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從大慶關銀錠談「裁厘改統」
點擊「雍齋藏珍」訂閱吧
全文字數: 3200
閱讀時間:10分鐘
大慶關和「油城」大慶市,
一點關係都沒有。
大慶關古稱津蒲關,位於陝西大荔,隔黃河與山西蒲州相峙。
大慶關與潼關(點擊閱讀「潼關厘金局」)、龍駒寨並稱陝西「三關」。
大慶關位置圖
復原後的大慶關
一卵三生同胞情
在品種繁多的陝西稅錠中,「大慶關厘金局」「大慶關百貨局」「大慶關統稅局」作為一卵三生的同胞兄弟為世人所矚目。這三種銀錠的不同稱謂生動地顯示了厘金稅從開始到結束的歷程,這在陝西乃至全國都是獨一無二的。
那麼,這三種大慶關銀錠的先後該如何判斷呢?「大慶關厘金局」應是陝西於咸豐八年(1858)在大慶關設厘局,大荔、朝邑辛村設卡後,初期上繳國庫的稅銀實物。筆者見過一枚「三年 百貨厘金」的槽錠,從其銘文可以看出,「三年」這一時間,「同光宣」三朝,甚至民國都有可能。而根據史料光緒後期的統稅局是改革厘金後設立的專門徵收土葯稅的機構。陝西是在光緒三十三年改辦土葯厘金為土葯統稅局(亦稱「土葯捐局」)。由於大慶關主要對山西入陝的鐵鹽抽厘,土葯厘金佔比很少,所以筆者認為,此錠應為民國二十年(1931)年後,政府「裁厘改統」,厘金與商稅並征,合稱統稅之後的產物。
由此也可以判斷出,「大慶關百貨局」應是前面兩者之間的產物,即「百貨局」銘文大約施行於1858年——1931年之間。
此外,目前還存世有一種川錠型十兩「統稅局」銀錠,銘文沒有時間、地名和匠名。通過對比分析,筆者認為此類銀錠應為「裁厘改統」後陝西漢中地區厘稅機關傾鑄的稅錠。
懷丙和尚撈鐵牛
提起陝西關中與東部地區的交通,人們很容易想到著名的潼關。其實,在古代,關中東部還有一座非常重要的關口,它扼守著關中與山西直至河北一帶的交通幹線,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這就是千年雄關——大慶關(蒲津關)。
大慶關位於陝西省大荔縣東,又稱臨晉關。是黃河重要的古渡口和秦晉間的重險之地。戰國時魏在此設蒲津關。魏武候十二年(前385)魏乘秦內亂,拜吳起為大將,西渡蒲津,盡奪秦之河西地,在臨晉城東(今縣境東)黃河西岸設臨晉關,西扼蒲津渡。並自華縣過渭水,沿洛河東岸北上築魏長城,以御強秦,如今縣境北部鐵鐮山上仍有長城遺址。
宋代,這裡還曾經發生過著名的「撈鐵牛」一事。《撈鐵牛》是人教版語文課本上的一篇老課文。講述宋朝時,懷丙和尚利用浮力將陷入黃河河底的8頭鐵牛成功打撈起來的故事。
《宋史》卷462列傳記錄了此事。原文如下:
懷丙,真定僧也。巧思出天性,故河中有維浮梁鐵牛八隻,牛皆重數萬斤。宋嘉祐中,水暴漲,絕梁,牛沒於河,莫能出之。懷丙來朝邑大慶關,以大舟實土,夾牛維之,用大木為權衡狀鉤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轉運使張壽以聞,賜紫衣
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趙恆行幸河中府(今山西永濟蒲州鎮)祭祀汾陰后土,途經蒲津關,將其改為大慶關,以資慶賀。
鐵牛鐵人
萬里黃河第一渡——大慶渡
河東河西故事多
1929年,陝西在當地設平民縣,縣城定在黃河東岸的大慶關城內。平民縣不同時期有兩座縣城,一在黃河東,是陝西唯一的河東縣城;一在河西,即今大荔縣平民鎮。1950年撤銷平民縣,併入朝邑縣。1958年朝邑縣又併入大荔縣。
據《平民縣誌》記載:黃河在明代隆慶四年,河水泛濫,竟然西移十多公里,緊靠當時朝邑縣城東門流過,原來緊靠黃河西岸的朝邑大慶關成了距黃河東岸十幾公里,1919年後,黃河又逐漸向東移動,緊靠著大慶關西流過,1934年又回到河西。諺語「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正是這一段黃河灘岸的真實寫照。
大慶關本屬官渡,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後,黃河岸因水患而「連歲崩徙,船隻飄沒無存,關渡漸廢,改為農渡。」
建國後,重新改建渡口,先屬平民縣政府管轄。1950年平民縣併入朝邑縣後,改為民用渡口。後來隨著黃河西移潰岸,渡口掩漫於河中,橋渡功能遂廢。
清末大慶關一角
馬蹄聲聲映繁榮
秦晉豫三省鄰接,自古商貿往來頻繁。明代受北邊軍事用兵的干擾,正常商貿往來得不到充分發揮。清以後隨著經濟發展,三省交往越來越頻繁。
關中所產糧食、棉花是山西主要的進口物;而山西潞鹽、鐵、煤炭又是關中地區重要的進口商品。河南地處中原,交通方便。山東、河北商貨運往關中非常頻繁。清代由河南入陝的商貨以雜貨、藥材為主。據《陝西全省財政說明書》記載,「孟津之雜貨,禹州、懷慶之藥材,山東周村之料貨,煙台、利津、海豐之參蝦」皆由河南入關中。關中銷往河南最主要的產品是棉花,其次為牲畜及其它土產,由大慶關轉輸,構成關口重要的收厘項目。
清代西安府與同州府間道路為官馬支路。途經各縣均置縣驛,計有咸寧縣京兆驛和高陵、富平、蒲城、大荔、朝邑、澄城、白水、郃陽、韓城等10個縣驛。
其行經路線為:自西安府咸寧縣京兆驛東北行,經高陵縣、富平、蒲城、澄城、郃陽至韓城縣。由韓城縣復東北行,經禹門口渡黃河,至山西省河津縣。或由蒲城縣東南行70里至同州府大荔縣,再東經大慶關渡黃河至山西省蒲州府(今山西永濟縣)。由蒲城縣北行,經白水縣至澄城縣,又北行至中部縣(今黃陵縣),接延安府官路,西行至同官縣(今銅川市)亦接延安府官路。
由於有商業需求,三省商業上的往來不斷得到加強,商路也逐漸拓展,主要商路除傳統汴洛至潼關道以至西安外,清代又有兩條支路成為商業往來較活躍的通道。其行經路線為:自西安府咸寧縣京兆驛東北行,經高陵縣、富平、蒲城、澄城、郃陽至韓城縣。由韓城縣復東北行,經禹門口渡黃河,至山西省河津縣。另一條為或由蒲城縣東南行70里至同州府大荔縣,再東經大慶關渡黃河至山西省蒲州府(今山西永濟縣)。由蒲城縣北行,經白水縣至澄城縣,又北行至中部縣(今黃陵縣),接延安府官路,西行至同官縣(今銅川市)亦接延安府官路。
大慶關逐漸發展成秦晉交通的樞紐,成為為山西貨物入陝的要津。史載:「大慶關局,設於朝邑縣城之東南,距黃河大慶關渡口約八九里,逾河而東為晉之蒲阪境地,晉饒鐵礦,蒲及聞喜有鹼灘,故斯局厘收以鐵、鹼兩項為大宗。」
清代陝西鐵礦匱乏,關中、陝北農業生產工具所需生鐵大多來自山西,大慶關是主要入口。另外大慶關直接聯繫渭北區,關中渭北區農業發達,盛產糧、棉。渭北棉花入晉、豫也主要以大慶關為出口。因此,清代這條秦晉商路在溝通三省貿易交往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大慶關也因此與潼關、龍駒寨並稱陝西「三關」。
康熙三十八年(1699),三原縣令李瀛甫在上疏中,請求減少三原商稅,提出將三原現征七百餘兩稅銀分並三關征解。其中潼關分擔三百兩、龍駒寨二百四兩、大慶關二百四兩。從大慶關分攤的關稅銀兩可看出當時它的商業地位甚至可與龍駒寨相媲美,至少不在其下。要知道,此時距設大慶關厘金局尚有近160年時間,可見當時大慶關已成為陝西重要的關隘和商路樞紐。
陝西省歷年商稅額徵數表(部分) 數據來源:《陝西財政說明書》
清代蒲津關道
當地還有以大慶關為名的飯館
「裁厘改統」話千秋
據《陝西通志》記載,咸豐八年(1858),陝西在同州、大慶關設厘局,大荔、朝邑辛村設卡。大荔皮貨以作坊為主,辛村以稽查沿河繞漏之貨物。主要對山西入陝之鐵鹽抽厘,兼對香礬、漢煙、洋布、京貨抽厘。
清代中期,大慶關所在朝邑縣人口中「商居十三」,清末該縣經商戶達二千五百餘家。民國《續修陝西通志稿》卷35《征榷》記載,宣統元年(1909),大慶關所收關稅厘金有32475兩,位居全省第五,列為中等。據不完全統計,至宣統年間,包括陝西在內,全國各地開設厘局、私卡多達2236處,厘金已然成為地方割據政權的經濟基石。
作為一項徹頭徹尾的弊稅,厘金制度從一開始就鉗制了生產流通,阻礙了近代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引起了全國商民的不滿。晚清和北洋政府曾多次進行裁厘嘗試,提出了包括「裁厘認捐」、「裁厘加稅」等方案,但地方阻力頗大,方案不是無疾而終就是被束之高閣。
厘金的裁撤問題,既是經濟問題,又是政治問題。民國十九年(1930)南京國民政府在達成形式上的全國統一之後,著手全面推行裁厘事項。同年11月的國民黨四中全會決定自翌年元旦起實施裁厘,包括裁撤類似於厘金的交通附捐等各種稅。
隨後,時任財政部長的宋子文分別於12月15日和23日發布裁厘通電,宣布「全國厘金及厘金變名之統稅、統捐、專稅、貨物稅、鐵路貨捐、郵包捐、落地稅,及正雜各捐稅中之含有厘金性質者,又海關三五十里外常關稅,及其他內地常關稅、子口稅、復進口稅等,均應於本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一律永遠廢除。自二十年一月起上列徵收機關民義,絕對不得再行存在」。至此,裁厘終得實現。
從「裁厘認捐」至「裁厘加稅」,再到「裁厘改統」,裁厘之事充分反映了列強與中國、中央與地方、政府與商民的關係交織,各方博弈的激烈及各方在核心利益上的嚴重分歧。
通過「裁厘改統」,民國政府彌補了裁撤厘金而減少的收入。統稅最初針對捲煙、棉紗、火柴、水泥、麥粉徵收,之後相繼增添納稅商品,如啤酒、熏煙、機制酒等,總計達9項。
隨著統稅征管機構的完善和徵收範圍的擴大,統稅逐漸成為南京國民政府除關稅、鹽稅外的第三大稅種。看似以「厘金」為名的稅收被裁撤,其實只是改頭換面變成其他稅捐而已。
筆者查閱史料獲知,風雨飄搖中的大慶關還曾遭過日軍的侵略。1938年3月初,日軍二十師團攻佔河津、永濟,8日攻佔風陵渡。9日早,佔領永濟的日軍二十師團七十九聯隊派出一個小隊日軍在飛機的掩護下,乘船攻入陝西朝邑縣大慶關鎮並佔領大慶關渡口。9日夜,陝西河防部隊警二旅四團在副旅長馮邇革指揮下,利用蘆葦及夜幕的掩護,三面包抄大慶關,用迫擊炮近距離襲擊日軍並發起衝鋒,日軍失去空中炮火支援優勢,僅僅抵抗一小時便狼狽逃往永濟蒲津渡口,警二旅夜襲成功,順利奪回了大慶關渡口。
大慶關戰鬥是日軍唯一進入陝西境內的一次戰鬥,但不到一個小時就被守軍打得退回了山西的永濟。
TAG:雍齋藏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