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與東晉帝王司馬睿共分天下,他是怎麼做到的?

他與東晉帝王司馬睿共分天下,他是怎麼做到的?

  當初,劉淵起兵後,中原的形勢越來越混亂。西晉琅玡王司馬睿採用王導的謀略。請求去鎮守建鄴(今南京),等待時機重興晉室。在王導、王敦等人的幫助 下,他寬待建鄴的地方勢力,著力平叛,經營了將近十年,終於在江南站穩了腳跟。晉愍帝建興四年(316年),劉曜佔領了長安,西晉覆滅。司馬睿隨即自立為 帝,仍以晉為國號,史稱「東晉」。由此,中國歷史進入了東晉和北方十六國相持的時期。

  ■琅玡避難,窺伺良機  司馬睿是司馬懿的曾孫,司馬覲的兒子,字景文,出生在洛陽。司馬覲死後,司馬睿承襲了父親的琅玡王爵,那年他才15歲。就在這一年,晉武帝司馬炎辭世。即位的司馬衷愚笨,不能執掌大權,因此宮廷內為爭奪權力展開了激戰。   時勢險惡,司馬睿雖是皇親,卻沒有權勢,只能為了保住性命盡量不參與政事。偌大的洛陽城,只有王導和他走得最近。王導,字茂弘,是北方貴族琅邪王氏的後 人,也是名貫京都的王衍的族弟。王導頗具才識,很有抱負,想借司馬睿這個皇室宗親成就一番事業,因此多次勸說司馬睿遠離洛陽,返回自己的封地,暗地裡擴展 勢力。可惜司馬睿一直沒找到好的時機。  晉惠帝永安元年(304年),諸王的爭鬥到達了白熱化。成都王司馬穎逼迫惠帝立他為皇位繼任 者,隨後返回封地鄴城,遙控朝政。司馬穎殘暴獨斷,遭到了一些權貴的憎恨。時任尚書令的東海王司馬越藉此時機以惠帝之名發布檄文,召集四方將士討伐司馬 穎。29歲的司馬睿藉機投靠了司馬越,參與了這場戰鬥,任左將軍。  雙方在盪陰(今河南湯陰)展開激戰,最終司馬越戰敗,逃往自己的封 地。司馬穎脅迫晉惠帝和跟隨部隊的司馬睿等大臣返回了鄴城,殺了戰前勸自己投降的司馬繇。司馬睿擔心此事會牽連到自己,就尋機逃離了鄴城,到洛陽接了自己 的家人往琅玡(位於今山東膠南)避難去了。晉懷帝永嘉元年(307年),掌握西晉政權的東海王司馬越命令司馬睿鎮守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都督揚州、江南 諸軍事。後來,在王導的建議下,司馬睿移鎮建鄴(今江蘇南京)。  同年,劉淵自立為帝,創立了匈奴漢國,並於次年接連兩次征討洛陽。當時掌權的司馬越調集各地人馬支援京城,司馬睿也奉命抗擊漢軍。

  ■興復晉室,建立東晉  313年,被俘的晉懷帝司馬熾死於劉聰之手,秦王司馬鄴在長安登基為帝,即晉愍帝。晉愍帝將年號改為建興,命司馬睿為左丞相、大都督,督察陝東軍務;命秦州刺史南陽王司馬保為右丞相、大都督,督察陝西軍務。   此後,愍帝依「分陝而治,挾輔天子」之說,重新分封司馬睿等人,想趁機籠絡他們,以此來徵調各路大軍抵抗入侵的劉聰、石勒軍,解除長安被圍之困。可是司 馬睿卻以「方平定江東,未暇北伐」為由,拒絕接受愍帝命他攻打洛陽的旨意。316年,劉曜發兵攻打長安。晉愍帝由於勢力太弱,只得棄城歸降了劉曜。至此, 西晉覆滅。  ■王與馬,共天下  西晉末代皇帝,18歲的司馬鄴被俘虜到匈奴人建立的漢國都城,受盡奚落和侮辱;第二年慘遭殺害。消息傳到建康(今江蘇南京),當時鎮守江南的晉王司馬睿悲痛不已。第二年農曆三月,司馬睿稱帝,東晉王朝建立。  登基大典上,北方南渡的山東士族王導,可謂出盡了風頭。做了皇帝的司馬睿嫌他站在陪列的百官中不夠顯眼,就硬是要拉他共坐御床,接受百官朝賀。王導推讓再三,對皇帝說:「天子好比太陽啊!要是太陽下同萬物,它又怎麼能普照萬物呢?」司馬睿這才作罷。  雖然王導沒有去坐皇帝的御床,但這件事卻反映出他在這個新興王朝中的特殊地位。當時的民謠說:「王與馬,共天下。」「馬」是司馬睿的簡稱,「王」就指王導,意思是說,在東晉朝廷中,王導是坐了半個天下的。  那麼,王導的這一地位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原來司馬睿在晉皇室中要算個遠支,祖輩父輩又不曾建立過什麼功業,所以地位並不顯赫。晉懷帝永嘉元年(307年)他受命移鎮江南,負責揚州一帶的軍事防 御工作。初來乍到,南方的士族豪強都不把他放在眼裡,並罵隨他一同南下的北方人是粗鄙的「傖夫」,以至於到任後一個多月,當地官民中的頭面人物,誰也不肯 前來拜見他。  和司馬睿同年、關係也很要好的王導,這時是他的主要助手,看到這種局面,心裡十分著急。他明白司馬睿要在江南站穩腳跟,沒有當地士族出面支持是不行的;而要取得這種支持,最為緊迫的便是必須想方設法,儘快提高司馬睿的地位和威望。經過一番精心策劃,一場好戲開演了。

  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是江南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不分男女老幼,都要到附近的河畔水濱去祭祀,祈求神靈降福免災,保佑風調雨順,有個好年成。江南人稱之為「禊節」。   王導一看,機會來了。這年「禊節」,他讓司馬睿高坐大轎,由一支威武的儀仗隊護送著,浩浩蕩蕩地開來看熱鬧了。自己則和一批同是從北方南下的士族,騎著 馬,恭恭敬敬地尾隨而至。江南士族代表人物顧勞、紀瞻等,看到這種盛況,心裡十分吃驚。他們從王導這幫北方士族恭謹的態度上,覺得司馬睿原來還是受人尊敬 的,於是也就對司馬睿刮目相看,相約在路邊拜見,紛紛表示歸順。  局面一打開,王導便進一步獻計說:「古代賢明君主,沒有一個不講究禮 待父老鄉親的,何況眼前還是大業初創,得人心實乃當務之急。如果能將顧榮這班南方士族籠絡好,江南人民一定會爭著為你效勞。」司馬睿當即稱是,於是讓王導 出面,回訪顧榮等人,延聘他們出來做官。這樣一來,司馬睿在南方逐漸就有了威望,而王導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也就逐步形成了。  值得一提 的是,當時隨同司馬睿南渡的北方士族很多,他們在晉朝疆士遭受匈奴漢國蹂躪的時候,其中的大多數只想苟且偷生,只有部分人希望收復中原。有些名士只會空 談,不會幹事,並且一有空閑,總喜歡到江邊的新亭聚會,借酒消愁,相對哭泣,抒發一下對故鄉的懷念,情緒十分悲觀。  西晉最後滅亡的消 息傳來,這些人又一次在新亭舉行宴會。名士周面對滾滾東去的長江水,回想起從前經常在洛陽附近的黃河邊宴飲的情形,不覺哀聲嘆息:「風景倒是一樣好,可眼 前是長江,再不是黃河了!」在座的名士們聽了,一個個觸動舊情,紛紛哭了起來。王導也參加了這次宴會,見此情景,心情十分沉重。他沒有跟著流淚,而是一臉 嚴肅的神情,說:「這正是大家應該齊心協力,輔助朝廷收復中原的時候啊,怎麼能如此灰心喪氣,像『楚囚』一樣哭泣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晉 的精彩文章:

偏安東南一隅的東晉王朝的這兩項改革維持了東晉政權的存活!
東晉功臣王導:利用名人宣傳擁護晉元帝,成為一時精神領袖

TAG:東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