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肇慶——端硯文化和白石村

肇慶——端硯文化和白石村

(原文寫於2010年6月,發表於網易—無欲則剛人的博客)

一般人多知道肇慶的著名風景:七星岩和鼎湖山,卻很少了解肇慶更悠久的端硯歷史文化。

硯,和紙、筆、墨合稱文房四寶,然只有硯最富有收藏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說,「四寶硯為首」。不知是誰這樣作評論道:「論文房四寶者,必雲筆紙墨硯……惟筆不能耐久,所謂老不中書,紙置久則酥脆,難於使用,墨陳失去膠性,而易於散碎,均難久蓄。惟硯性質堅固,傳萬世而不朽,歷劫而如常,故硯之為留千古而永存者。」

據說古來即有四大名硯,而自唐代以來,端硯即為名硯之首。說來可笑,我知道這一點,還拜託在文化大革命中發給我的一本書,曹曉波所著的《法家詩話》。其中李賀的《楊生青花紫石硯歌》就對端硯大加讚賞,還就其生產和應用過程作了細膩的描述。此刻翻出這本小冊子,對照唐詩的鑒賞文章,回憶我在肇慶黃崗端硯文化村的參觀過程,不禁湧出幾分感慨。

我試著以李賀詩為由,配以照片,述說我看到的石硯加工情形及文化。

《楊生青花紫石硯歌》

——唐·李賀

端州石工巧如神,

踏天磨刀割紫雲。

傭刓抱水含滿唇,

暗灑萇弘冷血痕。

紗帷晝暖墨花春,

輕漚漂沫松麝薰。

干膩薄重立腳勻,

數寸光秋無日昏。

圓毫促點聲靜新:

孔硯寬碩何足雲!

肇慶古稱端州,城東有端溪,溪邊產紫石,因石頭光澤豐富、紋理緻密、石質濕潤,做成的硯台發墨細膩均勻,不傷筆鋒,所以歷來廣受歡迎,上品端硯從古至今就是傳世的藝術收藏品。而其製作者,即石工的功夫技巧如神,在每一步製作工藝都能表現出來。

首先,採石危險又辛苦,匹配如踏天割雲般的氣魄,現代人難說,但古代採石工必然。走進黃崗白石村,牆角屋邊到處是大塊的原料石頭,紫痕明顯。

石頭下料後必然是磨削的過程,現代人多用機械,但最後的打磨還得靠人工。以下幾張照片展示不同的打磨情形:

近處人在機械切割,遠處人在揀選

一對母子在手工打磨,因為石硯中間是凹進去的,不能有任何稜角

水磨時水花細冽噴洒,全副防水武裝,外加背後的大力排風扇,才能保護勞動者

輪到雕刻工藝師了,石工離他們漸行漸遠,工藝級別一個比一個高,只要看他們身邊的雕鑿工具就能大致比較出來。當然,每個人的手藝高低從手下的活計里一眼明了。

「傭刓抱水含滿唇」,此句詩即言功技之精。「傭」就是打磨,「刓」是雕刻,硯的盛水處雅稱為硯唇。

「暗灑萇弘冷血痕」,要說清此句,需得引《莊子.外物》原話:「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流於江,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萇弘和伍子胥一樣都是賢人,下場凄慘,但李賀以為,他們的高風亮節化作了硯上青花痕,美得更凄慘啊!

此兩人又雕又鑿,工作台旁還有風扇吸風,細膩的石粉很有害。

從穿著看,其手藝水平不會很高,雕刻而不用鑿了

我長時間站在這人旁邊,拍照時曾徵得他同意,雖然他也在鑿,但打扮和談吐風度已證明他是一位真正的雕刻師

「紗帷晝暖墨花春,輕漚漂沫松麝薰。」這兩句寫置硯於書房,試墨在暖日時候。松煙和麝香是制墨原料,虛寫制墨,實際寫磨墨時,硯好而至墨汁細膩均勻。所以更有下兩句「干膩薄重立腳勻,數寸光秋無日昏」的硯台描寫:石質不滲水而干潤,硯體數寸,薄而穩重,出墨光澤如秋陽明凈。

此中光景現代無處可覓,或起碼在白石村我無法拍到,但類同意境似乎在以下照片有所反映:

看來硯打磨雕刻全部完工後,還要上光起色,中間有烘烤的操作程序

不同工藝過程的石硯,有陳列展覽的效果

這是端硯世家出來的現代高級工藝美術師——羅海的作品,其代表作「錦繡山河硯」由故宮博物館收藏

李賀詩的最後:「圓毫促點聲靜新」,似乎是此時有聲勝無聲。書畫家提筆蘸墨,紙上點化時,何曾有聲響,但詩人就是有詩意,那細靜清新的筆墨聲詩人就是可以入耳!

「孔硯寬碩何足雲」 !本來謂魯地的硯即使有文化大人的名聲,也不足道。但是在那個年代,偏偏拿來為強權政治所用,因為法家是反孔的,反對孔硯的李賀於是乎成了法家,李賀的這首詩里,「寬碩」也作「寬頑」,這一字之差,就成了尊法反儒的證據。當然這是我記憶里的聯想,同樣不足道也!

像這類硯廠、硯軒、硯齋等在肇慶黃崗及白石村隨處可見,當地人都靠端硯及其副產品謀生髮財致富

羅海硯齋的門聯:抒懷割紫雲;寫意研朱墨

端硯在現代已然成了文化人的擺設,或者說在收藏人那裡倒成了文化。肇慶鼎湖山頂上的碩大硯台,我怎麼看都好像成了茶葉店堂里的大茶盤。因為上鼎湖山前日,我在白石村看了半天的石頭茶盤,那些硯軒、硯齋的老闆們見我們遊人進去,絕不會以為是沖著研墨的端硯而來,現代家庭的客廳擺放一方偌大的石頭茶盤卻是想當然的首選。不過,我想石頭茶盤太重,也太貴了。

文房四寶畢竟只是古代文化的工具,由於現代科學的極大發展,其社會象徵意義大於其實際作用,無可奈何花落去已是不爭的事實。但越是如此,越發突出了文房四寶的文化珍貴,她不會消亡,也許會以其他形式發展吧!

肇慶鼎湖山頂上的碩大硯台

(補記)

2018年1月18日參觀廣東省博物館—端硯藝術展覽時,一方端硯可以撫摸呵氣敲擊,神奇否!其效果見以下圖片說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欲則剛人 的精彩文章:

TAG:無欲則剛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