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探人不得不看的歷史:世界最早鑽成的第一口超千米深井——燊海井
說到鑽探,無論是中國鑽探還是世界鑽探,追溯歷史,都不得不提到一口井——燊海井,它是世界最早鑽成的第一口超千米深井。作為一名鑽探工作者,怎麼能不了解這段鑽探的輝煌歷史!
燊海井位於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寨,於道光15年(1835年)鑽成,深1001.42m,是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深井。它是中國古代深井鑽井技術趨於成熟的重要標誌,標誌著我國古代深鑽井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其鑿井技術被譽為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和「世界石油鑽井之父」。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燊海井井碑
燊海井復原後的木質井架(俗稱天車),高18.4米,由幾百根圓杉木經棍工從上而下捆制而成。天車頂上架設天棍,地下有地棍,天棍和地棍起定滑輪作用。
燊海井天車
燊海井的大車(絞車),以硬木製成,車輪直徑5.5米,由牛拉動車輪轉動。
燊海井絞車
燊海井是一眼低壓天然氣和黑鹵生產深井,鑽探時,採用我國井鹽竹繩索衝擊式鑽井法,使用鐵制鑽頭,竹蓖連接懸吊鑽具,木製井架做支撐,大型絞車為升降裝置,運用槓桿原理進行衝擊鑽進。
燊海井井場內部
該井於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鑽成。其井身結構為:0~64.21m,木製套管固井;64.21~125m,裸眼,井徑114mm;125~1001.42m,裸眼,井徑107mm。建成後即投入滷水與天然氣的生產,初期日產天然氣8500立方米,黑鹵(鹽水)14立方米。
燊海井正在采鹵
燊海井製鹽現場
由於建成後長期生產,一些設施不同程度受損。為了永世保存我國古代井鹽和天然氣開發史上這一重大技術成就,1983年國家文物局撥款對該井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修葺。修復後的燊海井,佔地面積1500平方米,保留了原始布局的風貌。
綠樹掩映中的燊海井
2016年,筆者有幸帶領來自全國各地參加第四屆探礦工程學術交流會的一百多位鑽探專家親臨燊海井現場和自貢鹽業歷史博物館參觀,專家們無不對我國古代擁有如此先進的鑽探技術和燊海井的偉大成就表示讚歎!參觀的幾位地質院校的老師們都開玩笑地說:「我們鑽探專業還搞什麼課堂教學呀,把學生帶到這參觀一下,就什麼都會了。」雖然這只是句玩笑話,我們現在的鑽探技術已不可同日而語,但由此可見,燊海井以及古代四川鹽業的鑽探技術是足以載入史冊的!
鹽業歷史博物館的孔內事故鑽具打撈工具模型
註:本文文字材料主要來源於劉廣志院士主編的《中國鑽探科學技術史》,照片均為筆者現場拍攝。
※掘金2018俄羅斯世界盃,先下手為強,趁著賠率高,先猜上那麼一猜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