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碧桂園強制員工跟投,是否已危如累卵?

碧桂園強制員工跟投,是否已危如累卵?

點藍色字體「萊辛視野」加關注

碧桂園強制員工跟投,是否已危如累卵?

(1)

今年,碧桂園無疑是最耀眼的房地產明星,超越萬科和恆大,成為銷量冠軍,傲視群雄。

今天,碧桂園因為強制員工跟投公司的房產項目,不跟投的將被離職、開除的報道引爆了網路,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一個18歲前沒有穿過鞋子襪子,23歲時衣服上打的補丁已經完全掩蓋衣服原有的顏色的農民楊國強以一種匪夷所思的速度,把一家默默無聞的開發商做到宇宙第一。2017年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5508億,同比增長78.4%,但其凈利率為個位數,為7.5%-8%。

(2)

碧桂園業務爆髮式增長的背後是傳銷式的核心員工跟投房產計劃!

楊國強求才若渴,他的用人標準是文武雙全,所以,碧桂園高管的名字基本都要帶「斌」的,莫非楊國強做過測字先生?如總裁莫斌、聯席總裁及執行董事朱榮斌、執行董事及首席財務官吳建斌、人力資源總經理彭志斌……

不過3「斌」已從碧桂園離職。

筆者名字也帶「斌」,可惜沒遇上楊國強啊。

(3)

楊國強推出「同心共享」計劃,相當於合伙人制度。項目跟投,跟投人就是項目股東,肯定會主張自己的權益,去反向優化組織,甚至重新選舉項目總的操盤手,與公司的任命式人事制度發生衝突。

碧桂園將這種跟投定義為「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最終結果是蘇聯解體),員工和公司的關係突然發生了重大變化:不僅僅是老闆和夥計的關係,而同時也是大老闆和小老闆的關係。楊國強要求每一塊錢都是員工你們掙來的,而不是公司給你的。

(4)

一些核心員工不僅把自己的房產抵押給銀行,銀行還給員工配資,簽跟投合同,員工負債跟投。這與配資炒股沒多大區別,小範圍可能問題不大,如果擴展到全行業,就是系統性風險隱患。現在房地產行業跟投之風很流行,基本已普及,監管當局坐視不管。

聽說碧桂園工資獎金還沒有跟投多,跟投都獲得超額收益。2016年,該企業6位大區的區域總裁收入過億,幾十位項目總收入過千萬。這像一些e租寶、錢寶網之類,開始都有極高的回報,否則,是沒有人上鉤的,但總有一天會崩盤的。天下掉下的餡餅,就是地下的陷阱。

(5)

「同心共享」計劃開始是將公司和核心成員進行利益捆綁,現在擴展到公司管理層全員,並強制執行。

1月31日,有碧桂園內部人士向澎湃新聞證實,1月23日,公司下發了由總裁莫斌簽發的《關於強化「同心共享」及時跟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稱,為增強「管理層員工」主人翁意識,實現「當家做主」的目標,集團已實行「同心共享」制度。區域應在項目獲取後按照承諾及時和足額完成「同心共享」跟投。

對於定期跟投的項目,凡逾期跟投的區域總裁,自當月起人力資源管理中心暫停發放其工資和所有獎金;除區域總裁外,其他逾期跟投個人,則將被暫停發放所有獎金;逾期一周的,逾期跟投個人需要離開現工作崗位。

對採取上述扣薪資和離開崗位等措施後,仍不跟投的,集團雙享辦公室將其名單呈報集團總裁辦處理。經總裁同意,由人力資源管理中心對其進行開除處理。集團將定期對各個區域跟投進行定期檢查。

強制員工跟投項目,逾期將開除,碧桂園是不是快撐不住了?

(6)

碧桂園號稱「三、四線城市之王」,善於郊區作戰,「農村包圍城市」。這種樓盤本來是升值乏力無人問津的,後來由於去庫存及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政策成為搶手貨。但經過這兩年的大漲,已經嚴重透支未來的漲幅,積累了巨大的泡沫,且這些小城市人口流出,本來就沒有人口支撐,這些項目就是垃圾資產,農民才會去買這些房子,誰投誰傻。本來三四線城市的項目回報率較低,盈利預期出現變化,這就使得部分核心員工跟投意願下降。

其次,房企融資正趨收緊態勢,讓房地產企業感受到了「冬天的寒意」。 2018年初,權威人士在達沃斯論壇已經放話,未來兩到三年,大國將會極力降低槓桿,防止系統性金融危機的發生。近期,有部分銀行暫停受理房地產行業新增授信、暫停發放開發貸。

可見,碧桂園資金緊張,危如累卵,飢不擇食,不計後果。為了保證新項目推進,才發出這一通知。通知的背後,暴露出碧桂園債務危機。否則根本沒有必要強制跟投。

第三,跟投是公司向員工零成本企業融資,跟投等於入股,不需要支付利息。

第四,沒有相應跟投退出或轉讓機制,投資鎖定,不能套現,不能止損,被綁在戰車上,不得中途下車,要等到項目銷售完成之後,周期長,不確定性大。

第五,如果項目效益好的話,公司是不太願意讓員工跟投從而分享公司利益的,跟投的項目多少是有風險的。即使像銀行、茅台這樣穩定盈利與分紅的公司我們買它們的股票也很謹慎,更何況位於三四線城市郊區的房地產項目。如果要投資還不如直接買房地產股票,可以隨時買進賣出,而不像跟投被長久捆綁。

(7)

員工與公司之間有勞動合同關係,而合同就是一種契約關係。勞動合同中不會出現強制跟投這樣的條款,否則,合同無效。公司以員工不跟投為由開除員工,公司違約。

跟投起初是個很好激勵機制,無可厚非,現在已經變味了。跟投應該是兩廂情願,建立在自願的基礎上。如果「強制」執行就是違背了當事人的意願,後果很嚴重。公司可以把要求加入 「同心共享」計劃作為招聘條件,在正式入職之前員工可以自由選擇接受或不接受。不能合同未作約定作為解約依據。

強制員工投資,等於是把公司和項目的風險向員工轉嫁,和傳銷組織是十分類似,傳銷組織是通過發展下線實現自身利潤的。

如果項目失敗或者房價崩盤,那麼,這個損失誰承擔?理論上由投資者自己承擔。問題是公司強迫員工投資,一旦失敗,投資者會向公司討要說法甚至與公司拚命。投資是最不確定的,賺錢了皆大歡喜,失敗了可能同歸於盡。大家都準備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萊辛視野 的精彩文章:

TAG:萊辛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