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書法愛好者,你如何認知「取法乎上」?

書法愛好者,你如何認知「取法乎上」?

針對書法系統通常理解的「取法乎上」,其前提是標準的統一,明確了評價標準,才能有上、中、下的分別。而書法幾千年發展演變,對進入正統書法層面的歷史大家,很難用唯一標準評斷。性情、門派、時代的巨大差異,決定了書法的「取法乎上」是個趨於半偽的命題。

3CM例字

但是,取法乎上的「法」應當理解為方法。用最上乘的方法學習書法,僅得其中;用中等的方法學習,僅得其下;用下等的方法學習,則會迷失。

所謂上乘,無論王羲之、王獻之、歐顏柳趙,還是近現代包括田英章,都屬上乘水平,學誰的都可以,你喜歡他的風格就好!進一步結合起來,以今人為橋過度到古人,反覆雜糅,直到通會之際。所謂中等,死盯一家臨帖數年,匠氣沉重,也不讀書,字也寫得不錯,但少了許多韻味。所謂下等,只盯現代書法家,甚至學了丑書,被壞人帶溝里了,爬不出來,只能指著中上等,口出狂言:你們不會創新!

曾有一個重要的書法春節慰問場合,某位圈內「大師」書寫「樂以忘憂」,凝神一陣,突然毛筆像根鏟子一樣戳入紙面,又像癲癇一般抖動行筆,突然停駐,嘎然變細,如此往複,圍觀之人稍變色、換氣,「兩股戰戰、幾欲先走」。看客大多數是外行,但也覺得他真不那麼回事兒,之後和我耳語,這是什麼玩意兒?當然,大家還是拍照啊、讚頌啊、鼓掌啊······

舉例來說,比如剛才寫「也」字,可以學田英章,田英章的「也」和王羲之的「也」,你說哪個是上?哪個是下?根本不必矯情地判斷。古人的字,在遙遠的古代和當今存在審美差異,因而古代作品透露出一些別緻的氣息,這是時空的差異,不是水平的落差。

可以細膩,也可以粗獷

鍾繇的「宣示表」,王羲之的「樂毅論」,其中的「也」字,的確充滿高古含蓄的氣息,但很難揣摩清楚他們在書寫時的心境狀態和審美標準。姚孟起臨九成宮中的「也」字,十分規範,像是現代的輸入法,田蘊章「千字文」中的「也」,也是如此。有些朋友對規範的工楷扣上了「僵化」的帽子,在心裡、在媒體經常惡狠狠地批判。但是,我雖然駑鈍,從姚孟起和田蘊章、田英章老師的字跡中,仍然捕捉到大量的、法度之外的信息——自信、豁達、穩健、明快、恆久!畢竟,再工的工楷,也必然是人之使其然,書寫者的氣息,是字跡與生俱來的內質。千年以後,後人自會評說。

也可以消散一些

找一位書法明師,找一位有良心的明師,找一位有良心的名、明師,只要你能和他穿越時空、交融對話,無論是古、是今,都是「取法乎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逸書院 的精彩文章:

備用:書法常用題材400條
汪東興書法不寫楷書,行書寫得非常美觀

TAG:雲逸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