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創新的秘訣,是不做原創

創新的秘訣,是不做原創

記得之前某一期羅胖的節目,說設計和人之間,人是不會錯的。好的設計,是顧客看到就會使用,不需要學,也不需要說明書,它就像是一種溝通方式,喚起人的本能。

想想確實,好像並沒有誰教過我怎麼用手機,怎麼接電話,但拿起來就會用了。比如手機有來電時,會有綠色的接聽標誌和紅色的掛斷標誌,不知道你注意過沒有,2種標誌上都有一個聽筒形象,在電話機已經被淘汰的今天,為什麼還要保留聽筒圖標呢?

還有一個特有意思的案例,我們在ATM機取錢時,不管是取多少錢,都能在等待出錢時聽到很大聲的機器清點鈔票的聲音,機器真的有在大聲數錢嗎?如果沒有,這個聲音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

01

我們活在符號的世界裡

在我的理解中,人和人之間的信息(意願、情感等)傳遞,本身是很難的一件事情,即使在今天我們也不可能完全讀懂或理解一個人的意思。

比如,在沒有語言的時候,祖先們通過互相比劃或者用某些特定的音節作為溝通的媒介,也就是定義某些賦有意義的符號作為信息傳輸的載體。

後來隨著協作需要,出現了語言這個符號體系,然後又是文字元號,以及貨幣符號等等。

從這個角度看,我們是活在一套自我賦予意義的符號世界中,它們逐漸形成文化,比如搖滾樂的手勢等,或者形成公共符號,比如紅綠燈。這些符號無形中操縱和影響著我們的行為,甚至我們都感知不到它們的存在。

另一種符合更可怕,它刻在我們基因中,不用後天學習,是從祖先那裡繼承下來的一套符號意義,比如即使沒見過蛇的小孩,在第一次看到它時也會害怕,而面對一把手槍,卻往往只會好奇。

這些符號就像是連接我們大腦與真實世界的翻譯官,接受著外界的刺激,同時也映射出我們腦中的想法。(也有點像微信二維碼的存在,是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的入口)

最近在讀的一本國人編著的營銷書籍《超級符號就是超級創意》,就是本研究如何利用這些符號的腦洞書。

其中一個很有趣的觀點,叫不要「原創」。

02

為什麼不鼓勵「原創」

因為顧客認知一個全新的事物,門檻太高。

李叫獸之前有篇文章里,提到了加多寶是如何利用王老吉的品牌形象的案例。

先借用「紅罐」這個已知信息去帶「加多寶」這個未知信息;

然後等「加多寶」也變成已知信息。

此時紅罐也被奪走了,再用「加多寶」這個已知信息去帶「金罐」這個未知信息。

相較於上來直接推一個新品牌的新形象,已知帶未知的方法使顧客的認知門檻低得多。

人對已知的事物有天然的熟悉感,之前我在Spenser的寫作課(點擊可閱讀)中,就有提到一個心理學現象,叫雞尾酒會效應,即不管酒會現場多麼嘈雜,只要有人喊你的名字,你總會聽到。這種已知的熟悉感,就成為了寫作中拉近讀者親密度的方法。

在《超級符號就是超級創意》一書中,作者利用這種已知帶來的熟悉感,把符號的價值體現在降低品牌被發現、被傳播和記憶中的成本。並一再強調,要善於利用老祖宗的東西,那些幾百上千年還流傳下來的東西,它們已經進化成符號,雕刻在我們潛意識中。

比如利用2個已知事物產生新的聯繫:

再比如手機中保留座機的符號,是為了通過已知的視覺符號減少用戶的理解成本;ATM機中的點鈔票的聲音,是為了通過已知的聲音符號讓你有安全感。

甚至,我們能夠依託這條符號系統,形成一個創意方法論,有篇文章叫《「創意」本身真是沒有創意:89%的創意廣告來自這6個模板》,其中的一個模板,就很好的運營了超級符號。

比如這個杜蕾斯的廣告就是把「薄的象徵」(氣泡)和產品的形狀聯繫起來,從而給人一種「杜蕾斯很薄」的感覺:

它運用的方法論是:

再比如:護膚品創意廣告:按下歲月的暫停鍵:

不止在營銷界,在工業設計領域,超級符號也在發揮價值。

日本知名的工業設計師深澤直人(Naoto Fukasawa)把自己的設計定義為「無意識設計」,也稱為「直覺設計」,也就是「將無意識的行動轉化為可見之物」。

比如有效地增加感官刺激能使人們體驗更加鮮明,產品更容易被感知,從而促進產品與人之間的互動與交流。

03

誰能夠操控顧客的符號開關

誰就更有可能打贏認知戰

《超級符號就是超級創意》中有個很精彩的比喻:營銷就是和消費者的大腦來一場裡應外合的遊戲。

比賽規則已經不是由外向內打入新的認知,而是在內部找到一個自己人,激活它。

回到題目中對創新的定義,目前我的理解是,創新至少有2種方式:

對於普通人來說,創造或者說原創一個新的節點難度太大,這可能是科學家的事,但在已有的認知節點中進行連接,我們還是有機會的。

書還在讀,慢慢看,讓我多想會兒。

·END·

喂,變醜和點贊選一個

你怎麼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愛講道理 的精彩文章:

TAG:不愛講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