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過了臘八就是年,這些年俗你得知道……

過了臘八就是年,這些年俗你得知道……

今天

2018年1月31日臘月十五

一進臘月門

便有過年來

臘月

是農曆年中的最後一個月

「年」以倒計時的腳步臨近

年味兒也越來越濃

辛苦工作一年的人們

開始感受到家的溫暖

故鄉的一切隨風而至

歸心似箭

農事已「閑」

但人們生活的節奏並未因此而放慢

而是懷著愉悅而急切的心情

加快了向春節邁進的步伐

年關將至,中國人過年的傳統習俗你了解多少?來看看咱們的老祖宗是如何過年的!

臘月二十三

祭灶

古時人們認為灶王爺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便會給家裡帶來幸福,可保佑來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要祭祀灶神 ,請求他上天后多說好話、吉利話。除夕夜,還要把「灶神」再接回來。因為,臘月二十三的晚上,要把灶王爺和祖宗的畫像或照片掛在牆上,備好酒水、貢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

臘月二十四

掃塵

民諺稱「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舉行過祭灶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中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掃塵之日,全家上下齊動手,用心打掃房屋、庭院,擦洗鍋碗、拆洗被褥,乾乾淨淨迎接新年。其實,人們藉助"塵"與"陳"的諧音表達除陳、除舊的意願。

臘月二十五

趕亂歲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閑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閑暇娛樂好時機。因此,人們根據現實生活需要,發明了這一特殊的時間民俗。

臘月二十六

俗話說「臘月二十六,殺豬割肉」或「二十六,割刀頭」,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往往在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

臘月二十七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

臘月二十八

宰雞趕大集

年謠云:「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或「二十八,把面發」。所謂貼花花,就是張貼年畫、春聯、窗花和各種春節張貼之物。

臘月二十九

祭祖

年謠稱:「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視死如生不僅是孝道的重要標誌,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節是大節,上墳請祖儀式也就格外鄭重。上墳請祖的時間,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早晨請祖。

臘月三十

貼門神、春聯、年畫

中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門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上。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

守歲

中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

年後須知

大年初一

拜年: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初一,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

開門炮仗:春節早晨,開門炮仗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大年初二

回娘家: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

祭財神: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

大年初三

貼「赤口」

在中國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貼「赤口」(禁口),認為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謂「赤口」,一般是用約長七八寸、寬一寸的紅紙條,上面寫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話,貼在前門和後門的門頂上,另外有一張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兩天積下來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則,等於把家中的金銀財寶向外流一樣。

大年初四

迎神接神

年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齊備,還要焚香點燭燒金衣。老闆若想將某人「炒魷魚」,此日就不請他來拜神。從初一到初四,商店閉門歇業,婦女不用針線。

大年初五

開市: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聖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

大年初六

正式開業:商店酒樓才正式開張營業,而且要大放鞭炮。

送窮鬼:這一天,每家每戶要把節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這叫送窮鬼。

大年初七

吃素麵線:在台灣地區,大年初七稱為「七元」,也就是人的生日,所以這一天要吃素麵線。華人慶生日,多有吃麵線的習慣,長長的麵線就是代表富貴長壽,所以,初七吃麵線,也含自己慶祝生日的意義。

補天穿:說是人日多陰,好像天穿了洞,要幫它補一補,以免大雨成災。於是以年糕祭神,叫做補天。

吃七菜羹:大年初七「人日」,人人過生日,要以七種蔬菜,煮成七菜羹,也就是將七種蔬菜,煮成雜菜湯,在農業社會,大家都祈望吃了七菜羹,來年大豐收。

(資料來源於網路)

責任編輯: 曹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明烏海 的精彩文章:

TAG:文明烏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