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72講:神以知來,知以藏往

第72講:神以知來,知以藏往

神以知來,知以藏往,其孰能與此哉!古之聰明睿知神武而不殺者夫?

是以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是興神物以前民用。聖人以此齋戒,以神明其德夫!

打破時間的隔斷

我們看下一句:「神以知來,知以藏往,其孰能與於此哉!」這個話解釋起來很簡單,你學易道學到了很精深的程度,你的精神就能知道未來的事情,你的智慧就能包容過去的一切。但是,我們也要想一想,「神以知來」是怎麼知的?「知以藏往」是怎麼藏的?

其實,「神以知來」和「知以藏往」是一回事。如果你真正對過去的事情很清楚很明了,那麼對未來的事情也就會有準確的判斷。我接觸過很多學歷史的朋友,感覺到他們比一般人都要自信,甚至有些人還有點小小的驕傲。為什麼會這樣呢?中國人很強調以史為鑒,真正學通歷史的人,他們在社會上為人處事,都會得到很深的歷史借鑒。中國歷史可以說是兩三百年一個輪迴,學通歷史的人,往往都能很清楚地了解自己所處的時代,明白一個時代的大勢。現在是處在社會輪迴的哪一個階段?一般學歷史的人都會有一個判斷,都會有所參照,覺得自己能夠把握。學歷史的人往往都有這種自信,確實自有他的道理。

人生有很多問題,最要命的問題是什麼呢?就是人在時間當中的一種局限。我們生而為人,生之前的事情一無所知,死之後的事情也一無所知,而且總共就活這麼幾十年,到底是怎麼活過來的,最後往往都記不住了。這種在時間面前的局限,可以說是生而為人的最根本的焦慮。面對未來它不可知,面對過去往往很多事情都被遺忘了,模糊了,甚至昨天的事情、去年的事情,很多都記不起來了。沒有辦法,這就是生命的自然屬性,這就是人的局限性。那麼,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對人來說就很重要了。

「知以藏往」的這個「藏」字,應該通去掉草字頭的這個「臧」字,意思不再是隱藏,而主要指的是包容、包含,有記住而不忘失之義。

平常遇到事情,尤其是很痛苦的事情,一般人去安慰他,往往就跟他說:「莫得事,別往心裡去,過幾天忘了就好了!」其實,這是一種短暫的、逃避的、消極的安慰,痛苦實際上是忘不了的,也許一時你確實忘了,但只要出現同樣的情景,痛苦又會重新出現。那麼,真正的態度應該是什麼呢?是不要忘記過去的事情,對過去的事情要有「知」,同時對給自己帶來痛苦、不幸的人和事,要抱一種寬恕、一種原諒、一種包容的態度。這才是一種積極的態度。其實,人痛苦的原因並不是他的記憶好,記住了這件事情而忘不掉,而是因為他不能夠原諒這件事情,不能夠包容這件事情,不能夠寬恕這件事情。人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別人,往往都是如此。

西方有一位大詩人叫博爾赫斯,在座有些朋友可能知道,他被稱為詩人中的詩人,當年諾貝爾文學獎沒有在他生前頒獎給他,被世人視為是諾貝爾文學獎的恥辱。他在一首寫到遺忘的詩中說:「不存在的事物只有一樣,那就是遺忘。」說白了,就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存在的東西。你舉出任何一個東西,哪怕是你舉出任何人都沒見過的東西,但是你一旦舉出來了,它就存在了。不存在事物只有一樣,就是遺忘!換句話說,在這個世界上,不可能有什麼東西被遺忘的。你想要真正忘記過去所做的種種事、所經歷的種種東西,那是不可能的。按佛教的說法,業力是不滅的,你所做的一切都將變成八識田裡面的種子,一旦條件成熟了,它就會重新發芽。現代心理學的解釋也一樣,人過去的經歷造成了一些心理上的創傷,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好象把它遺忘了,但實際上,它會停留在你潛意識的深處,並形成了這些心理上的癥結。

所以從這一點來看,「神以知來,知以藏往」是在學易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不能隨便把它放過去。「其孰能與於此哉!」這是《繫辭》作者的讚歎,面對過去,面對未來,能達到如此的境界,有什麼樣的智慧能比得上易道啊!

好一個不卜的境界

在古人看來,學習易道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呢?有一句話叫做「用神不用蓍,用知不用卦,未卜而知吉凶」。說白了,你真正把易道學通了、學精了以後,根本用不著拿什麼蓍草數來數去,根本用不著把幾個銅板丟過來丟過去。你只需要臨機一動,用自已的陽明正知一照,根本用不著卜卦,一件事情的前因後果就歷歷在目了,根本不需要去觀察卦象裡面象徵的是什麼,不需要知道卦辭裡面寫的吉凶禍福等等。這就是「未卜而知吉凶」,用不著去打這個卦,就知道吉凶禍福了。

人為什麼能夠達到如此境界呢?就是因為「神以知來,知以藏往」,對於過去未來,通過你的精神,現量就能夠認識得清清楚楚。

那麼,什麼樣的人能夠達到這種境界呢?就是這裡所說的「古之聰明睿知神武而不殺者夫」。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夠「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是興神物,以前民用。聖人以此齋戒,以神明其德夫!」

在中國古代,理想中的最高領袖就是古之聖王,就是以聖人為王。在佛教中稱之為轉輪聖王,就是能夠推動人類社會的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的聖者領袖。按照西方的說法,柏拉圖在他的《理想國》裡面,將其最高領袖稱之為哲人王。其實,東西方的最高智慧在這上面的認識都是差不多的。所謂哲人王,就是印度人心目中的轉輪聖王,就是中國古代理想中的聖人治世,總之,是由具備最高智慧的人來作為人類的最高領袖。那麼,這樣的偉大領袖所表現出來的特點是什麼呢?就是這裡所說的四個方面:聰明、睿知、神武、不殺。

首先要聰明,耳聰目明,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明察於秋毫之末,不會被任何人或事物所蒙蔽,這就是聰明的含義。但是,一個優秀的領導者僅僅是聰明還不行,還要有睿智。你雖然聰明,能夠明察於秋毫之末,但是過去說「察見淵魚者不祥」,你連深淵裡面的魚都能夠看清楚,那這個事就很不吉祥。為什麼呢?說白了,天底下事無巨細、無論什麼好事壞事都逃不過你的金睛火眼,設身處地地想想,你煩都煩死了,氣都氣死了,累都累死了。本來我們一天到晚亂七八糟的事情就多,有些事情你看不到還好些,看到了那就是麻煩上身。但是,睿智的人就不會這樣。一個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雖然人世間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他都看得非常清楚,但是他就是不為所動,表面上還可以像貓頭鷹一樣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所以,鄭板橋說的「難得糊塗」,可不是真的一沓糊塗,而是心能容物,可以明明白白地藏污納垢。

一個人做到聰明睿智,大智若愚,人生的境界當然就很高了。但是作為一個領導者,光這樣還不行,他還需要神武,要有權威感,在精、氣、神上面要體現出一種威嚴、決斷,有一種大無畏的勇氣和力量。如果沒有神武,只有聰明睿智,如果你遇到了那些厲害的死對頭,或者是專門唱反調的人,你光裝糊塗還不行,你就把他懾服不住,把事情擺不平。按佛教的說法,不僅要有慈眉善目,還要有怒目金剛,不僅要顯慈悲相,必要的時候也要顯一顯忿怒相,要使用一下降伏法。所以,一個領導者不僅要聰明睿智,同樣還要有神武的精神,要有一種不怒而自威的氣勢。

最後一點也最關鍵,那就是「不殺」。我們看歷史上的商紂王,他就稱得上是聰明睿智,威神勇武,非常厲害,人人都怕他。史書上評價他是「資辯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但是,就是因為他殘酷嗜殺,這才成了歷史上著名的暴君,最終成了亡國之君。所以,你具備了前面三個條件還不行,最後還能夠「不殺」,還是一個和平主義者,那就了不起了。

大家試想一下,一個聰明絕頂、且武功天下第一的高手,如果他不喜歡到處打架,而是喜歡當和事佬,面對著江湖上打打殺殺的事情,當他往中間一站,給大家拱拱手,說一聲「以和為貴嘛,賞兄弟一個面子吧!」這時,誰還敢打打殺殺呢?這樣的人當上了武林盟主,江湖上那些舵爺豪強們,就沒誰敢亂來了。

這就是「聰明睿智神武而不殺者」,只有全部具備了上面這四方面的條件,才能夠成為古人理想中的聖王,才能開創太平盛世的局面。

物神不如心誠

「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這樣的偉大領袖,當然他是明白了天道的運行,同時又能體察、體恤民間疾苦。如果沒有這種明於天而察於民的能力,那麼他就稱不上聰明睿智。

「是興神物,以前民用」,是興神物,就是啟用神賜之物,在過去的注釋裡面,這個神物就是指用來占卜的蓍草,或者是龜殼。那麼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用神賜的蓍草或者龜殼等東西進行占卜,以作為指揮老百姓行動之前的依據。

「聖人以此齋戒,以神明其德夫!」打卦之前要認認真真齋戒,這也是有道理的,我們在前面也反覆說過,只有反身至誠,以一顆非常虔誠的心,才能獲得對所佔之事的感應,所謂心誠則靈嘛!

但是話又說回來,本光法師對這兩句的評價是不高的,認為這裡把蓍草、龜殼等這些東西給神秘化了,拜物教的迷信思想又抬頭了。實際上,外物的這種所謂的神奇、所謂的珍貴,都是由我們人心所定。人認為它很神奇很珍貴,於是它就會很神奇很珍貴,反之如果人認為它很普通很低賤,那麼它就會很普通很低賤。黃金白銀,人人都認為它很珍貴,很多人都為得到它打破了腦殼,但是如果真正遇到了饑荒年代,三天三夜吃不上一頓飯,這時候恐怕再多的黃金白銀也抵不過一頓飽飯了。所以,這些東西確實是由人心而定,並不是說它本身就有好高貴。從這個角度來看,「是興神物」這兩句的立意的確不高。

在這些事情上面,還是佛教說的比較徹底。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簡單說就是生命所存在的這個世界,這一切東西都是由心識所規定出來的,所幻化演變出來的;萬法唯識,萬事萬物萬法都是通過人的精神,才得以被認識,才得以顯現出來。除此之外,哪裡有什麼「神物」可言。對於這點,大家一定要看到,一定要在見地上坐實。那些所謂的神奇之物,對於《易經》占卜來說,也只是一個媒介而已,一個手段而已。「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我們心的功能與外界溝通,發生感應,這樣才能產生這個世界,才能產生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所以,最終不是物神,而是心誠。心誠則靈,這話放在哪裡都對。

從這裡我們要看到,《繫辭》中確實有非常精妙的思想,但同時也有一些良莠不齊的地方,畢竟這篇大文章是從先秦時代一直到漢初時由很多人集體創作的產物。境界高、入易道深的人所闡述的部分,就能說得很徹底,但境界不夠的人,在某些問題上就會露出馬腳來。在這一章裡面就是如此。

誦讀錄音由【弘範文化】提供

知行合一 從容中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弘范學苑 的精彩文章:

第68講:易之道,感而遂通天下

TAG:弘范學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