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資訊 | 人大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17年第12期名錄
原標題:期刊資訊 | 人大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17年第12期名錄
筆尖上的戰爭:《望廈條約》訂立前顧聖與程矞采間照會交涉研究
作者簡介:屈文生,男,華東政法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法學博士,教育部「長江學者」青年學者,主要從事翻譯史、法律史、法律翻譯、中外關係史、中西法律交流史研究。
原發信息:《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杭州)2017年第20175期第100-117頁
內容提要:美國派往中國的第一個外交使團於1844年2月抵達澳門後,公使大臣顧聖旋即提出北上赴京向中國皇帝面呈國書和訂立和約的請求。面對美方的乘人之危和非正義之舉,護理兩廣總督程矞采遵諭旨通過外交照會儘力與美使周旋,以阻止美國使團北上。往來於顧程間的25件照會衝突不斷,極具戲劇性,特別是程矞採在照復中無由頭地提到美國兵船赴小呂宋一事,招致顧聖使團的不信任,而程對《南京條約》文本的大幅改動,大概是顧聖在中美新訂條約後將《望廈條約》從中文回譯為英文、將每條條文的漢字字數記錄在案並將此作為預防中國人私改條約之措施的主要原因。此外,顧聖使團譯者對「約計三月內」一語的翻譯,也給雙方交涉帶來了嚴重後果,險些使雙方交涉決裂。利用文本比較與翻譯史研究方法來梳理這一時期兩國間的折衝樽俎,有助於客觀書寫近代中美外交關係史的第一頁。
關 鍵 詞:顧聖/程矞采/照會/翻譯/《望廈條約》/《南京條約》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4BYY015);霍英東基金項目(141106)。
丁未皖案與清末政局
作者簡介:安東強,中山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姜帆,廣州行政學院黨史黨建教研部副教授。
原發信息:《歷史研究》(京)2017年第20174期第79-94頁
內容提要:1907年的丁未皖案是一個突發事件,卻推動了清末政局的進程:在權力高層,既影響到丁未政潮的政治走向,間接促使清政府決意設資政院和籌辦諮議局;在朝野輿論,將滿漢關係、革命黨等問題推向輿論焦點;在長江中下游巡防設置上,清政府改變了此前的長江防務格局,試圖抵製革命勢力的發展,引發了清政府與沿江督撫的博弈。從整體上把握清政府、革命黨及其他政治勢力的相互角力與影響,可以細緻深入地展現清末革命與改革之間「互動」影響的史實聯繫。
關 鍵 詞:徐錫麟/丁未政潮/革命黨/長江防務
憲法整合視野下的晚清立憲運動
——兼論憲法整合功能發揮的基本條件
作者簡介:金欣,男,陝西商州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法學院聯合培養博士生。
原發信息:《江漢學術》(武漢)2017年第20174期第89-96頁
內容提要:在晚清時期,國家整合能力衰弱,社會極度分裂。面對內外交困的局面,清廷開始實施新政和立憲。一部良好的憲法能推動國家整合和社會整合,因為憲法可以凝聚共識,容納不同的價值,它構造的憲制能吸納反對勢力,把社會動員制度化,且整合到現有的政治和社會框架內。但是晚清頒布的兩部憲法性文件,一部缺乏整合效力,不能發揮國家整合和社會整合的作用,相反還激化了矛盾;另一部失去了憲法整合的時機。再加上其他因素,憲法整合失敗,革命顛覆了國家,也就不可能在既有的政制框架內完成立憲。有整合效力的良好憲法和強弱適中的國家,是憲法能發揮國家整合和社會整合作用的兩個基本條件。
關 鍵 詞:晚清/預備立憲/立憲派/社會整合/國家整合/憲法認同
基金項目:中國人民大學專項經費項目「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15XNLG06)。
20世紀初德國的涉藏活動和西藏政策考析
作者簡介:趙光銳,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
原發信息:《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京)2017年第20173期第123-134頁
內容提要:20世紀初是德國歷史上涉藏活動極為頻繁的時期,主要表現為:一是頻繁對西藏及周邊藏區考察和探險,二是在與英、俄交涉中明確宣示其西藏政策。德國人還試圖與西藏上層建立起直接的聯繫,甚至企圖在拉薩設置一名德國代表,但都以失敗告終。威廉二世時期的德國雖然明確反對英、俄使西藏、蒙古脫離中國,但是其根本目的是為了與英、俄對抗和實現在華利益的最大化。
關 鍵 詞:德國/西藏/涉藏活動/西藏政策
標題注釋:本文為2014年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英國與早期西方人西藏形象的塑造及其當代影響研究」(14CGJ024)、2013年教育部青年項目「德國的西藏形象:歷史演變與當代影響研究」(13YJCZH264)階段性成果。
「從番」還是「從古」:對太平軍禮拜日的考察
作者簡介:王蒙,南京大學歷史學院。
原發信息:《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17年第20175期 第111-119頁
內容提要:禮拜日是上帝教的核心教義之一,但是由於在時間上與猶太教安息日意外重合,曾招致西方傳教士的諸多質疑。太平軍的禮拜日實踐主要由午夜的禮拜儀式和晝間的特定活動兩部分組成。在禮拜儀式上,太平軍擺放供品,吟唱讚美詩,頌念並焚燒奏章的儀式過程雜糅了基督教與民間道教兩種信仰元素。在晝間,太平軍配置了一些約束性的生活制度,如物資領取、禮拜錢、體恤、刑罰等。由此,禮拜日超越了單純的宗教性意涵,成為一個兼具聖俗的符號。太平軍的禮拜日,是上帝教調和基督教與中國傳統宗教的典型。這種做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中西衝突所帶來的異質感,但隱藏在中西衝突背後的傳統與現代的衝突,卻是其始終無法克服的難題。
關 鍵 詞:太平軍/上帝教/禮拜日
近代上海萬國商團之華員群體
作者簡介:徐濤,歷史學博士,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原發信息:《史學月刊》(開封)2017年第201710期第53-66頁
內容提要:作為近代中國最早的商團組織,萬國商團肇始於1853年成立的「上海本埠義勇隊」,其有華人參與,已是在54年之後。萬國商團中華隊,前身名為「華商體操會」,組織於1905年「大鬧會審公廨案」之後,由買辦虞洽卿等人發起,被公認為近代中國華人商團之鼻祖。1907年3月,華商體操會經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批准,驥附萬國商團,成為其中一支,變該組織之族群隔絕為華洋共存。華員群體始有83人,後不斷壯大,經不懈努力,破除種種之束縛,漸有平等之地位。1932年10月,華人於萬國商團設置翻譯隊。1942年9月,終隨萬國商團之解散而複員。萬國商團之華員群體規模雖然不大,但在上海城市史上居於獨特地位,亦是許多其他華人商團效仿的典範。
關 鍵 詞:萬國商團/上海/虞洽卿/華員/公共租界
基金項目:2016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萬國商團研究(1853-1942)」(16BZS082)。
華洋如何同稅:近代所得稅開徵中的外僑納稅問題
作者簡介:魏文享,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教授。
原發信息:《近代史研究》(京)2017年第20175期第121-139頁
內容提要:鴉片戰爭之後,西方各國在華僑民不斷增加。在軍事、外交和傳教人員之外,還有大量僑民長期寓居中國,通過設廠投資、商業服務、自由職業等方式獲利謀生。西方各國外僑在中國借治外法權及租界壁壘,拒絕向中國政府繳納印花稅、營業稅、所得稅等各類稅捐,導致中國稅務行政長期難及於外僑。關稅自主運動的重點在於稅權自主及稅率調整,並未同步解決外國企業及僑民在華納稅問題。到1936年,南京國民政府正式開徵所得稅,再次引發各界對中外稅收平權問題的集中討論。外僑是否繳納所得稅,不僅關係稅權稅源,也直接影響到國內商民的納稅意願。中國政府、民間社會及西方各國間圍繞租稅主權、稅負公平、條約體系等問題展開激烈討論與外交交涉。國民政府雖經努力,但仍難在稅務行政範疇內解決問題,根本出路還在於中國與西方條約國家外交政治關係的重構。
關 鍵 詞:華洋同稅/治外法權/外僑納稅/所得稅/直接稅
標題注釋:本文系2016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近代中國工商稅收研究」(16ZDA131)、2013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國家與民間互動視野下的近代所得稅研究」(13BZS051)的階段成果。
徐家匯觀象台與近代中國氣象學
作者簡介:王皓,上海大學歷史系博士後研究人員。
原發信息:《學術月刊》(滬)2017年第20179期第171-184頁
內容提要:耶穌會通過創辦徐家匯觀象台將氣象學引入中國。外人主導下的海關、電政和海舶等機構在制度上的配合保證了徐家匯觀象台在觀測和研究方面享有國際聲望。與此形成對照的是,徐家匯觀象台的示範長期未能引起中國社會的反應,它也未能改變人們對氣象的傳統觀念。中國本土氣象學的骨幹是由海外留學生構成,他們與徐家匯觀象台並無直接的淵源,但在學術和制度上對徐家匯觀象台借鑒頗多。在行政力量的推動下,本土學術團體逐步收回了中國氣象事業的主導權,而中外形勢的變動則徹底結束了這一教會科學機構的命運。這一曲折的歷程深刻地反映了思潮變動、學術轉型、觀念變遷、以及中外勢力消長之間的微妙關係和複雜動態。
關 鍵 詞:徐家匯觀象台/氣象學/耶穌會/竺可楨
標題注釋: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漢語基督教文獻書目的整理與研究」(12&ZD128)的階段性成果。
文化符號與晚清南京的地域認同
——以曾國藩「進駐」莫愁湖與「莫愁湖題聯事件」為中心
作者簡介:胡簫白,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歷史系博士研究生。
原發信息:《江蘇社會科學》(南京)2017年第20174期第230-240頁
內容提要:「莫愁」是具有代表性的南京城市文化符號。考察一系列圍繞「莫愁」符號的文化事件,可以細緻體味晚清南京地方社會的集體心性。因為太平天國戰中的湘軍屠城史事,南京士人對湘籍人群產生了強烈的抵觸情緒。縱使官方的操作和說辭不斷試圖淡化寧、湘籍人群的衝突,湘籍官員曾國藩對南京城市復建工作付諸多般努力,亦難以消弭南京士人的不滿。一方面是清政府選擇性的話語建構與形象塑造,另一方面是南京地方社會對湘軍屠城難以忘懷的民間記憶,「莫愁」符號成為二者衝突聚焦之處。梳理曾國藩「進駐」莫愁湖的過程,還原「莫愁湖題聯事件」的始末,可以呈現「莫愁」文化符號是如何承載並體現了晚清南京士人的地域認同。
關鍵詞:莫愁/文化符號/南京/太平天國/歷史記憶
標題注釋:本文獲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項目「Religious Life in Ming-Qing Nanjing」(「明清南京的宗教生活」,RGC編號:1140-5617)補助。初稿成文後,曾於香港大學The Fifth Spring History Symposium會議上宣讀,得到與會教授、博士生諸多可貴批評,在此一併致謝。
高第(考狄)檔案中的馬建忠法文信函
——兼論高第與馬建忠關係
作者簡介:馬驥(1968-),男,廣東潮陽人,寧波大學人文與傳媒學院,講師,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法關係史、法國漢學。
原發信息:《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7年第20176期 第73-79頁
內容提要:馬建忠研究的一個難點是史料過於龐大和分散,特別是海外史料,需要相關研究者進一步挖掘和利用。法國科學院圖書館的高第檔案里的馬建忠法文信函,具有重要的史學價值,既能從中勾稽出中文史料里所不見、但又有助於建構馬建忠生平的一些史跡,又能據之擴展研究範圍,把一直不為國內外研究者注意的漢學家高第與馬建忠的關係納入研究者視域。
關鍵詞:高第檔案/法文信函/高第/馬建忠
標題注釋: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天朝官員在巴黎」(15WZS015);寧波大學學科項目「青年馬建忠研究」(XKW14D2036)。
※書訊|《稿本王文韶日記》(全五冊)出版發行
※會議資訊|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研究會2018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通知
TAG:近現代史研究通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