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一門樂器,對孩子來說重要嗎?
GIF
GIF
1
這些天,小編所在的某幼升小群,雞爸雞媽們在討論一件事,要不要給孩子學一個樂器。
這些被打雞血的娃基本年齡在6歲,都在今年即將衝刺某民辦小學。和大多數爸媽一樣,一說到孩子的教育問題,這些雞媽雞爸也有著不小的焦慮,「以前呢,總想著順其自然吧,只要她健康、快樂就好。
但只要我和她媽發現哪裡有點兒不太對,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就開始焦慮、開始插手,就怕她落在其他小朋友後面。
看到其他小朋友都在學樂器,我們還是會擔心,她要是連一門樂器都不會,現在學一門樂器是標配!」萱媽說。
GIF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一門樂器?
為了讓他成為演奏家?
為了讓他多一種謀生的技能?
或者擔心他文化課不好,可以考藝校?
是為了陶冶情操嗎?
是為了開發右腦、促進智力發育嗎?
還是因為琴行所說的,「學鋼琴的孩子不會變壞」?
或者讓姑娘小伙兒更有氣質?提高藝術素質修養?
工作後出入高級社交場合的關鍵時刻「露上一手」?
聽到某段曲目時一臉輕鬆地說出「XX的XX號XX大調」,然後贏得賓客側目?
可能都不是。
我們讓孩子學習一門樂器,是希望他們享受美妙旋律的同時,能沉下心來,更專註、嚴謹的對待一件事情;在不斷的練習中,養成勤奮、腳踏實地、堅忍不拔的品格。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曾對厭倦練琴的女兒說過一段話:
爸爸這輩子很後悔的事情就是不會演奏樂器,演奏樂器可以排解鬱悶。學習鋼琴不是為了讓你考級,而是為了幫你尋找抒發心情的渠道。未來你一定會進入社交圈,如果你能在朋友唱歌的時候進行鋼琴伴奏,這樣你會得到別人的尊敬。
學習一門樂器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學一個特長的範疇,而更像是一種精神的陪伴和性格的磨練。
GIF
2
在西方,家庭教育良好的小孩,從小都要學一門樂器。
股神巴菲特除了會投資,還是不錯的Ukulele(尤克里里)演奏者。
籃球巨人科比不懼與周杰倫同台演出,秀出色琴技。
俄羅斯總統普京,除了游泳、騎射、拳擊、摔跤、柔道和山地滑雪,還能彈會唱。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拉得一手好小提琴。
不少家長在堅持逼著孩子學習藝術方面的技能時,都會說:「自己發現孩子有某方面的天賦,不能讓孩子埋沒了!」可到底什麼才算是「天賦」呢!?
來看一下:莫扎特三歲彈鋼琴,四歲創作協奏曲,五歲拉小提琴,七歲創作的兩首鋼琴奏鳴曲在薩爾茨堡出版。
在莫扎特四歲時的某一天,他坐在地板上專心致志地用鵝毛筆在五線譜上塗寫,正趕上擔任薩爾茨堡宮廷副指揮兼作曲家的父親利奧波德進門,父親看見兒子就問:「孩子,你在幹什麼?「爸爸,我在作曲!」「好了嗎?」「快好了。」當利奧波德看到那份似乎胡亂塗鴉的五線譜時,神情從嚴肅變得越來越驚訝了。
最後,他熱淚盈眶地自言自語:「天哪,這孩子不僅會作曲,而且寫得那麼難,那麼地道!」利奧波德知道,在偏僻閉塞的薩爾茨堡小城市裡,音樂是不可能搞出名堂的。為此,為了進一步發掘音樂天賦,在莫扎特五歲時,父親作出了重要決定:辭掉薩爾茨堡宮廷的一切音樂職務,帶著兒子莫扎特到世界音樂之都維也納去深造。
有些人對這樣的天賦認定可能會感到不服氣,認為莫扎特的是「天才的天賦」。其實,天賦就是具有這種純天然的非後天打造性,能讓人神奇驚嘆!而且更重要的是天賦的表現是恆定的,不會今天喜歡畫畫,二個月後喜歡唱歌,半個月後愛上跳舞。
作為家長在培養孩子時,要先會識別孩子的興趣與天賦,不要將兩者混為一談。以興趣為主的藝術愛好培養,重要的是為了提高孩子的欣賞能力,教會子去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像圖圖媽媽那樣,為了考級獲認可、要求出名和成功。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都要學一門樂器,或擁有其他的興趣和愛好?因為他/她可能會因此多了一個和外在世界相處的方式,多了一個可以和內心對話的好友。
讓孩子學一門樂器,我們並不是指望他長大後成為一名演奏家或是一種職業,我們希望他理解這是一種精神的陪伴,一種生活的品味,培養一生的愛好。
學習一門樂器早已超越了學一個特長的範疇。從小到大的過程中,學會成長,學會去克服,學會勤奮,學會沉下心來,學會堅持夢想絕不二心,學會嚴謹,其實它更像是一種性格的磨練和喚醒。
GIF
感謝關注
金牌寶貝訓練營
TAG:金牌寶貝訓練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