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能看到憤怒,你能看到憤怒背後的苦嗎?

你能看到憤怒,你能看到憤怒背後的苦嗎?

遇見

用最好的自己,遇見最好的世界

纓子說NO.12

哈羅!

我是纓子老師

今天的原創話題是:你看到了憤怒,你看到憤怒背後的苦了嗎?

平時的生活中,您遇到過易怒的人嗎?

這個人是在您的身邊,

還是您本人就是呢?

當別人或者自己憤怒的時候,

您的感受是怎麼樣的?

憤怒真的能讓憤怒的人舒服嗎?

憤怒是個什麼東西?

它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

人,怎麼可以不憤怒呢?

1

是啊,憤怒,在生活中真的挺不受人待見的。可是,我們又經常和它不期而遇。就在我寫下這個題目後,我的身邊接二連三地上演起「憤怒」的戲碼。

高二女生小玲因經常憤怒來我這裡諮詢。第一次來的時候,低著頭,不說話,挺溫和內向的樣子。聽了她的故事,才知道她跟媽媽發起火來有多麼厲害,以至於媽媽都有點怕她……

兩天以前,我從廣州飛石家莊,鄰座的女子老Q和空姐上演了一出「高空憤怒」。而且,經過Q的演繹,這場「高空憤怒」還有了點「諜戰」片的味道了:

Q上機後,把一個行李箱交給空姐安排,自行入座。可當飛機起飛前,空姐再次詢問地上的行李箱是誰的時,Q才發現她的行李箱還沒有妥當。這時,Q有點生氣,在Q看來,這事早就應該處理好了。所以,Q的「憤怒」進入預熱階段。

送餐的時候,同一個空姐拿給Q的雞肉飯,沾了些油汁,更加引發了Q的不滿。空姐解釋說盒飯上的小洞是加熱時弄的,並問她用不用換一個。這時,Q更加認為空姐的行為是針對她甚至報復她,Q的「憤怒」升級。

等了一會,當Q得知前來送新盒飯的新空姐是領導時,Q的「憤怒」井噴了,嘮叨的大意是說那個空姐故意為難她,並說盒飯上的洞,是空姐用指甲掐出來的……

Q一邊說,一邊說自己是個非常有涵養的人。有趣的是,聽她這樣說時,我和靠窗的胖小夥子竟然相視,沒笑。

萬米高空,這想像力實在是豐富……

昨天,我的學生小Z跟我電話,她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把和氣都給了外人,把憤怒都給了自己人」的那種人。不過,這一次她竟然跟我說,她終於可以帶著愛和媽媽憤怒了。

哇,什麼叫帶著愛憤怒呢?

1

憤怒到底是什麼呢?

現代科學揭示:憤怒是一種情緒能量。

在這個領域,美國霍金斯博士提出的能量級別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觀察人的生存狀態的方式。

霍金斯認為,人類各種不同的意識層次都有其相對應的能量指數,人的身體會隨著精神狀況而有強弱的起伏。他把從「羞愧」到「開悟」17個能級納入了一個連續統一體。如圖:

從這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人類最低的能量層級是羞愧(Shame,能量指數:20)。在霍金斯看來:「羞愧的能量級幾近死亡。因為在羞愧的狀況下,我們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這是一種嚴重摧殘身心健康的狀況,最終還會讓我們的身體致病」。

根據他的能量級別理論,處在羞愧、內疚、冷淡、悲傷、恐懼等低能量級別的人們,常常沉溺在自己的狀態,封閉而難以走出去,整個狀態是妨礙成長的。

我們所說的憤怒,也處在這樣一個侵蝕心靈的能級上。

可能人們平時會以為憤怒具有很大的能量,可在這裡,憤怒的能量指數只有150,Why?

憤怒,往往來自比之更低的能量級。霍金斯說:「如果有人能跳出冷漠和內疚的怪圈,並擺脫恐懼的控制,他就開始有慾望了,而慾望則帶來挫折感,接著引發憤怒。憤怒常常表現為怨恨和復仇心理,它是易變且危險的。憤怒來自於未能滿足的慾望,來自比之更低的能量級。失敗感來自於放大了慾望的重要性。憤怒很容易就導致憎恨,這會逐漸侵蝕一個人的心靈。」

比「憤怒」高兩層級的「勇氣」,可以說是正和負或加和減能量的分水嶺。「在比之(勇氣)更低的能量級,世界看起來是無助的、失望的、挫折的、恐怖的,但是來到勇氣能級,生活看起來就是激動人心的,充滿挑戰的,新鮮有趣的。」

顯然,從這個角度說,憤怒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能量級別。這在心理諮詢當中,我們也會看到,如果諮詢師能幫助來訪者把憤怒調整得當,「憤怒」很容易上升為勇氣。

在勇氣上一層級的淡定以上,就是健康的狀態了。因為人一旦到達淡定(neutrality,能量指數:250)這個能級,能量都會變得很活躍了。這也是一個有安全感的能級。來到這個能級的人們,都是很容易與人相處的,而且讓人感到溫馨可靠。因為他們無意於爭端、競爭和犯罪。這樣的人總是鎮定從容。他們也不會去強迫別人做什麼。

綜上所述,透過能量層級,我們可以把社會中的分成兩種人,一種是包括憤怒在內的、低於200(勇氣)能級的人們:他們就像黑洞一樣,是要不斷地從社會中汲取能量的;他們目中無人,沒有能力給到社會和別人絲毫的回饋。一種是來到250能級的人們:他們就像發光體一樣,可以隨時把自己的能量投注出去,目中有人,為別人賦能和增加能量。

說到這裡,我想大家不妨用幾分鐘的時間來問一下自己:

你嚮往怎麼樣的能級呢?

你現在哪個能級?

或者我這樣問你:你是給孩子增加力量的,還是減少力量的呢?

你什麼時候會處在憤怒能級上?

在憤怒的能級上,你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

3

不記得是哪位大師說過的了,人的疾病有70%來自情緒,30%來自系統。這已經越來越被現代醫學所證實。我們的中醫也早有「喜傷心,怒傷肝,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之說。的確,包括憤怒在內的負向能量,確實讓我們在生活中付出了健康受損,以及人際受損的代價。

前面提到的我的學生,和媽媽的關係一直非常緊張。一方面,她出於對父母的忠誠,非常想聽從媽媽的指教;但另一方面,她的自主又讓她不情願過自己不想過的生活。

也因此,母女之間的爭執不斷,經常面紅耳赤地指責對方打著愛的名義實施傷害。小Z知道她改變不了老媽,事後也常常陷入深深的自責,苦不堪言,但就是停不下來。

那位在高空中與空姐玩憤怒的Q女士,在機上一直悶悶不樂。而在生活中,我猜她也一定是憂怒多於喜樂,常常在贏了別人、輸了自己的自動化的程序裡面輪迴。

更有意思的是,Q留給別人的印象,也並不像她所說的那樣,是一個有涵養的女性。下機取行李時,胖小夥子就站在我身後跟人電話:「哎,你知道嗎,真是窮山惡水出刁民……」真不知道Q聽了這話,會做何感想?

假設這些苦可以比較的話,小玲與媽媽玩的名為「憤怒」的「遊戲」里的人物最苦。在這家的「遊戲」中,媽媽貌似處於「被打」的位置,在和女兒的關係中,除了委曲自己,簡直不知所措;而小玲則用了不惜傷害自己甚至極端的方式,來表達對父母的忠誠。

從諮詢的角度看,這個孩子是在用犧牲自己來幫助成人解決問題,只是母女兩個都深陷其中,且深受其苦……

說起來,我們好像都有能力看到憤怒的行為傷害了自己、傷害了別人和關係,卻往往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當一個人憤怒的時候,他/她有多大的憤怒,心裡就有多苦。

只要他/她還沒有學習到一個新的能力,學習到一個新的方式來表達他/她的需求,他/她就可能一直在苦中苦著,而沒有覺察……

就像小Z,她說她現在終於可以帶著愛跟媽媽吵架了,是因為她能夠看到對方的苦了。只是,當對方還在自動化的程序中運轉時,她也願意用老的方式偶爾陪老媽過一下「癮」,表達一下「愛」罷了。

從自動化爭吵到有覺察爭吵,這中間的跨度就是小Z的成長。那,小Z是怎麼從憤怒的苦中轉化出來的呢?

4

其實,關於憤怒,人們通常會有幾個誤區。

1.我管不了我的憤怒。

經常聽到有人說,我這個人哪裡都好,就是脾氣不好,憤怒來了,我控制不住。

小玲就是以這樣的理由,跟媽媽玩這個遊戲的。

憤怒真的控制不住嗎?

那,如果你也這樣認為,這裡有一問題是專門給你的,請如實回答:你經常跟你的領導(小玲可以是老師)憤怒嗎?你經常跟你的老闆憤怒嗎?你經常跟能夠掌控你命運的人憤怒嗎?

通常,我的很多學員聽到這樣的問題時,都會好意思地笑了……

有沒有發現,其實,你的憤怒,你是可以掌控的。

假如你說你管不了,只能說明你在耍賴,或者假裝做不到。

這是憤怒的第一個誤區。

2.憤怒是別人搞出來的。

關於憤怒,人們通常還有個誤區,就是認為憤怒來自於我們自身之外,是由別人、或者事件引發出來的。

憤怒真的是別人別事搞出來的嗎?

我再問你一個問題,你就清楚了:

假如,你走在在大街上,有人突然衝出來罵了你一句,你什麼反應?憤怒,不理他,揍他……相信每個人的反應都不同,因為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即使反應都是不理他,每個人的想法也會有不同。

為什麼面對同樣的一件事,不同的人通常會有不同的反應?

顯然,這哪裡是別人搞出來的,分明只跟你這個人有關係嘛!

3.憤怒是不好的負面的。

很多人都把憤怒當成一個不好的東西,唯恐避之不及。憤怒在我們生活中扮演的只是一個不好的角色嗎?

比如,你和我一樣是個心理學導師、心理諮詢師,以傳播心理學、用心理學服務生命為使命。但是,有人很不服氣你,甚至在背後批評你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會不會憤怒?

憤怒啊,你看我不行,我偏要行一個給你看!

說到這裡,你還認為憤怒是個不好的東西嗎?

可是,我們平時就是這樣,一方面從憤怒里拿到力量,一方面又拚命地否定它。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憤怒總是和我們不期而遇。

5

事實上,從我研究的學問來看,情緒本身並沒有正負面之分,因為負面情緒也能使我們有所收穫——只要我們明白它們的正面意義。

比如,憤怒可以讓我們拿到力量,痛苦可以讓我們避開危險,焦慮可以讓我們集中精力……

可我們的文化傳統常常將所謂正和負對立起來,就像成功與快樂,我們從小便被錯誤地引導成功就不能快樂,快樂就不能成功。學習、工作認真才能成功,學習、工作時哼歌快樂就不認真,也就不能成功。這也難怪現在有那麼多的孩子不喜歡上學,有那麼多的年輕人沒有工作熱情……

重複舊的模式,只能得到舊的結果。世界上最瘋狂的事,莫過於做著同樣的事,卻期待不一樣的結果。

如果,我們繼續在這樣一個軌道上教育我們的孩子,真不知道會親手打造出多少厭惡學習的孩子,打造出多少憤怒的父母。

本文根據真實案例所寫,為保護當事人隱私,

文中對名字和內容刻意做了改編,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德品堂教練之道

-END-

作者:劉建英,筆名纓子。唐山親子教育第一人。30年職業生涯,她從大學老師、媒體記者穿越成為心理學導師。現將心理學成功運用於企業管理、婚姻家庭、親子教育等領域。

近10年來,纓子老師一直不遺餘力地倡導家長們做教練型250父母,點燃孩子的夢想。她說,在運動場上,教練的職責是支持運動員拿到金牌;在人生旅程中,教練型父母的使命是給孩子賦能,支持孩子拿到人生賽場上的金牌!

來吧,來和我們一起做教練型250父母吧!

【溫馨提示】

▎溫馨提示1:

德品堂幸福家庭研究院創辦人、張國維博士親傳弟子Alex教練將於2月3日在豐潤新區知心堂賞識教育中心分享《誰給孩子下的毒——孩子成長中的三大病毒信念》,幫你從潛意識改變內在的三大病毒信念,讓你在新的一年開始走上教練型250能級的父母之路。

活動詳情見本期公眾號

▎溫馨提示2:

德品堂幸福家庭研究院為感謝過去一年唐山廣大父老鄉親的支持與信任,將於2月3日推出特製的教練型250父母能量包——讓你在2018年成為教練型父母,點燃孩子的夢想,支持孩子拿到人生成功的金牌!

活動詳情見本期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輕鬆生活心理 的精彩文章:

TAG:輕鬆生活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