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遷徙之路——海洋動物的「春運」

遷徙之路——海洋動物的「春運」

A2039185

520次

開車時間

05:20開

13車14號

票價 故鄉無價

一經認證 全國有效

今天

2018年春運大幕正式拉開

春運來了

回家的路瀰漫著濃濃的思念與欣喜

在各地機場碼頭車站的年味

就是回家的味道

人們的共同心愿就是和親人團聚

回到溫暖的目的地——家

因為家裡張貼了幸福的期待

家裡安放著美好的憧憬

家裡有父母厚愛,家裡有兄弟情深

家裡有歲月割含不斷的濃濃親情

今日零時52分,北京春運首趟臨客3603次列車開往重慶北,已經乘車的小朋友隔著車窗招手。

2月1日0:52,隨著北京—重慶北站3603次首趟增開列車開行,鐵路北京局集團公司2018年的春運工作正式全面啟動。圖為鐵路志願者幫助重點旅客上車。

返鄉過年的大人牽著孩子的小手,在春運的大潮里快樂同行。

海南環島高鐵今年春運將實現「刷臉」乘車,3秒鐘即可通過實名驗證。

圖為美蘭機場地面服務人員指引旅客乘機

在人們踏上溫馨回家路的時候

其實,在海洋的世界裡

轟轟烈烈的遷徙也已然成為常態

王鮭

周遊四方 葉落歸根

王鮭主要分布於北太平洋和北美洲加利福尼亞到阿拉斯加的水域,和亞洲從日本北部到遠東西伯利亞的帕爾亞瓦米河流域。

當繁殖季節到來之時,王鮭從海里逆流而上,在洄遊的幾十天里它們幾乎不吃東西,靠體內脂肪儲存的能量一路激流勇進,回到它出生的地方。回到育空河源頭後,王鮭就要開始操辦終身大事了。雌魚在河底的沙礫中挖出若干淺坑產下魚卵,雄魚則使其受精。產卵後,雌魚會用沙子把受精卵遮蓋起來,並守護4-25天後死去;而雄魚會尋找更多的交配對象。

洄遊的雄性王鮭。王鮭的背部和頭頂是藍綠或紫色,身體銀白,其尾部和身體上半部有黑斑,在洄遊階段身上會逐漸透出紅色。

王鮭的魚苗和幼魚通常會在淡水中待到一歲多,然後順流而下到達河口,在這裡它們再生活幾個月長到兩歲大,之後就游入海洋,自由地游弋1-8年(平均是3-4年),直到有一天聽到故鄉的召喚,便開啟了葉落歸根的旅程。對鄉土的眷戀,不也是堅持擠在春運路上人們的最大動力嗎?

沙丁魚

勇敢而悲壯 生命大遷徙

在靠近非洲大陸南端的大海中,沙丁魚群結成密集而龐大的陣形,沿著海岸義無反顧地向北進發,各種各樣的捕食者呼嘯而至,為我們呈現了一場充滿力量和殺戮的視覺盛宴,絲毫不遜色於狂野的非洲草原。

每年5五月到七7月,數以百萬計的沙丁魚沿南非東海岸一路向北,雖遭到無數獵食者的圍追堵截,但它們矢志不渝。

首先是海豚們,它們結隊而行,從下方將沙丁魚群驅趕上海面,再利用氣泡將魚群分割包圍成一個個的「餌球」。餌球一旦形成,其他捕食者也紛紛加入這場盛宴。鯨豚類的代表還有虎鯨和布氏鯨,後者常常在魚群密集處張開一張大嘴,將沙丁魚連同海水一同吞下,海水泡沫飛濺,有種「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磅礴氣勢。

南非鰹鳥成群從空中扎入水裡捕捉沙丁魚,場面極其壯觀。

沙丁魚群除了要應付海水中的威脅,還要提防來自天空的襲擊,堪稱名副其實的「腹背受敵」。成千上萬的南非鰹鳥追逐沙丁魚群遷徙的路線,空中鳥聲不斷,水裡魚鳥同游,海面上是不斷傳來的呼嘯入水的「噗噗」聲, 生命的活力和狂野在這一刻展現無遺。

除了南非鰹鳥,其他海鳥如黑眉信天翁、黑腳企鵝還有燕鷗、鸕鶿等也紛紛奔赴盛宴。面對似乎取之不盡的沙丁魚,曾經的天敵和對手結成了同盟。當海豚、鯨魚、鯊魚和海鳥們飽餐一頓之後,還餘下大量的沙丁魚,它們繼續向前遷徙。

灰鯨

海洋鬥士的征途是星辰與大海

2015年4月,名叫瓦爾瓦拉一條灰鯨打破了最長的哺乳動物遷移紀錄,它以驚人的13987英里的旅程從俄羅斯到墨西哥,然後再返回。旅程歷時五個多月,並通過瓦爾瓦拉到東部灰鯨的傳統巴哈溫床。堪稱海洋屆的「旅行大咖」,遷徙屆的「吉尼斯記錄」保持者。

這兩個地區的鯨魚每年都要進行巨大的遷移,從北溫帶繁殖地越過赤道到達寒冷的覓食地。雖然水肺潛水員並不多見它們,但是,南下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灰鯨被稱為是特別友好的鯨魚。

大鱗大馬哈魚

背負使命 擁抱母親河

提到大馬哈魚,一個蔚為壯觀的畫面立刻浮現在人們的眼前:成群結隊的魚群,為了回到它們的家鄉,不遠萬里,從浩瀚無邊的大海游向生養它們的母親河,去完成父母賦予它們的使命——繁衍後代,壯大種群。

碩大的棕熊早已守候在河口時刻準備捕食它們,清涼的河水被魚體美麗的「婚姻妝」折射成耀眼的紅色,這就是大馬哈魚的溯河洄遊。

像許多鮭魚一樣,大鱗大馬哈魚出生在淡水河流,在那裡他們生活三個月到兩年。此後,他們在下游遷移到河口,在游向公海之前,他們在那裡逐漸適應在鹹水中生活。目前已知的所有鮭魚的最長淡水遷移發生在育空河,在這裡大鱗游大概1900英里到達其產卵地點。然而在那裡產卵只有一次,便是在他們死亡之前。

棱皮龜

游7千公里重返出生地

棱皮龜除了是規模最大、潛水最深的龜種,它還是每次遷移最長的龜。

棱皮龜媽媽通常把卵產在赤道的熱帶海灘的柔軟沙灘上,但是,當新生的海龜孵化,它們會在孵化地周圍水域遊逛幾周後,開始踏上征途。據了解,棱皮龜從中非出生地游往大西洋彼岸的南美洲時,它所走的路線幾乎是兩地間最短的,與之相比,即使最先進的巡航艇也自愧不如。

在2008年,科學家們追蹤一隻棱皮龜長達647天,在此期間,它幾乎走了13000英里,從印度尼西亞到美國俄勒岡州然後再回來。孵化後,雄性棱皮龜的生活就是在海上的休息,而雌性必須遷移回熱帶產卵。

座頭鯨

慢慢走 不要慌

讀到現在,回家的心情是否更迫切了呢?可恨手裡捏著一張臨客慢車票!座頭鯨告訴你,慢慢走也能到達目的地。

座頭鯨在主要的海洋都有分布。這也是一個有遷徙特點的物種,夏天生活在涼爽的高緯度水域,冬天到熱帶和亞熱帶的水域交配繁殖。

只有生活在阿拉伯海的座頭鯨是例外,它們長年都生活在那片熱帶海域。這樣大型的海洋哺乳動物,其游泳速度並不快,最高時速也就每小時十幾公里,邊走還邊「唱歌」,但是每年遷徙的路程長達25,000公里。所以說,不怕慢,就怕站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沙衛視 的精彩文章:

11000米深海潛水器將在2020年前完成開發

TAG:三沙衛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