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蘭州黃河鐵橋
黃河鐵橋位於蘭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關前,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是蘭州市內標誌性建築之一。鐵橋建成之前,這裡設有浮橋橫渡黃河。浮橋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公元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年),名叫鎮遠橋,今尚存建橋所用鐵柱一根高達三米,重約數噸,上有"洪武九年"字樣。
第一橋由來:
為了切實保護和維護鐵橋,甘肅洋務總局於宣統元年(1909年)十月初九專門頒布了管理鐵橋暨歲修鐵橋法程以及巡兵站崗、車馬行人來往條規。管理暨歲修法程共10條,詳細規定了鐵橋平時的養護、維修規則和具體方法。如規定鐵橋每年八月必須油漆一次,"油橋物料,用魚油和紅色膏為之,每斤兌松香水三兩,不計斤兩多寡,總以油完為止。""鐵橋上下一切螺絲釘,凡用白粉油者,每七日上緊一次","稍有損壞,當即更換"。
鐵橋招募巡兵12名,分三班倒巡邏,兩名分站南北碼頭,兩名站在橋中間,"凡車馬人民之行不合法者,均須隨時指點。"並且規定車馬走中間,行人走兩邊,由北而南者靠東,由南而北者靠西,無論是車馬行人皆需魚貫而行,"毋得久立觀望,有礙通行。"載貨過重的車輛,不宜並駕齊驅,以防損壞橋板……宣統二年(1910年)五月二十,針對有人在鐵橋上馳騁車馬的現象,蘭州巡警道、甘肅洋務總局專門發布了一道嚴禁在鐵橋上馳跑車馬的禁令,規定"嗣後,行過鐵橋,無論車馬,務須緩轡徐行,不準馳驟急跑。
倘敢不遵,即由站崗巡兵扭送來局。輕則責罰,重則枷號示眾。"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由當時的甘肅省主席劉郁芬手書的"中山橋"匾額,被懸掛於鐵橋南面的牌廈上,"第一橋"從此改名中山橋,沿用至今。
黃河鐵橋又名中山橋,位於城關區,是蘭州最重要的地標建築之一,也是遊客到蘭州遊玩一定要去的地方。鐵橋長兩百多米,寬約有七八米,保持了一百多年前修建時的黑色鐵架橋身,十分古樸。在百年來的修繕過程中,橋身上還架起了5座大鐵拱,氣勢美觀。鐵橋南側橋頭處,有金色的「中山橋」三個大字,還有一塊刻有「黃河第一橋」的古老石碑,每天都有很多遊客到此合影,作為來過蘭州的留念。
這座鐵橋修建於清朝末年,是當時黃河上架起的第一座常年通行橋,也被譽為「天下第一橋」。鐵橋當年由德國人建設施工,所有的材料也都由德國運來。
有趣的是,在1989年鐵橋保修期80年到期時,當年負責建設的德國公司還給蘭州市政府發函,說明了鐵橋情況並終止合同,這一故事也成為了蘭州人民所熟知的一段美談。
走上鐵橋,下面便是安靜流淌的黃河,而兩岸的風景也很不錯。鐵橋南側是蘭州環境最好的街區濱河路,而北邊則是著名的白塔山,山上有很多建築和古迹,登山俯瞰拍攝鐵橋和蘭州全景更是非常漂亮。
晚上時的鐵橋則是另外一番美景,此時遍布橋身的彩燈都會亮起,整個鐵橋的輪廓明亮清晰。
橋的一側是黃河外灘繁華街區的華燈,另一側白塔山上綠色、黃色的觀賞彩燈也全都亮起,非常漂亮,是拍攝蘭州夜景最好的地方。
附近河面上的大船里還開有開放式的休閑吧,夏夜裡在河上喝茶聊天,黃河上的涼爽微風拂來,實在是難得的愜意。
交通路線:乘坐公交至中山橋、白塔山公園等站下,步行即可到達。
TAG:大西北農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