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30年時間,不惜代價!收集老房子,將他們重新活化成眼前壯觀的古建群!
尋找最美民宿 傳遞生活方式
uncle homestay
民宿大叔
圖文:中國元素 民宿大叔
雕花樓、祠堂、官廳……
在上海朱家角的園子里,
明代五鳳樓和清末古戲台相向而立;
而另一處的會稽山麓,
五十餘幢明清古宅,
依山而築,傍水而居。
誰能想到,
這些雕樑畫棟全部來自一個人的收藏。
30多年時間,他跑遍徽州與江浙地區,
尋找即將傾塌或面臨拆遷的古民居,
收購、遷移、修繕、重建,
終於將它們活化成眼前壯觀的古建群落。
他是秦同千。
他想要復原屬於中國人的詩意生活。
在家鄉紹興,
秦同千有兩處倉庫。
一處是過去的部隊庫房,
裝滿之後,
他又把一所空置的中學校租了下來。
屋外的空地上成片堆著:
石柱、柱礎、拴馬樁、欄板、雕窗;
庫房內是分門別類的匾額、門扇、花窗。
戶外還搭了些棚子,
下邊成堆的大木料用雨布蓋著。
每一堆木頭就是一幢老房子。
二十多年來他一直在往回買。
時間回到1988年。
秦同千在安徽出差時,
看到一幢搖搖欲墜的晚清民居,
他既震驚又痛心,久久不忍離去。
腦子裡萌生了一個嚇到自己的念頭:
我要把它買下來!
這是秦同千頭一回買老房子:
僱用了20多人,
拍照、測繪、編號、分拆……
把拆下的磚牆和瓦片也編了號。
一個月後,
這幢古宅被遷至紹興的一處倉庫。
秦同千想著找塊地方,
把這堆石料木料磚瓦原樣搭成房子,
再通上水電煤氣,
自己住著玩玩,或者開個茶室。
卻沒成想這一收就停不下來了。
看了這個太心疼,
看了那個不忍心。
「老祖宗這麼好的建築,
凝聚手工匠人多少心血,
怎麼能想燒就燒,說拆就拆?」
沒有人給他答案,
他就乾脆一路買買買。
只要一聽到老房子廢棄或待拆的消息,
他都會想方設法,
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
有年春節,
聽說有幾幢老建築準備拆除,
秦同千急了,
正月初二即出發去安徽探訪。
按照當地新年風俗,
進門的客人要吃4個白煮蛋討彩頭。
浙江人過年是不吃雞蛋的,怕搗蛋,
可是為了房子,那個上午,
他跑了4戶人家,硬生生吞了16個白煮蛋。
又一個冬天,
聽聞黃山附近有4幢長期棄置的老房子,
秦同千冒雪連續驅車3小時前往,
山腳不通車,天寒地凍的,
他爬了2個多小時山才抵達目的地。
沒有電的山谷里,
眼前只有3幢已經面目全非的老房子。
再遲些,
老宅一定堙沒在塵土之中,
徒留殘垣斷壁。
他就這樣樂顛顛地到處跑,
餓了就隨便泡個速食麵,
也不知道圖個啥:
愛人說他收破爛,
女兒喊他老古董,
收購的房子不能住不說,
還難以保存。
秦同千是著魔了。
當聽說大量古建築流入海外,
甚至在國外整體復原;
當看到國內一邊拚命拆古建築,
一邊又拚命建「假古董」,
他這心裡啊,就不是個味兒。
為了幾塊難以搬運的青石板,
他會整宿無眠,
但下次聽著有老宅舊居的消息,
他又激動難抑。
「有時甚至覺得,
古建築是我痛苦的根源,
是我的牢籠。」
因為被困住了,
他更決心把這事做好。
慢慢地,
秦同千倉庫里已有四百多幢老房子。
為了不讓這堆「零部件」受到損壞,
秦同千在保管、修復等方面投入的資金,
要高於當年的購買成本10倍還不止。
自1997年起,
他就租下上萬平米的倉庫,
專門安置古建築和古傢具,
還聘請專人看管,
防潮、防腐、防白蟻,
不敢絲毫怠慢。
10多年前,
秦同千成立修復工廠,
從安徽、浙江、北京聘請200多位老匠人,
對腐爛甚至殘缺的建築部件整修加固。
再後來,
向秦同千詢購古宅的人越來越多,
有些甚至開出數十倍於原價的數字,
但都被秦同千一口回絕。
「我對古建築有一種敬畏感,
當初就是喜歡才買的,
現在為什麼要賣呢?」
他放慢了收購老宅的速度,
開始認真考慮這些東西該怎麼派用場。
國內與學者交流,
國外考察優秀項目,
他知道,
「老房子的特性是在使用中得到活態保護,
空置不用反而容易腐朽損壞。」
但是,
復建在什麼地方呢?
「隨便找地方建一個民居博物館,
包括建在什麼工業園區,
過一段時間可能又拆掉了——
那時候這東西可能就當柴燒掉了。
那我想不對,
要找一個不能再讓子孫去拆掉的地方。」
2008年,秦同千在紹興會稽山
的一個山坳里找了塊地方:
山清水秀,又不會受到城市動遷的影響。
秦同千當即把地買下來,
想著做個酒店。
因為只有酒店,
才是真正讓人居住體驗的地方。
買下地後,
他花了兩年時間盯地方、想格局;
開工了,又呼朋喚友到工地,
像個孩子似的跑上跑下,
興奮地向大家介紹自己的規劃。
為了達到修舊如舊的效果,
秦同千費很多功夫找來老工匠,
為了配上原來的樣式,
又千辛萬苦尋找老材料。
為請古建築保護專家阮儀三到現場指點,
秦同千自己都數不清跑了多少趟。
阮儀三是同濟大學教授、古城保護幹將,
平遙、麗江、周庄等知名古城古鎮
都因為他的努力推動得以保全。
阮儀三一向強調古建築的「原址保護」:
原材料,原工藝,原式樣,原結構,原環境。
而秦同千的這種異地復建,
並不是他提倡的方式。
但架不住秦的再三促請,
老先生終於去了工地。
正是工程繁忙時,
幾百個工人在架子上復建古屋。
那些專註的老匠人,
那些保存完好的建築部件,
讓老先生驚呆了,
「秦同千,你是個瘋子!」
是啊,能做到這地步的商人,
恐怕真的是瘋了吧!
阮儀三終究是默許了,
四處跑動指點江山:
比如房子是清中後期,
而某個部件是清早期的東西。
秦同千認真地聽,把錯的拆了,
再去庫房找對的配上。庫房也沒有,
就再到市場上搜羅、等待;
有些木雕被破壞掉了,
就去找東陽人用同樣的木料給它修復上去。
在會稽山麓——
這個被命名為「品臻園」的地方,
秦同千收藏的白果廳、雕花樓、
鹽商官廳、戲台等,成了餐廳、
閱覽室、咖啡廳等酒店公共設施。
而在另一處——
上海青浦區朱家角品臻園,
秦同千收藏的最大古宅「五鳳樓」
和一幢晚清戲台按照原樣復建起來,
圍繞著這兩幢古建的
是一家奢華酒店、一個籌備中的藝術館……
秦同千的古建修復團隊,
有大木工、雕花匠、磚雕匠、石雕匠,
多的時候四五百人,
長期留聘的工匠也有近百人。
一個好的雕花匠,
吃住全包,每天工錢550塊。
秦同千還找人採訪幾位老工匠,
出了一本「古建保護實錄」。
老匠人們在這裡做得舒心,
因為沒人催沒人逼,
他們可以不緊不慢地做自己滿意的東西。
「古建修復最忌快。
因為雕花是要邊雕邊琢磨的,
有時候我們雕了一刀,
就會坐到旁邊喝喝茶想一想,
人放空心放寬手放鬆。」
秦同千卻越來越不願意跑工地了。
有現實問題要考慮,
「太情懷了,錢從哪裡來呢?」
他得回去做他的企業。
但至少,有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並認可他的工作了。
20多年,
他親身經歷了一個「中國社會從對
民族文化的輕視、丟失,
到反思、覺醒、回歸的過程。」
現在,
秦同千常常會對著古建築里的一根柱子、
一扇門窗出神,構想以前
在此生活的人們發生過的故事。
不知道一百年、兩百年之後,
也會有後人對著他留下的建築出神、構想嗎?
TAG:民宿大叔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