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盲·道》:蒼白的現實背後,站著群可貴的人

《盲·道》:蒼白的現實背後,站著群可貴的人

視而不見謂之盲,有力量的情懷並非儘是悲天憫人

謝謝那些敢於飾演大惡人的真正明星你們其實已然是最最可敬的人

如果你看過《中央車站》《雄獅》《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等以流浪兒童為主角的電影,那麼就不要錯過《盲道》,因為這部電影反映了中國式的流浪兒童的生活。

從影片定位和拍攝風格都與提到的這幾部不一樣,唯一的相同之處就是主角們在某種程度上,算得上是流浪孤兒,他們自小在外漂泊流浪,孤立無援,孤獨無依,經歷過乞討的悲慘生活。

他們的生活狀況只能依附於命運,只有極少數的幸運孩童,能夠得到一個相對較為溫暖的結局,那也僅限於他們懂得反抗和逃脫。

導演李楊曾對記者說過:「視而不見則為盲。」他花了16年製作拍攝「盲」系列的三部影片,旨在以電影反射人性、反射對法律的無知、反射生活的殘酷和我們忽視的問題。在某種意義上我們是盲的,盲目,盲從,心盲了,人也冷漠了。

故事的男主角叫趙亮,我想導演是刻意取了這麼個名字,希望能夠「照亮」盲的世界。

經了解,中國目前有150萬流浪乞討的孩童。他們來自哪裡,將會去到何方?姓甚名誰,經歷著怎樣的苦難和折磨,都是疑問!

影片一開始,就在簡單的對白和人物行為中埋下了大量的問句。趙亮為何做一個山寨版的瞎子進行乞討和欺騙?他曾經是何許人也?他的家人呢?晶晶為何不報警?為何不反抗?為何不揭露人販子的窩點?等等謎題隨著故事發展,一層層揭開面紗映托「現實」。

《盲道》作為公益片,沒有任何的渲染。每一個人都是貼近真實的展現人物特性,這也是非常細膩巧妙的處理方式。

反一號是人販子團伙的頭目,按理來說應該會有黑老大或者大反派的指向性特徵。但片中郭偉這一角色的心狠手辣,肢體神態、眼神都被扮演者胡明給刻意的弱化了,甚至在面對刀子的時候會真實的害怕和疼痛,殺人之後慌亂失措、釀蹌而逃等等。

以至於我特別的去查閱了這個演員的相關信息,掃過一眼後驚奇的發現這個胡明不簡單。馮小剛的《集結號》姜文的《讓子彈飛》黃渤的《記憶大師》姜武的《完美有多美》以及熱劇《如懿傳》,一下子釋然了我對演技的認知,難怪我感覺這個人販子不簡單。

如果因為題材非商業性沒有選用巨星大腕,而導致這樣的影片沒有被更多觀眾所觀看那將是非常遺憾的一件事。因為你要知道很多演員在為自己星途考慮的情況下,都更願意扮演正面角色,而非反面人物反英雄主義。於此,我還和同行觀影的朋友說這個演員值得尊敬,這麼惡的人居然不怕「 掉粉 」。

現實生活中的壞人,其實臉上並不會寫著壞人,他們可能看起來就是普通人。那些擦肩而過的路人,一不留神或許就會對你的孩子造成傷害。

就像晶晶的繼父這樣一類卑劣不堪的人,雖然生活中也比比皆是,但是在我看來這樣的人要比「人販子」還要惡。殊不知,一時的性起將是要殘害這個孩子一輩子的,也由此觸及到我之前看到過的許多新聞事件,頓生聯想、痛惡的心墜入深淵碎了一地。人心險惡、我們光用眼睛看是看不見的,江湖險惡、我們看見了什麼也不做,只會讓險惡變成慘絕人寰。

人性的悲劇,電影對白的一揭到底。讓我想到世界上居然還有像晶晶的母親一樣,違逆無知、懦弱到不敢直面自己的人的存在,任由自己的男人欺凌自己的女兒,這是何等的悲虐何等的不堪,這類人真的不值得同情。再有就是許多路人,像影片結尾處圍觀的群眾一樣,遠遠站著觀望、嘴裡喊著別管閑事。我不知道這「人心」到底是為什麼,可這些人、這些事,它真的就存在。

言歸正傳,或許這些所謂的「真實」就是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卻我不知道為何,就是感覺這也是唯一的不足,如果影片更多的加入溫情肯定會更有藝術感,也會讓觀眾看得更津津有味,只可惜這是一場公益。真的,由衷特別感觸這些電影人不容易,特別是扮演著萬惡不赦的壞人的演員。

其實我更多的認為《盲道》這部電影的另一個亮點,人物內心所反映出來的行為舉止更值得欽佩。比如:晶晶在睡覺的時候,洗澡的時候,聽到任何動靜都會持刀揮舞。她是個盲童,她的世界本是黑暗,黑暗中掙扎的孩子警惕敏感的自我保護意識,讓人不免心疼、觸發淚點。

晶晶是懂得反抗的,這種反抗更加讓人憐憫悲痛,因為她的反抗力量微不足道。她的同伴就沒有那麼強烈的反抗意識,甚至跟蹤舉報她。我不禁在心裡喊:「孩子啊,你的手臂是怎麼失去的,她是如何為你掙扎撕喊的,難道你願意她和你一樣失去肢體嗎?」算了,他還是個愚昧且受威脅的孩子。

全片最解氣、帶有笑點的郭偉大腿挨那一刀以及趙亮扎胎那幾刀,這個情節設計的尤為關鍵,特別的好、只有這個場面我聽到有人在笑。

另外影片里為數不多的音樂場景卻也可圈可點,較為巧妙、總能夠不偏不倚的揪住我的心跳和呼吸,讓我全程都在悲憫感受故事中人物內心的喘息。再有其實畫面一開場採用川流不息的地鐵、街道、鬧市區為背景,我便有感觸現實的生活場景便是如此,疑惑導演是否是想要映射什麼?

我們有車水馬龍作為背景,卻根本不會留意到每一個過客或停留的人,我們也看不見那些黑暗的角落裡站著的誰。這難道不算是警醒嗎?上周我也有關注另外一部電影《一個人的課堂》也是一樣,都是關乎社會責任和教育意義,這些真的是需要我們反思的。

《盲道》作為公益片,缺失了一些藝術感,反映真實的部分還算值得力薦。不得不說這部電影的主創團隊功底相對還是比較紮實,擅於用小勁兒、巧勁兒帶著觀眾往前走,其實這樣的感覺我不止一次在《中央車站》里就有感受到,也不止一次在伊朗的一些影片中看到。

全片整體如果要同「盲」系列《盲井》《盲山》作對比,那是不可取的。因為三部影片分別闡述的主觀意義就不一樣,一部是男人的事、一部是女人的事、這部是孩子的事,力量不對等、背景不對等、故事起因不對等、揭露的人性均不對等。《盲道》是在用溫情的橋段去撞擊現實的殘酷,讓人反思電影的細節部分,而前者兩部在我看來僅是讓人反思故事本身的細節。

其實觀影中,我一直在因景而遐思另一個真實發生在我周圍的故事。在此分享,也算是我對這部電影的觀影后最空洞且需要平復的總結,曾經有一對夫婦丟失了孩子,尋找20年未果,直到有一天在大街上看到一個殘疾青年行乞,仔細一看身上的胎記才發現是自家的孩子。

轉載請註明來源 鑒片工場

我們只鑒賞有溫度的電影

一部好電影,一定是刨去娛樂後,還能具備教育意義和社會責任。—— @張鴻潤Schemer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鑒片工場 的精彩文章:

藝咖對話:程銘溪,感性情懷才能做好電影

TAG:鑒片工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