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部最受歡迎的抗日劇,第一名毫無爭議!
《我的特一營》,1938年,日軍沿津浦線南進,企圖合圍徐州,56軍軍長廖光義,奉命放棄津浦線重鎮濟南,不戰而退,其屬下原警衛新一營營長周天翼,在兄弟義氣與民族大義之間,最終選擇了大義,率部脫離廖光義奔赴抗日前線,遭血腥圍剿。
《正者無敵》,馮天魁是川軍永州守備司令兼66師師長,抗戰爆發後,馮天魁率領川軍走出四川,堅持抗戰。台兒庄大戰爆發,川軍在兵力不足,武器彈藥匱乏的劣勢下,和日軍戰鬥了七天七夜,馮天魁壯烈犧牲。川軍的頑強抵抗,為台兒庄大戰贏得了時間。
《雪豹》,蘇州富家子弟周文目睹了戰爭的殘酷和中國軍人的熱血後,產生了棄筆從戎的念頭。周文改名周衛國,參加了黃埔軍校。因表現優異被派往德國軍校,專修特種作戰技術。雖然說這部電視劇個人英雄主義色彩很重,不過也算是難得的好片了。
《川軍團血戰到底》,國難當頭,出生富貴的少爺排長李德明衝破封建家庭的籬藩,毅然投身民族解放的鐵血洪流,以激昂的血性與一群江湖氣息濃厚的兵痞一同走上殺身報國的抗日戰場。他們在出生入死屢建奇功的艱難歷程里,在血與火的淬鍊中,轉戰晉魯,慷慨赴死,壯懷激烈,頑強戰鬥。
《生死線》,一九三八年徐州會戰後期,日軍奇襲沽寧港,此舉被潛伏多年的歐陽山川識破,無奈他勢單力薄無法阻止,沽寧城終被佔領。在身份特殊的城市無產者四道風的帶領下,歐陽山川組建抗日組織「四道風」。這個極具個性化色彩和浪漫主義情懷的抗日組織包涵了社會各個階層的各種力量。
《長沙保衛戰》,1938年10月武漢棄守後,中國抗戰進入相持階段,「文夕大火」卻把即將成為抗日前線的長沙付之一炬。鐵血將軍薛岳臨危受命,赴任第九戰區代司令長官;他曾經的對手——八路軍駐湘通訊處彭中華,則奉中共中央之命,主動上門獻計獻策,與薛岳並肩盡抗敵守土之責。經歷悲壯慘烈的惡戰,薛岳終於在中國共產黨和湖湘群眾的密切配合與支持下,指揮三湘虎賁將士先後逐退了岡村寧次、阿南惟幾對長沙的三次進攻。
《永不磨滅的番號》,一次突發的阻擊戰,將民兵隊長李赤水推上了前線。為了當好縣大隊的隊長,他絞盡腦汁,招兵買馬,鍛煉隊伍。終於,隊伍慢慢成熟起來。席捲華北的大掃蕩開始了。縣大隊的任務,是阻擊三萬多日軍精銳部隊,不惜一切代價保護後方的八路軍總部。面對生死任務,李赤水提出了一個要求——一個正規主力部隊的番號。
《壯士出川》,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爆發,川軍請纓出川抗日。這支川軍知恥後勇,以「失地不復,決不回川」的決心,以三百萬壯士出征,六十萬軍人傷亡的代價,打出了「無川不成軍」的威名。學生連長張抗帶領屬下官兵隨川軍北路縱隊出征,轉戰今山西、山東、湖北、湖南等地,在台兒庄大戰等重大戰役中,與日軍展開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殊死搏鬥。
《亮劍》,可以說是難得的抗日好片,已經反反覆復的播放了多次,不過就真實性來說,還稍欠不足,但是是絕對的好片。
《我的團長我的團》在一個離中緬邊境不遠叫作禪達的地方,一群來自五湖四海、不同出身不同身份甚至是不同政見的潰兵和百姓,因為種種命運際遇的原因而相會於此:北平人孟煩了(張譯飾)、軍醫郝獸醫(羅京民飾)、湖南兵不辣(王大治飾)、上海軍官阿譯(王往飾)、東北佬迷龍(張國強飾)、豆餅、要麻、蛇屁股、康丫、川妹子陳小醉。這絕對抗日電視劇的巔峰之作,真實程度以及劇情內容都是極致。
TAG:小F訂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