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連載(15) | 傅建文:張治中再次領銜血戰上海灘

連載(15) | 傅建文:張治中再次領銜血戰上海灘

原標題:連載(15) | 傅建文:張治中再次領銜血戰上海灘


來源:南部戰區微信公眾號


文學副刊評論區留言,將綜合留言質量和熱度,每月評選2位讀者,分別贈送名家作品集2冊。

閱讀是一種心靈的享受。一起閱讀,讓文學溫潤的光照亮心靈。


2018年1月最佳留言讀者:


風雪人田東風


北斗星的眼睛

請兩位讀者儘快將個人聯繫方式(地址+姓名+手機號碼)發至後台,以便小編及時奉上贈書。



長篇紀實散文《天下誰不識黃埔》(15)


張治中再次領銜血戰上海灘


作者:傅建文

事實奇妙的是,蔣介石最終算是部分實現了他的諾言。不過,這已經是五年半之後,在抗日戰爭全國爆發的第二次淞滬抗戰中!


那麼,這五年半在中國究竟發生了那些大事呢?首先,蔣介石傾盡全國軍事力量,對中央紅軍及紅軍2、4方面軍進行了多次圍剿,最終迫使他們離開根據地,開始了史無前例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完成了一個人類史上驚人的壯舉,並成功在黃土高原紮下根來;蔣介石呢,則調兵遣將追了一路,紅軍跑到哪兒,他派部隊追到哪兒,卻始終未能剿滅他的心腹大敵。期間,還發生了第19路軍因不滿蔣介石不抵抗政策,由蔣光鼐、蔡廷鍇、陳銘樞、李濟深、陳友仁、黃琪翔等領銜脫離蔣介石政府,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的福建事變。雖然最終這個短命的「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只存在了五十三天,但無異於向蔣介石敲響了一記警鐘。其次,日軍在完成東北的佔領後,又把他們的觸角伸到了華北,熱河幾乎不戰而失,東、西北軍部隊渴望在長城一線與日軍一決高下,但得不到蔣介石的有力支持,最終又以十分悲壯的結局收場……國破山河在,凡有良知的中國人,無不欲哭無淚!


在這五年半的時間裡,日本人又幹了些什麼呢?首先,他們完成了對東北義勇軍的清剿。「九·一八」事變後,有幾十萬東北軍、地方民眾武裝留在故土,組成抗日義勇軍部隊,自覺或不自覺在武裝抵抗日本人的統治,日本人利用這段時間,或將他們剿滅,或將他們收編,除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聯軍頑強的堅持下來外,其餘的已蕩然無存。其次,在剿滅抗日力量的同時,日本人還開始了對東北資源的大舉掠奪:鋼鐵、鋁錫、煤炭、棉紗……這些戰略物資一船船源源不斷運往日本,又在日本製造成飛機、大炮和各種軍用物資運回中國,用來打中國人!此外,在完成了東北的統治後,他們馬不停蹄地佔領了熱河,越過長城一線,將大批軍隊調入關內,佔領冀東,包圍平津,策動香河暴動,繼而策動「華北五省自治運動」,在冀東成立了以殷汝耕為首的傀儡政權。當然,這些只是日本人在中國的動作,而在他們國內呢,則開始了瘋狂擴軍,他們在1936年5月出籠的《帝國國防方針》和《帝國軍隊用兵綱領》中明確規定,陸軍步兵擴充為五十個師團,航空兵擴充為一百四十二個中隊,海軍主力艦增擴十二艘、航空母艦十二艘,其他艦艇增加到一九四艘,海軍航空兵達六十五個中隊。其中,僅陸軍的規模就擴大了一倍多,達到了近五十萬人!


此消彼長,抗日戰爭的艱巨性可想而知了。


如果不是張學良、楊虎城毅然發動「西安事變」,抗日戰爭全面展開可能還要一段時日,但張學良和楊虎城已被蔣介石逼到牆角,扣蔣之舉幾乎是沒有選擇的選擇!說來,東、西北軍是中國最窩火的兩支地方部隊,尤其東北軍,簡直是窩火到了極點。當初,張學良毅然率領東北軍易幟,接受國民政府領導,其目的就是擺脫日本人的糾纏,既報殺父之仇,又捍衛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孰料,「九·一八」事變發生後,蔣介石竟給他們下了一道不許抵抗的命令,他們就在自已的家門口,活生生看著日本人攻城掠地、肆意妄為,看著父老鄉親、兄弟姐妹飽受蹂躪,手中的傢伙竟連吹火筒都不如,心中究竟是何等滋味?不僅如此,「不抵抗」的罵名也毫不客氣地讓他們背上了。但是,噩夢還僅僅是開始,緊接著,又相繼丟失熱河,丟失長城屏障,部隊則像鴨子一樣被人趕來趕去,那種委屈,確實有天大。更加要命的是,身負冤屈,卻似乎沒有洗白的盡頭。張學良身為全國的最高軍事次帥,卻在他的那位蔣大哥(結拜兄弟)那兒說不上話兒,多次苦苦相勸,不獨沒有效果,反而被罵得狗血噴頭。反般無奈之下,才有張學良和楊虎城毅然決然的行動,最終以個人的犧牲換來了全面抗戰的大局!


和日軍全面接戰,幾乎是南北同時展開的。在北面,日軍是順平綏路展開的攻擊,其目的進攻張家口、佔領察洽爾,分兵晉綏。蔣介石組建了第7集團軍防衛,任命傅作義為總司令,部隊主要由西北軍、東北軍及晉軍組成,中央軍也派了湯恩伯的第13軍參戰,其手下的第89師師長王仲廉是黃埔一期生。中日雙方在南口展開了一場惡戰,拉鋸攻防達近半個月。客觀說,此仗最後雖然失敗,但參戰部隊打得很艱苦,也打得很不錯,王仲廉等黃埔出身的將領也有上佳表現。不過,相對北面的戰場而言,再次在上海爆發的「八·一三」抗戰,則幾乎是由清一色的黃埔將領領軍和日軍的大角觸。


「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前十餘日,張治中還在青島養病,是蔣介石一紙電令把他招回來的。事實上,蔣介石一直是視張治中為「自己人」的,話也就不繞圈子:文白,上海的仗要打起來了,你說怎麼打?張治中顯然胸有成竹:我認為打小日本,有三種不同打法。第一種呢,是他打我,我不還手;第二種呢,是他打我,我才還手;第三種呢,我判斷他要打我,我即打他,這叫「先發制人」,又叫做「先下手為強」。目前,我軍應迅速集結淞滬,出其不意,主動進攻,一舉將敵主力擊潰,把上海一下拿下來。當然,要打好這場戰爭,空、海軍都要動,打立體戰。蔣介石是聽明白了,但他仍擔心:擊潰上海日軍,有沒有把握?如不能擊潰,能不能堅持?張治中信心滿滿的:我空軍和炮兵如能給敵據點予以毀滅性打擊,則步兵有把握;如果空軍炮兵未能奏效,則我可採取主動守據點,掩護一部攻擊,穩打穩紮之戰術,可以站得住!蔣介石的信心被鼓動起來了:好,那請你出任淞滬警備區司令,全面負責淞滬戰事,立馬上任!張治中二話沒說,連夜乘車趕往蘇州,這種時節,他有些緊張,但更多的終於可以放手一搏的興奮。在蘇州經過短暫的準備後,張治中在8月11日晚9時接到了蔣介石的命令:立即將上海附近各軍向前推至近郊!張治中頓時熱血沸騰,當即下達作戰命令!是夜,烏雲掩月,大地一片朦朧,蜿蜒的鐵道線上,一列列軍列排成了長蛇陣,隆隆向上海進發。翌日清晨,上海市民一覺醒來開門,發覺滿街都是國民黨中央軍,他們不禁驚喜交加:這些當兵的是從哪兒冒出來的?難道阿拉人不怕日軍小赤佬了?也難怪市民們驚訝,張治中指揮的算是中央軍中精銳的精銳,轄五個嫡系師、一個中央軍校教導總隊,並配置野炮和重炮部隊。而這五個師中,第36師師長宋希濂、第67師師長李樹森、第87師師長王敬久、第88師師長孫元良、第98師師長夏楚中均為黃埔一期生,教導總隊總隊長桂永清也是黃埔一期生!而且,這些部隊裝備的都是清一色的德式裝備!


「八·一三」淞滬會戰日本資料圖


按照張治中的作戰計劃,部隊抵上海後,是要立即發動進攻的。但是,蔣介石猶疑不決且好乾預的特性充分體現出來了,他讓張治中等等,且一等就是兩天。結果就在這兩天時間裡,日軍在上海各路口構築了堅固障礙物,並以戰車為活動堡壘,構成了一套攻防結合的防禦體系。張治中急得跳腳,有什麼比把握戰機更金貴?就是這兩天,將士們要多付出多大的代價?戰鬥於8月13日下午打響,張治中令所部對虹口、楊樹浦兩個方向之敵發動猛攻,日軍以炮火及空軍為掩護,進行頑強抵抗。雙方你爭我奪,幾乎每一個據點都是來回拉鋸,生生表演著德國式的城市堡壘攻防戰。日軍被打懵了,從哪裡竄出來一支如此訓練有素、裝備精良、能打能防的中國軍隊?頭幾天,中國軍隊雖未取得大的戰果,但還是攻克了五洲公墓、愛國女學、粵東中學等幾個據點。正當張治中想加大攻擊力度、擴充戰果時,蔣介石好乾預的毛病又一犯再犯!8月14晚,他來電:今晚不可進攻,另候後命;8月15日,他發報下令:星期二早晨,有英國陸軍到滬,應准其入口登陸,我軍不可誤會阻礙,與英國當局接洽辦理。張治中急得連連跌足,良機就這麼一次一次錯失了!


8月16日,張治中盼星星盼月亮樣終於等到了蔣介石的命令。他立即下達了全線總攻令,所有部隊向虹口、楊樹鋪等敵主要據點發動了猛攻。接連兩天,直打得山河變色,日月無光。張治中親自上陣督戰,所有士兵勇猛拼殺,所有軍官身先士卒。在進攻持志大學敵據點時,黃埔一期畢業生、第88師264旅旅長黃梅興衝鋒在前,壯烈犧牲!這也是黃埔畢業生在抗日戰場犧牲的第一位將官!


黃梅興是廣東平遠人,字敬中,時年34歲,少將軍銜。



黃梅興


正當張治中想再接再厲、繼續擴大戰果時,竟再度接到了蔣介石暫緩進攻的命令。張治中氣得拍桌大罵:他娘的,這仗還怎麼打?依常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張治中跟隨蔣介石多年,熟知他的品性,若是得罪他一次,是必遭報復的,不能不有所顧忌。此際,進攻部隊已推進至閘北、虹口、楊樹鋪一線,形成了進攻有利態勢,現在卻不得不停下來,其代價就是大批日軍援軍增至。8月19日,部隊才又繼續進攻,官兵們按德式步兵操典和訓練模式拼打,頗見正規攻堅戰的章法。不久,一個個勝利消息相繼傳到了張治中這兒,第87師突破楊樹鋪租界,推進至岳州路附近;緊接著,第36師攻破敵堅固工事,佔領了匯山碼頭。其餘部隊也全面推進。至20日拂曉,進攻部隊突破敵防線,西至歐嘉路、東至大灣路、南至昆明路,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日軍加快調兵遣將,8月22日,松井石根大將率第3、第11、第14等三個師團增援部隊抵上海附近海面,隨之在炮艇掩護下,從吳淞鐵路碼頭、川沙鎮北面川沙口等地區強行登陸。蔣介石也調整了作戰部署,將淞滬地區參戰部隊重新編製並劃分作戰區域。具體說,在第3戰區下設了第9和第15兩個集團軍,分別負責淞滬左右兩翼作戰。其中,第9集團軍下轄第11、第36、第87、第88、第98等五個精銳師,由張治中擔任集團軍總司令,同時兼任上海前線總司令。張治中心裡明白,隨著日軍援兵源源不斷而至,戰場形勢惡戰是很難避免了,惟一的辦法就是惡戰了!



張治中


果然,從8月23日起,大批日軍飛機呼嘯而至,猛烈投彈轟炸,第9集團軍司令部與前方各部聯繫的電話線均被炸斷,張治中只得攔了一個傳令兵的自行車趕往前線,抵江灣葉家花園第87師師部後,立即電令第11師師長彭善趕往羅店增援——在這裡,國民黨部隊內部派系山頭林立的弊病充分暴露出來了,彭善竟不想聽令,還頂嘴:現在日軍飛機炸得這麼厲害,怎麼走啊?彭善是黃埔一期生,隸屬羅卓英有第18軍,第18軍又隸屬第15集團軍,而第15集團軍的總司令陳誠也是出身黃埔。按理說,同在一個鍋里吃過飯,都是「天子」門生,指揮協調上應不成問題,且陳誠的資歷相對張治中而言,差了好幾個等級,張治中任桂軍師長時,陳誠還只不過是個軍校中尉特別官佐,張治中到軍校雖比陳誠晚了幾個月,但一來就是學生總隊長,銜至上校,於情於理,陳誠都要尊重三份。可此時的陳誠遠不是當年那個謙卑的小中尉了,有了開山立派的氣象。說來,黃埔真是陳誠的福地,進軍校不久,他就因「夜讀三民主義」被蔣介石所賞識;軍校成立教導團後,讓他擔任了炮兵連長,在東征陳炯明的棉湖戰鬥中,僅有的兩門山炮卻怎麼也打不響,他只得親自披掛上陣,結果炮不僅打響了,而且命中敵指揮部……自此後,陳誠的狗屎運一走再走,在短短的十多年內,竟官至集團軍總司令,成為了蔣介石嫡系中的嫡系。與此同時,他的野心也膨脹起來,手下網羅了一批同樣出身黃埔的心腹幹將。這些將領和他一樣,鼻眼朝天,除蔣介石和陳誠外,誰也不看在眼裡,彭善算是典型的一個。不過,張治中也不是泥捏的人,聽彭善那麼一說,火一下躥上來了,厲言疾色:少給我廢話,第18軍現在歸我指揮,敢不服從命令我立即撤你的職!話說到這份上,彭善不敢擰了,帶著部隊沖了上去,一陣狂沖猛打,不久就把羅店收復了,穩定了後方交通線。不過,這種惡戰是要代價的,就是這次戰鬥中,彭善的第11師損失了一個營,他心裡憋氣,到軍長羅卓英那兒告了張治中一狀,羅卓英又告到陳誠和蔣介石那兒,說張治中不愛惜第11師云云。張治中呢,哪知道一腦子官司在等他?他在前線跑了一天後,趕去嘉定城找羅卓英商量對策,羅卓英給了他一個冷屁股,並聲稱不受他節制,指責張治中是越權指揮的行為!張治中氣結:委座將你部撥歸我指揮,為什麼拒絕聽令?羅卓英一聲冷笑:張總司令,我部作戰序列早回歸第15集團軍陳誠長官指揮,不要我再重複了吧?張治中傻眼了,如此關乎戰局的重大調動,自已竟然不知道?他吼:這到底是誰的決定?羅卓英愛理不理:你去問顧司令長官吧!顧司令長官,是顧祝同也,同樣出身黃埔,當初他懷揣三張軍校文憑報考黃埔軍校,被軍校籌備處的人破格錄用為軍校中尉教官,入校不久又因罰跪一天一夜而因禍得福,被蔣介石賞識,當即連升三級,自此青雲直上,此際已是第3戰區司令長官,確是張治中的頂頭上司。可是,即便如此,他也不可以在激烈交戰中胡亂調度的呀?張治中怒沖沖趕往蘇州去找顧祝同,結果卻撲了一個空,顧祝同根本不在蘇州,他只好抄起電話打給蔣介石,想訴訴委屈,誰知蔣介石正為找不到他大為光火,相互間在電話里猛掐起來,甚至連「娘希匹」之類的口頭禪都罵出來了。


當然,這點戰爭期間的小插曲,雖最終發展為國民黨內部的一個痼疾,給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的失敗埋下了伏筆,但在當時的情況下,對戰局並未造成決定性的影響。事實上,爭吵鬥氣的雙方,在對日作戰方面,都表現不俗,不算含糊,也都付出了重大犧牲。


未完,請繼續關注


傅建文,湖南寧鄉人,1964年8月出生,1981年10月入伍,曾就讀於解放軍重慶通信學院、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魯迅文學院和北京師範大學合辦的研究生班。專業作家,全軍藝術系列高級職稱評委,國家特殊津貼專家。


入伍後即開始文學創作,著有長篇小說《小提壺》《長城謠》《長征謠》,中篇小說集《窯神》,短篇小說集《不再寂寞的眼淚》,報告文學集《1998 荊江不分洪》,長篇紀實文學《大倒戈》《血染的神話》《太行雄師》《鄧小平與李明瑞》等,擔任電影《南方大冰雪》《浪花島之戀》《青銅魅影》《四羊方尊傳奇》及中長篇電視劇《窯神》《羊城風暴》《劉伯承元帥》編劇,多次獲國家圖書獎、全國電視劇飛天獎、全軍電視金星獎、優秀編劇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等。


監 制:王雁翔


實習編輯:張智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部戰區 的精彩文章:

連載(11) | 傅建文:「另類」陳明仁
第74集團軍某旅:開訓,改變悄然發生

TAG:南部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