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電視還能活多久?OLED已經舉手想要回答
「蘋果iPhone X首次使用AMOLED屏,簽下約90億美元OLED面板訂單」的消息在網上傳開後,直接點燃了AMOLED的熱潮。這個被譽為「下一代顯示技術的」的OLED技術再一次被推到了風口下,也將OLED面板的發展推上了快車道。
作為當下顯示圈子裡最炙手可熱的技術,OLED屏幕在智能手機、液晶彩電、VR設備上的應用相當廣泛,以至於國內外眾多企業瞄準利好形勢加速入局。但OLED技術應用很早就實現產業化,但當時的OLED面板技術並不成熟,成本高,且難以在大屏上複製。直到近幾年,OLED技術在成功移植到大屏電視上,得到了空前的關注度。
OLED天生自帶光環
OLED(即有機發光二極體)具有自發光特性,具有自發光性,當電流通過的時候,有機材料就會發光,相對與傳統的LCD來說,OLED具有自發光、、輕薄、響應速度快、視角寬、低功耗、適用溫度範圍大、成本低、製造工藝簡單等特點。
OLED自發光技術能夠單獨關閉特定像素,這讓OLED電視能夠擁有強悍的光控性能,同時能帶來更鮮艷的色彩。加上全視角和快速的動態響應,OLED能夠帶給人的是一種特別真實的觀感,因為真實所以也會沉浸其中。而且,OLED作為平面光源,無論是在結構上還是在光源質量、產品特色等方面都具有傳統LED照明無法企及的優勢。
與傳統液晶顯示屏(即LCD)相比,OLED採用本身即可發光的有機材料,不再需要額外添加背光模組。這也使它在柔性、曲面等新材質上有更大的運用空間。無論是可摺疊性、還是可捲曲,都為各種應用打開了大門,從可穿戴設備和汽車顯示屏到傢具,甚至屏幕牆,OLED打破了很多的設計障礙。
其低功耗與全彩化等優點,使得OLED在其他消費類電子產品中倍受青睞,包括智能手機、智能穿戴、VR、車載顯示屏、汽車照明燈等。目前智能手機領域 OLED滲透率已經達到了15%,其中不少高端機型還採用了柔性OLED屏。而在中高端智能手錶當中,幾乎全部採用AMOLED顯示屏。
OLED起步雖早 但依舊在風口
目前OLED顯示技術根據驅動方式分類可分為PMOLED(被動驅動式)和AMOLED(主動驅動式)兩大類。我們所接觸到的OLED屏幕絕大多數指的是 AMOLED,OLED技術早在1979年便誕生於實驗室,但是直到1999年,OLED唯一的市場僅為車載顯示器,2000年後應用才擴展到手機、PDA(包括電子詞典、手持電腦和個人通訊設備等)、相機、手持遊戲機等。2013年LGD、SMD先後推出55英寸OLED電視。
OLED從首次商業應用到成功推出55英寸電視屏僅僅用了16年時間,而LCD走過這段歷程需要32年的時間,可見全球OLED產業發展非常迅猛。從整體上來看,OLED產業是處在一個快速發展階段。預計到2020年底AMOLED市場額將達670億美元,誰又會成為首個站在風口下的豬呢?
從產業端看,OLED面板產業鏈日趨成熟,加速了OLED的產能的釋放,在產線建設方面,韓國、中國大陸都在紛紛投入OLED面板的建設,LG DISplay、京東方、華星光電、夏普等已加入OLED建設陣營,投資都在千億級別。另外,OLED面板的生產良率也在提升,這就意味著,OLED面板良品率與液晶面板差距縮小,有助於降低OLED電視面板的生產成本,也刺激著廠商選擇OLED面板來代替傳統液晶面板。
另一方面,智能電視的興起,尤其是互聯網電視品牌加入液晶電視的競爭後,導致整個彩電行業面臨一個轉型問題,高端市場成為了企業競爭的焦點。OLED電視定位高端,越來越多國內外主流彩電企業站隊OLED顯示技術。
此外,OLED技術也滲透到其他電子類產品,智能手錶、可穿戴設備、車載顯示屏等領域對OLED技術也有傾向的態度,蘋果8全面配備OLED屏幕將加快其他智能手機製造商對OLED面板的採納。
國內原材料依賴進口
雖國內已經緊鑼密鼓地布局OLED面板的生產線,不少LCD 面板廠商也轉型OLED。但與LCD產業鏈一樣,OLED面板產業鏈較長,設計零部件、產品多,技術路線多元。而其上游產業鏈,也就是原材料(ITO 玻璃、有機發光材料、驅動IC 等)這一環節話語權掌握在國外廠商手中,國內幾乎一片空白。
由於技術門檻更高,玻璃基板、偏光片、液晶(混晶)、光學模片等上游原材料的供應權基本掌握在海外廠商手上,國內能實現規模量產的原材料不多。日本廠商Tokki 和Ulvac 在蒸鍍等關鍵設備領域佔據絕對優勢,而在材料方面,出光興產、默克、UDC、陶氏等都是日、韓、德、美等國的企業掌控著各自的專利。反觀國內,雖然也有不少投資熱點放在上游產業鏈上,如發光材料的萬潤股份、IC 驅動的中穎電子,但都未能形成一定規模,更多處在摸索過河階段。
當然,OLED中游產業環節,也就是面板製造方面,目前中游的OLED 面板產能基本掌握在三星、LG、夏普、JDI 等傳統LCD 廠商手中,中國面板廠商投入的力度以及增長速度相當可觀,京東方、深天馬以及柔性屏3D曲面玻璃藍思科技,已開始布局OLED 產線,預計在今年前後將形成一定的產能規模,有望在OLED 時代實現彎道超車。
OLED技術的下游終端競爭就更為激烈了,市場增速巨大,主要有兩部分,在大屏電視方面,定位於高端的OLED電視,很好迎合了消費升級趨勢,而隨著日系家電的退出以及國產家電TCL、創維、海信等海外影響力的增加,終端發力刺激供給側的發展還需要看國內電視廠商的投入力度。
小屏幕方面,蘋果公司應用AMOLED屏於自家產品,無疑給整個智能手機板塊帶強大的示範效應。而LG、三星、華為、OPPO、TCL 等國內外電子產品廠商都在2016 年加緊布局OLED 相關產業。除此之外,OLED 在汽車和航天、可穿戴設備以及工業應用等方面依然有較大的增長潛力,展前景廣闊,其中,中國市場的表現尤為突出。
產業呈「三國鼎立」格局
除老牌面板巨頭外,互聯網新寵也攜巨資躋身布局,整個產業形成了以韓國、中國、日本「三國鼎立」的格局。除韓、日面板廠外,中國大陸面板廠也不甘落後,各地紛紛上馬OLED面板生產線,京東方、和輝光電、天馬、維信諾現已具備了少量OLED產能,並呈積極追趕之勢。
總結:當然,日本、韓國、美國、德國企業始終牢牢掌握上游產業鏈的關鍵技術與原材料,但在OLED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中國OLED廠商逆襲,擠進OLED產業鏈的前列並非不可能。尤其在供不應求的大環境下,在政策鼓勵下,加上中國廠商資金的大手筆投入,吸引上游外資企業來華投資合作,並拉動上下游共同發展,形成規模效應。在OLED供應能力不足與需求量激增的矛盾也恰恰成為國產面板企業彎道超車的契機。
※銷量不達預期,傳言iPhone X今秋將停產
※比特幣中國將推出雲算力:在家躺收挖礦收益
TAG:太平洋電腦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