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春!
請您關注譚大施微信公眾號、騰訊企鵝號
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春
未來學者 譚北海
今天是中國傳統生肖年狗年的第一天:戊戍年立春!
祝大家狗年行大運!心想事成!健康快樂!
立春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中國的節氣指二十四個時節和氣候,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生產的補充曆法,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生產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由於中國古代是一個農業社會,而農業生產需要嚴格了解太陽運行情況,農事完全根據太陽運行的規律進行,所以在中國農曆曆法中又加入進來單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的「二十四節氣」。
中國正統的二十四節氣以河南為本。中國農曆是一種陰陽合曆,即是根據太陽也根據月亮的運行規律制定的,因此加入二十四節氣能較好的反映出太陽運行的周期。
地球每次圍繞太陽公轉一周需要365天5時48分46秒,每天24小時地球還要自轉一次。由於地球旋轉的軌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陽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以北半球來講,太陽直射在北緯23.5度時,天文上就稱為夏至;太陽直射在南緯23.5度時稱為冬至;夏至和冬至即指已經到了夏、冬兩季的中間了。一年中,太陽兩次直射在赤道上時,就分別為春分和秋分,這也就是到了春、秋兩季的中間,這兩天白晝和黑夜一樣長。
因此,聰明的中國人根據春分和秋分、夏至和冬至創造性地發明了中國人的二十四節氣!
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中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個節氣。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齊稱「四立」,表示四季開始的意思。反映溫度變化的有: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5個節氣。反映天氣現象的有: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個節氣。反映物候現象的有驚蟄、清明、小滿、芒種4個節氣。
在商朝時,中國只有四個節氣即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到了周朝時,發展到了八個節氣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到了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西漢的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節氣名稱首見於《淮南子·天文訓》,《史記·太史公自序》的「論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氣等概念。漢武帝時,將節氣編入《太初曆》之中,並規定無中氣之月,定為上月的閏月,這就是今天農曆閏月的由來。
二十四節氣中,每一個節氣分別相應於太陽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二十四節氣又分為12個節氣和12個中氣,一一相間。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在公曆中它們的日期是相對固定的,上半年的節氣在每月6日,中氣在每月21日;下半年的節氣在每月8日,中氣在每月23日,二者前後相差不超過2日。
中國的二十四節氣分別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 、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016年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所以,今天就是狗年的春天第一天!
祝您狗年快樂!
火鉗劉明:中國人有三個新年!公曆新年—元旦,農曆新年—春節,生肖年新年—立春。我們身邊從來不缺愛和美,更加不缺思想和文化。只是我們以前未曾在乎它們!每一個人思考產生的火花可以點燃頭腦中沉睡的火種。每一個施粉就是人間的一個火花!我們共同在譚大施公眾號、企鵝號里建立了一個精神小高地,這就是傳說中的諾亞方舟吧!相信小小火花可以爆發;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強人偉人譚:毛澤東為什麼能夠成為一代偉人?
※文化傳承與創新:解讀中國社會的傳統模式
TAG:譚大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