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粒粒盤扣,濃濃情緣

粒粒盤扣,濃濃情緣

粒粒盤扣,濃濃情緣

記得我第一次接觸盤扣,還是我高中畢業的署假。我家隔壁鄰居和我同齡的倆個女孩子邀我一起去學縫裁製衣服。仨個女孩子各自千辛萬苦問家裡要來十元錢,就去當時的徐家坊裁縫店裡學裁縫製衣服。也就從那個時候開始,我這輩子就和衣服布料結下了不解的情緣。

學打盤扣,原由當時的流行中式小碎花小棉襖外搭。當時可沒有外搭這種名詞,通稱棉襖罩衣。趕時下流行,我也給自己裁縫製了一件這樣的中式小棉襖罩衣,可是這中式衣服上盤扣真是難住了我。

我拿得兩根盤扣的布條找左鄰右舍,上至親戚下至朋友,轉著彎問了遍,這才好不容易打聽到了一個老奶奶會打這盤扣。找到這個老奶奶,我非常認真一招一式的學了起來,老奶奶看我一個小女孩學這個這麼用心,把全盤的家藝都教了我,至今我打起這盤扣來都非常的漂亮,後來有很多人都好奇的問過我,這盤扣打得這麼好,是不是祖傳的。

盤扣的最早定義,是從古老的「結」發展而來。中式盤扣自清代才盛行起來,在這之前,衣襟固定主要依靠繩結與綬帶。梁武帝的一曲《有所思》:「腰間雙綺帶,夢為同心結」,說的便是如是情形。宋代,人們在腰間繫上玉環綬,布制的腰帶一端系一枚玉環,不動聲色地壓住了裙角衣袢,不至於在亂風來時,擾了端莊。

說起盤扣,它是中式衣裳的精華,它通身少有其硬物。盤扣的用料皆由布裁剪成斜紋條形,用幾股棉線做芯,股數的多少取決盤扣的大小,然後縫成細圓形長條,手工盤繞而成。它包含了,盤、包、縫、編等手法。

它的種類有,直角扣、花扣,花扣又分空心花扣和嵌心花扣,琵琶扣、蝴蝶扣、葫蘆扣等。

盤扣雖小,卻包含了中華民族的獨特的文化內涵。歷史上,每一個時期都曾出現過許多優美的中式衣裳款式,比如中國的旗袍,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服裝文化,而應運而生的盤扣,亦從古時的衣帶逐步發展為,兼具實用及裝飾為一體的附屬品設計文化,從而形成了獨特的手工技藝。

隨著時代的發展,盤扣的技藝也有了質的飛躍變化。從原來的品種單一發展到現在的琳琅滿目,面料上也極為考究,做工非常的精湛。在樣式設計、顏色搭配等方面也有了高品質的突破,其特殊的工藝性,它運用細膩、婉約的手工扦邊和盤花,表現出一絲不苟的自我涵養,精巧的盤扣中蘊含著精緻。

然而,隨著都市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社會化程度的提高,已經很少有人學習盤扣手藝。於是,一種機器生產的盤扣便應運而生,白的、藍的、黑的,同樣纏絲,同樣鏤花,同樣像蜻蜓點水,同樣像蝴蝶戀花,然而卻總讓人感到少了一種靈氣,少了「柔情不斷似春水」的那份婉約。

但我是一個非常喜歡古韻元素的人,一座座江南情致的樓閣亭台,一首首泓崢簫瑟的古詞韻曲,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水墨丹青,一粒粒在歲月中沉香生輝的盤扣,都是我的喜愛。 盤扣在我的心裡,依然是那麼美麗,那麼溫婉著歲月.......

文學草廬,筆尖上的文藝,春水煎茶,松花釀酒,攝影映像,客官您聽一曲,品一篇則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淑的涵舍 的精彩文章:

TAG:一淑的涵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