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個騙子造出來的東西,比真的還真!希特勒居然也被他耍了

這個騙子造出來的東西,比真的還真!希特勒居然也被他耍了

別看我是一隻羊,知道的故事多了去,咩~

徹底改變世界的七種武器|中國人的祖先,到底是誰?|同一種葯,殺死唐朝5個皇帝(含李世民)|大陸最後落網的國民黨將軍,逃亡過程比電影還離奇|訂閱後馬上看!

「我的父親對我說過,你是一個騙子並將永遠都是。」臨終前的一次採訪中,他這樣告訴記者。

01

1906年,一個德國少年在過完17歲生日以後,發現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他要去追求遠方的詩歌和田野。

他的夢想是當一個畫家,可惜沒啥天分,考了兩次維也納藝術學院都被拒絕。

少年站在學院的門口,大聲尖叫:「你們總有一天會後悔的!」

很多年後,維也納藝術學院招生辦的老師腸子都悔青了,因為他們當年拒絕的逐夢少年,叫希特勒。

當上了德國「元首」的希特勒依然沒有放棄他的繪畫夢想,打仗的同時到處搜集世界各地的名畫,搬回自己家。

他給自己的定位從來不是戰爭機器殺人魔,而是畫家當中最會搞政治的、政治家裡畫畫最好的。

在這些畫中,希特勒最喜歡荷蘭畫家維米爾的作品,不僅辦公室里掛著他的畫,還很有良心地專門去拍賣會上買他的畫,出了一大筆血。(畢竟其他畫都是直接搶的)

所謂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維米爾的畫在德國被炒出了天價,拿著錢都不一定買得到,商人政客都擠破了腦袋想搞一副維米爾的畫,好拿去博元首一笑。

為維護拍賣會的秩序,納粹軍方甚至出動了蓋世太保,烽火戲諸侯都沒這麼大陣仗。

這一天,帝國元帥戈林用荷蘭某博物館裡搶來的137幅名畫跟一個納粹商人換了一幅維米爾畫作——《耶穌和通姦的女人》。

《耶穌和通姦的女人》

據說,這是那商人花了1,650,000基爾德從一個荷蘭畫家手裡買的。

戈林對這幅畫愛若珍寶,希特勒問他討了很多次,他都藏著掖著,說這是「我收藏品里最閃耀的珠寶」,我花了大價錢的,才不送你,哼!

要說這戈林雖然是納粹二把手吧,膽子也真是肥,維米爾的畫之所以被炒成天價不就是因為元首喜歡嘛?你居然還不肯給?

希特勒和戈林在欣賞畫作

戈林的藝術細菌沒得瑟多久,納粹戰敗,希特勒自盡,戈林本人也在紐倫堡審判前一日服了毒。

02

1945年,憋屈了那麼多年的荷蘭政府以出賣國家文化財產和溝通敵國軍方的名義起訴那位賣畫給納粹的畫家。

漢·凡·米格倫

畫家的名字叫漢·凡·米格倫,是荷蘭街頭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二流畫家,卻在歐洲各地擁有52棟房子以及15棟郊野別墅。

「現在房價那麼貴,你哪來這麼多錢?說說說說說!」法庭上,檢察官咄咄逼人。腳趾頭一想,也知道肯定是通敵賣國了哇~

面對賣國罪這樣天大的罪名,米格倫不得不開口:「戈林手上的畫不是維米爾的,而是我米格倫的大作。」

"The painting in G?ring』s hands is not, as you assume, a Vermeer of Delft, but a Van Meegeren! I painted the picture!"

此話一出,滿庭嘩然。

維米爾自畫像

維米爾是誰?那是荷蘭黃金時代三大繪畫名家之首,代表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能和《蒙娜麗莎》並稱。

你米格倫一個街頭藝人,怎麼可能模仿名畫?

更何況,這幅畫已經經過很多藝術評論家的肯定了。

你能騙過希特勒戈林這種附庸風雅的二貨,還能騙得了專家?

沒人相信米格倫的話,他還是被投進了大獄,準備「秋後處斬」。

據說這兩幅素描是米格倫傳世作品中唯二的非偽造畫作

03

1945年7月12日,米格倫在獄中又放出驚天狂言:「現在市面上維米爾的畫大部分是假的,全是我畫的。」

為了證實自己的話,他還答應當眾演示偽造名畫的過程。

於是,在記者和法官的見證下,米格倫用6個月的時間畫了人生中最後一幅畫:《少年耶穌與長老》。

他自行仿製出了兩個世紀以前的顏料,然後找來其他平平無奇的古畫,將上面的顏料刮下來,磨進新顏料里,再在舊畫的基礎上重新創作,將維米爾的作畫風格完全模仿下來,畫成之後,放進烤箱里烘烤,使顏料自然開裂,營造出200年歲月侵蝕的痕迹,一副「維米爾失傳名畫」就這麼誕生了。

這麼一套工序下來,就算是最權威的鑒賞家,也分辨不出畫作的真偽。

法庭上檢方展示米格倫偽作

米格倫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他的罪名從叛國罪降為偽造罪,而在民眾的心目中,他從一個賣國賊變成了戲耍納粹頭目的民族英雄!

戈林和希特勒居然被一個畫家耍得團團轉!

這就很尷尬了···

左圖為弗朗斯·哈爾斯《馬勒·巴伯》,右圖米格倫仿作

左圖為林布蘭《以撒賜福雅各布》,右圖米格倫仿作

整個藝術評論圈遭遇了地震般的撼動,不僅是當初經銷維米爾畫作的鑒賞機構面臨信譽危機、瀕臨倒閉,世界各地的博物館都瑟瑟發抖起來。

在希特勒個人喜好的作用之下,全世界的博物館藝術館都掀起過一陣收藏維米爾的風潮。

最著名的一幅《耶穌在以馬杵斯》,被評論家認為是維米爾早期畫得最好的作品,想當年鹿特丹博伊曼斯美術館和阿姆斯特丹國立美術館為了搶購這幅畫,倆館長差點就要約架了。

博伊曼斯美術館高價購得以後,還專門搞了一場盛大的「荷蘭藝術四百年」展覽。

結果米格倫輕蔑一笑:「嘿嘿,老子畫的。」

這幅畫是假的?假的?假的!

美術館長差點吐血:難道咱們荷蘭400年的藝術歷史都是假的嗎?

米格倫貼心地安慰道:不是只有你一個冤大頭,美國華盛頓國家畫廊里《微笑的少女》、《蕾絲工人》;布寧根博物館裡《最後的晚餐》、《耶穌頭像》;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裡《讀樂譜的女人》;荷蘭政府大樓里《替耶穌洗腳》···這些畫都是我畫的假貨,人家不是照樣開開心心掛著嗎?

左邊是維米爾真跡《讀樂譜的女人》,右邊是米格倫偽作

左邊是維米爾真跡《演奏音樂的女人》,右邊是米格倫偽作

左邊是維米爾真跡《年輕女孩》,右邊是米格倫偽作

04

這個欺騙了納粹、瞞過了所有鑒賞家、把荷蘭政府耍得團團轉的騙子,其實一開始也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負的好青年。

他出生在荷蘭小城迪文特,父親是一位建築師,希望他將來能子承父業。

米格倫18歲那年,就在父親的逼迫下進入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學習建築。

但是他真正喜歡的是畫畫,於是不顧家人阻攔,毅然投身繪畫圈。

米格倫年輕時照片

在荷蘭那種遍地藝術家的風情小鎮里,米格倫實在是不起眼的存在。

他辦的畫展古水無波,他的作品賣不出去,文藝評論家們把他貶為「二流畫家」。

因為前途堪憂,妻子也跟他離婚了,第二任妻子只是一個不務正業的二流明星,卻生活奢靡,很快夫妻倆就陷入窘迫的境地。

要知道,古今中外都有一個定理,藝術家都是死了以後,作品才更有價值的。

這怎麼行呢?米格倫現在就要掙錢,掙很多很多的錢。

那麼方法只有一個:假裝自己的畫是死人畫的!

當時的歐洲文藝界,正為國寶級畫家維米爾是否畫過聖經系列場景而爭執不休,米格爾看到了商機。

《耶穌和他的門徒》

他仿造維米爾名作《耶穌和他的門徒》,公然在市面上拍賣,竟然賣出了高價。

看到「失傳已久」的名畫面世,鑒寶專家們紛紛湧來,大家都對「維米爾」精湛的畫工嘖嘖稱奇,卻沒有人發現它是偽作。

那個判定米格爾是二流畫家的評論家,現在卻對這幅假畫頂禮膜拜,米格爾躲在暗處冷笑。

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開,他就剎不住車了,贗品一幅接一幅地被製造出來。

由於維米爾本人是在死後兩個世紀才被捧上神壇的,許多作品都失傳了,所以當大量的贗品頂著「祖傳」的名義被米格爾公然售賣時,竟然沒有一人發現破綻。

他賺了大把大把的鈔票,賣了幾十幢別墅,成了真正的大地主。

05

二戰爆發後,納粹入侵荷蘭,昔日的海上馬車夫一夜之間亡國,米格爾秉持著「達則兼濟天下」的民族使命感,決定調戲一下希特勒。

於是,他托關係找到戈林,聲稱手裡有維米爾失傳名作《耶穌和通姦的女人》。

戈林歡喜得不得了,要多少錢都給。

米格爾說:咱們都是文化人,談錢多俗呀,這樣吧,你把手裡從荷蘭搶去的畫送給我。

於是乎,米格爾用一張幾個月造出來的假畫,換回了一百多張國家珍貴文物。

當米格爾為了活命在法庭上說出真相時,文藝圈和收藏圈的大佬幾乎都被打腫了嘴巴子。

那個時候,他的畫作正被各大博物館掛在牆上,供世人瞻仰。

米格倫在法庭上

有意思的是,維米爾承認了作假,專家們卻陷入了混亂。

即使親眼見證了他偽造的全過程,人們依然沒有辦法區分哪些畫是真的、哪些是贗品。

米格爾的繪畫技巧之高超,在某些程度上甚至超越了他模仿的那位畫家本身。

更戲劇性的是,1947年12月,在米格爾說出真相不久後準備服刑時,卻因心臟病突發死了。

這下可遭了,人們對判定真假完全束手無策。

比如《帶珍珠耳環的少女》,專家們足足花了10年的時間才確定他的確是大師作品,而非偽造。

維米爾真跡《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米格倫偽作《少女圖》

荷蘭專門成立了化學家、物理學家和藝術史家組成的專家小組,研究多時才從米格爾的畫里發現了酚醛樹脂,這種材料比維米爾生活的年代晚了250年。

雖然科學證明了米格爾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子,荷蘭人民依然對他十分崇拜。

1947年,荷蘭的一份報紙做了項調查:「在我們的國家,你最喜歡誰?」

剛剛從二戰的亡國之痛中喘息過來的荷蘭民眾,很快勾選出了自己的答案:新上任的首相路易斯·貝爾位列第一,代表著文明和傳統的王子殿下排在第三。

擠進這兩大「巨頭」中間,名列第二的卻是小人物米格倫。

法庭上的米格倫

他的確是一個騙子,但他高明的騙術竟然曾經把希特勒和戈林耍得團團轉,這樣的人不是民族英雄是什麼?

【米格倫偽造大師畫作《耶穌在以馬杵斯》,竟然被人認為是維米爾最優秀的作品之一,不禁讓咩咩想起了那些國產山寨居然比正品更堅固耐用的新聞···

但假的再好也是假的!

無論何種原因,造假者都必須受到法律的制裁。】

說句題外話,如果當初維也納藝術學院沒有拒絕追夢少年希特勒,也許世界上不會出現納粹;如果當初米格倫沒有被嘲笑為二流畫家,也許就不會有後來的一流騙子。

這世上的天才很少,蠢材很多。

但是,莫欺少年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咩咩文摘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如來不惜賠上身家性命,也要換個身份去殺死唐僧心上人?
這種反人類的設計,設計師不是智障是什麼

TAG:咩咩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