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帝廟號都是什麼,為何這麼取?
原標題:清代皇帝廟號都是什麼,為何這麼取?
作者:復旦大學研究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員林小靜
清代的十二位皇帝中,除了末代皇帝宣統帝溥儀(1967年愛新覺羅家族的後人給溥儀追贈廟號為憲宗,不過不具有官方效力),其他十一位皇帝都有廟號。在古代,廟號指的是皇帝駕崩後,群臣在太廟為他立室祭祀時議立的名號,它源於漢代,自唐朝後,每朝的皇帝死後都有對應的廟號。和歷朝比起來,清朝十一位皇帝的廟號算是非常好了,幾乎沒有貶低的,大概是清朝雖然也有好幾位皇帝在位時期碌碌無為,但是好歹沒有作過太多惡事。
雖然滿清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是順治帝,但是在立廟號時,要將此前的統治者算入內,因此清代第一位有廟號的皇帝為入關前建立後金政權的努爾哈赤,他的廟號為」太祖」。古代,每個朝代的第一位皇帝廟號都為高祖、世祖或太祖。而繼位的第二任皇帝一般稱為太宗,皇太極在任期間實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先後征服了朝鮮和漠南蒙古,解除攻明後顧之憂,因此他死後的廟號為「太宗」,寓意繼位的君主有傑出的治國方略。
清朝的第三位皇帝為順治帝,他在位十八年。清軍入關後的一段時間內,軍國大事握於攝政王多爾袞之手,順治七年(1650年),順治皇帝親政後,復用洪承疇經略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處,並且大量起用漢臣時治理國政,積極推行各項改革方案,奠定清朝強盛之基。順治十八年(1661年),年僅24歲的順治帝駕崩,其廟號為「世祖」。在古代帝王的廟號中,世祖一般用來作為開闢王朝全新時期或一統天下的皇帝的廟號,因此根據順治生前的作為,授予其「世祖」的廟號在情理之中。
順治之後繼位的是康熙皇帝,他的廟號為「聖祖」,按照以往的慣例,第四任皇帝應該被稱為某宗,不過康熙的廟號是在雍正帝的堅持之下的,雍正曾解釋道:「我皇考大行皇帝纘繼大統,舊典本應稱宗,但經云:祖有功而宗有德。我皇考鴻猷駿烈,冠古轢今,拓宇開疆,極於無外,且六十餘年手定太平,德洋恩溥,萬國來王,論繼統則為守成,論勛業實為開創。朕意宜崇祖號,方符豐功。」雍正的這番解釋已經很清楚了,康熙皇帝在位時曾創下豐功偉業,不僅徹底平定了明朝餘黨,而且收復了台灣、平定三藩之亂、三征噶爾丹,擴大了中國版圖,奠定了康乾盛世,因而也破例定廟號為「聖祖」。
康熙皇帝
康熙之後即為雍正帝,雖然現如今大家對雍正帝的印象更多在其奪嫡鬥爭上,但是雍正實際是一位非常勤政的皇帝,他在位時期設立了軍機處,並廢除了議政王大臣會議,加強了皇權。同時他確立了秘密立儲制度,自此皇位繼承製度化,以後再沒有出現「九子奪嫡」的動亂局面。 雍正帝死後廟號「世宗」,有「取德稱宗(功稱祖),百世不祧」之意,
乾隆帝自詡為「十全老人」,他在位期間,也是康乾盛世的最高峰,乾隆帝實行「寬嚴相濟」之策,多次減免賦稅,減輕百姓負擔;同時重用有才德之士,他釋放了雍正朝被判死罪的岳鍾琪、傅爾丹等人;平定準噶爾叛亂和廣西、湖南等地的苗民叛亂;經濟上大興農田水利,呈一派繁榮之象。因此乾隆帝死後,嘉慶帝在命大臣為乾隆帝擬定廟號為「高宗」,其在諭旨中說,「肇紀立極曰高。我皇考聖神文武,式廓鴻基。」
自嘉慶時期開始,清朝國力漸微,嘉慶皇帝繼位後,雖勤於整頓吏治、改革朝政,然而卻事事不遂他意,不僅沒有做出什麼大的成就來,反而民間叛亂不斷,先後出現了白蓮教起義、天理教起義軍攻進皇宮之事,嘉慶帝也因此下過三次罪己詔。嘉慶帝的廟號是「仁宗」,或許有嘉慶感念民間疾苦之意在其中。
嘉慶十八年(公元1813年)九月五日,200多名天理教精英教徒喬裝打扮,攜帶武器潛入京城。
歷史上的道光帝以"儉德"著聞,據野史所記,這位皇帝在位三十年之中出現了"宮中用款,歲不逾二十萬,內務府堂司各官,皆有『臣朔飢欲死』之狀。他在位期間平定張格爾叛亂,下令讓林則徐虎門銷煙片,有一定的功績,但他更多的是軟弱無能的一面,在位期間簽訂了屈辱的《南京條約》。死後廟號為「宣宗」。 咸豐皇帝廟號為「文宗」,他在位期間重用漢僚曾國藩、李鴻章,剿滅了太平天國起義,不過也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最終他駕崩於承德的避暑山莊,年31歲。
清代同治皇帝的廟號為「穆宗」,指的是皇帝在位時間短且作為少,同治帝6歲即位,朝政大權一直為慈禧和慈安兩太后把持,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其患天花駕崩,年僅19歲。清代最後一位享有廟號的是光緒皇帝,光緒帝在位期間,雖然力圖親政,並曾實行了「維新變法」,但手握大權的慈禧極力把他變成「傀儡」皇帝,百日維新流產後,光緒被幽禁至瀛台,鬱鬱寡歡,他死後廟號為「德宗」,也屬較為平庸的廟號。
參考文獻:
《清實錄》,中華書局2008年11月。
蘇同炳:《清宣宗儉德有虧》,《紫禁城》2010年01期。
謝芳琳:《談談古代帝王的謚號、廟號和年號》,《文史雜誌》2012年06期。
歡迎朋友們訂閱近代中國!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胡一舟
※清朝商人伍秉鑒究竟是誰?他為什麼被認為是當時的世界首富?
※從來未有事竟出大清朝 嘉慶皇帝竟然在神武門遇刺
TAG:近代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