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五代十國:十國歷史「八宗最」之二

五代十國:十國歷史「八宗最」之二

吳、南唐:十國中疆域最大、實力最強的政權

吳的創建者是楊行密。楊行密出身農家,因功封為廬州刺史。公元892年任淮南節度使。901年,唐昭宗授予他東面行營都統、中書令,902年封其為吳王。後梁建立後,與後梁抗衡了二十多年。後唐建立後,雙方曾互派使者,但吳並不向其奉表稱臣。楊行密的兒子楊隆演繼位後,大權旁落於大將徐溫之手。公元927年,吳主楊溥稱帝。937年,徐溫的兒子徐知誥逼迫楊溥禪讓帝位,吳亡。

徐知誥,本姓李,受吳禪讓,建國號唐,史稱南唐。不久,徐知誥改名為昪,名李昪(音同「變」)。李昪即為南唐烈祖。南唐建立後,正值中原後晉、後漢實力相對較弱,無力南下威脅南唐。李昪在位時,保境安民,發展生產,以至公私富足,經濟實力在十國中最為強盛。同時結好契丹以牽制中原政權。他曾與臣下議政,馮延巳、宋齊丘等人建議兼并吳越、閩、楚三國。但李昪認為攻打這三國是「徒得尺寸之地而享天下之惡名」,所以奉行息兵安民的國策,從而喪失了開疆拓土進而統一南方甚至統一中國的大好良機。

公元943年,烈祖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後世稱為中主。李璟在位時期南唐與吳越間戰禍頻起,而吳越國的軍事行動往往與中原政權互相呼應。吳越佔據經濟勢力較為雄厚的兩浙之地,又距離南唐政治中心金陵很近,並且實行尊奉中原,連橫諸蕃,對抗淮南的政策,曾屢次配合中原王朝南北夾擊南唐,對南唐的威脅極大。為了對付吳越,945年,乘閩內亂,出兵伐閩。佔據建(今福建建甌)、汀(今福建長汀)、漳(今屬福建)三州,滅亡閩國,俘閩主王延政。形成了對吳越三面包圍的形勢。此時吳越國乘勢出兵與南唐爭奪閩國之地,並奪得福州(今屬福建)。南唐伐閩之戰,歷時近三年,福州之役「委棄軍資器械數十萬,府庫為之虛耗。」 「死者萬計,亡失金帛戈甲無算。」 國力大為衰弱,卻只得到了建、汀二州,後來也只是維持名義上的統治。而最重要的閩都福州,卻被鄰國吳越所得。伐閩失利,無功而返,從此南唐步入政治、軍事衰落的軌道。

後周顯德五年,南唐敗於後周,割讓江北地區,去帝號改稱國主。奉後周正朔,用其紀年。為避後周鋒芒,李璟遷都洪州,稱南昌府,自此南唐國力大損。

公元961年,李璟駕崩,因其長子李弘冀已亡,其六子李煜繼位,人稱李後主。他繼位後,復都金陵。此時的南唐國內政治、社會矛盾積重難返。李煜善文詞,工書畫,知音律,但不通曉政治。公元974年九月,趙匡胤發兵10餘萬,三路並進,趨攻南唐。十一月李煜奉表投降,南唐滅亡。亡國的李煜寫下了不少流傳後世的詞作,人稱「千古詞帝」。他的絕命詞《虞美人》最為有名: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徹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詞帝李煜

南唐是一個藝術的王朝,它在文學、美術、書法、音樂等諸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安定、富強的南唐,成為飽經戰亂滄桑的文人士大夫理想的棲身之所。南唐的社會文化之盛,在五代十國甚至中國歷史上所有的割據政權中都是絕無僅有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代十國 的精彩文章:

給契丹送錢太多,財政困難,石敬瑭允許私鑄銅錢,接受叛軍投降
歷史上最長壽的前十名帝王

TAG:五代十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