處,轉眼就跌落到了谷底。

只有起起落落的人生,才能看到更多別人看不到的風景。

處理結果出來了,吳縣舉人唐寅涉嫌作弊,關進小黑屋,清空所有粉絲,不接受申訴(貶為小吏,不得為官)。

什麼連中三元,什麼出仕入閣,一展抱負,頓時成了水中花、鏡中月,滿腔雄心壯志隨風而逝。

人不輕狂枉少年?可人在得意的時候,最容易忘形,一忘形就容易惹禍上身。

無論什麼時候,內心都能保持不驕不躁、謙虛謹慎,那是一種難得的境界。

要達到這樣的境界,就需要不斷的修鍊。

/ 06 /

唐解元出獄回家,才真正感受到了什麼叫人情冷暖,世事無常。

鄉人昔日仰慕和巴結的目光,早已換了一副面孔,就連門口的旺財,也是滿臉的藐視,每次看到都狂吠不已,好像根本不認識這個主人。

脫毛的鳳凰不如雞,落魄唐伯虎這時的地位,連華府「死做爛做像只狗」的9527都遠遠不如。

心高氣傲的他,自然不屑於去做小吏,見他終日無所事事,前途一眼就能看到頭,妻子決然離他而去。

屋漏偏逢連夜雨,命運偏偏要跟他開玩笑。這個時候,唐伯虎的父母接連去世,幼兒夭折,妹妹也在婆家自殺,普天之大,只剩孓然一身在遊盪。

儘管如此,唐伯虎還是嚮往「進步」的,在盛情相邀之下,他進入了寧王朱宸濠的幕府,眼看人生將有了起色。

很快,他發現寧王這個人不對路,總是在謀劃「顛覆國家政權」,唐伯虎花下血本裝瘋賣傻,在南昌街頭裸奔,終於再次回到了家鄉。

這一年,唐伯虎已經四十多歲,一個人最好的光陰已經逝去,前途卻仍是一片茫茫然。

人家說,人到中年,是個賣笑的年齡,可唐伯虎呢,就算想找個能賣笑的地方,也不可得。

經歷人世間浮浮沉沉之後,他遠離喧囂,開始認真地思考自己的人生。

/ 07 /

怎麼樣才算是成功?是位高權重,還是家財萬貫?

幾百年後,那些功成名就的帝王將相,還不都湮沒在那荒冢亂草之中?

唐伯虎前面的大才子解縉,榮華富貴中轉過一圈後,被活埋在雪堆里;後來的天才少年張居正,位極人臣,死後也無法逃脫被抄家的命運。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人們說,在接連的打擊之下,唐伯虎開始墮落了。

在我看來,唐伯虎這時才洞穿人世迷霧,豁然開竅參透機關,內心世界實現了鳳凰的磐涅。

一壺濁酒,可消萬古愁。

清高就清高,驕傲就驕傲,放縱就放縱,找到了自己的唐伯虎,只有真性情,沒有絲毫的虛偽和掩飾。

他遊歷全國,大好河山開闊了他的視野和胸懷,讓他在下筆的時候,心中如有溝壑,運筆如神。

他的山水畫,越發氣韻生動,凝重華滋,他的仕女圖更是千媚百態,奪人眼球。

這個世界上,從此少了一個大官唐寅,卻多了一個傳奇千年的詩、書、畫奇才。

/ 08 /

人的一生那麼短暫,絕不只有為了功名利祿的苟且,更重要的是找到內心的自由。

在最後十多年裡,唐伯虎終於聽從了自己內心的召喚。

要做到這一點,並不是那麼容易的,我們來看看他物質貧乏的生活:

十朝風雨若昏迷,八口妻孥並告飢。

信是老天真戲我,無人來買扇頭詩。

青山白髮老痴頑,筆硯生涯苦食艱。

就算再難再苦,他也不願再為了活著,與這個渾濁的塵世同流合污:

不練金丹不坐禪,

不為商賈不耕田。

閑來寫就青山賣,

不使人間造孽錢。

生活雖然潦倒,我就是不願為了幾個銅板而折腰,那些自以為成功的人,又有幾個人能活得如此超然洒脫?

世人都道人生苦,那是你沒有看清人生路。我自執筆長吟走天涯,歸來內心仍少年。

任世間如何給人們削去稜角,我自保持天真本色。

/ 09 /

以今天我們的標準,唐伯虎絕對屬於不折不扣的擼瑟。事實上,他卻活得比誰都自由,比誰都瀟洒。

唐伯虎看中蘇州的一處房子,是別人廢棄的別墅,他就變賣字畫,向朋友借錢,湊足了購房款,將它命名為桃花庵。

這時候,唐伯虎遇到了他的第三任妻子,也是生命中的的心靈伴侶,才藝過人,精通琴棋書畫的沈九娘,給了他許多的溫暖和慰藉。

祝枝山、文徵明等好朋友,是桃花庵的常客,他們在這裡對酒當歌,吟詩作賦。

世界如此負我,我卻不負此生。再這清靜的一片天地中,折下花枝當酒錢,醉卧花間不願醒。

在桃花庵里,是唐伯虎最為平靜愜意的一段生活,他被壓抑多年的才華噴涌而出,創作了許多作品。

別人笑我忒風顛,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酒無花鋤作田。

/ 10 /

嘉靖二年(1523),在漫天飄飛的桃花中,54歲的唐伯虎離開了人世。

這位放縱自我、孤清狂傲,不願在塵世中鑽營苟且的「唐解元」,以賣書畫度日,終其一生,都在貧寒中度過。

在他死後,連棺材錢都沒有留下,好朋友祝枝山、文徵明等為他湊錢料理後事,桃花庵中一抔黃土了此生。

四百多年後,人們終於認識到了唐伯虎的價值,他的真跡,成了各大博物館爭相收藏的珍品,光一幅《廬山觀瀑圖》,就拍出了5.9億美元的天價。

那些與唐伯虎一起趕考,金榜題名,成就高官厚祿、榮華富貴的那些人,如今又在哪裡?

當年嘲笑、鄙視唐伯虎的那些人,如今又在哪?

真實地活著,才是最大的成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典今讀 的精彩文章:

一個並不「偉大」的時代

TAG:古典今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