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等這位建築師養牛也很牛!

天等這位建築師養牛也很牛!

建築師和牛

感覺風馬牛不相及

但是天等就有一位建築師養起了牛

也很牛

近日,北風凜冽,寒氣逼人。小微來到位於馱堪鄉道念村果屯的天等縣天牛肉牛種養專業合作社。小區三面環山,空氣清新,生態環境良好。一下車,一個標準現代化的養殖場便映入眼帘。

天等縣天牛肉牛種養專業合作社大門

他在外漂泊20多年了,一直從事建築設計工作,經過摸爬滾打,事業、生活越來越紅火。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天等人,家鄉的發展、家鄉群眾過得好不好一直都是他牽掛在心裡的重要事情。他就是天等縣天牛肉牛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其武。

天等縣天牛肉牛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其武。

張其武

「前幾年我就有回家創業帶領群眾一起致富的想法,但由於對創業的方向、市場、場地等各方面的把握還不夠準確,所以一直沒有付諸行動。」張其武說道:「2017年3月,我看準了肉牛有不錯的發展前景後,經過反覆對比,選擇返回家鄉,在自然生態環境不錯的果屯來開啟肉牛養殖之路。」

天等縣天牛肉牛種養專業合作社全景

小區佔地面積30畝,分為2個養殖區,育肥區和繁殖區,已建好牛舍2棟3000平方米,青貯室1000立方米,辦公及職工宿舍樓300平方米及水電、道路等配套基礎設施,目前完成投資380萬元,存欄肉牛152頭,帶動52戶貧困戶參與養殖。目前,防疫設施設備齊全、標準化的牛欄牛舍、科學高效的發酵池、現代化的雨污分流技術、1000立方米的污水沉澱池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為了回饋家鄉和帶動父老鄉親通過養牛增加收入,張其武在自己的養殖場推出了幾種幫扶模式。

一是無論你是貧困戶還是一般農戶,只要你足夠勤勞,都可以進入養殖場務工,工資2500元以上;

二是養殖場以每噸300元的價格收購群眾拿來的青玉米秸稈;

三是貧困戶與張其武協議認領養殖場的小牛,有勞動力的貧困戶只需要提供牧草,養殖場幫助貧困戶養大小牛,牛賣出後,養殖場只扣除小牛的成本,餘下的收入全部歸貧困戶。沒有勞動力的貧困戶,小牛賣出後,在扣除小牛的成本和牧草的成本後,餘下的收入也歸貧困戶所有。目前,已有6戶貧困戶以這樣的方式參與養殖;

四是由政府出資幫貧困戶購買良種母牛,寄養在養殖場,寄養期為四年,養殖場每年每戶固定分紅1040元。期滿後,貧困戶可獲得一頭已斷奶的牛犢,寄養的母牛歸養殖場所有。目前,已有46戶貧困戶以寄養的方式參與養殖。

「養殖場的管理、收料、打料和喂牛都需要工人,我都是優先考慮用貧困戶。現在,我的養殖場有8名工人,其中有6戶貧困戶,都是道念村周邊的群眾。用工量大的時候,每天需要20個工人,其中一半是貧困戶,每天的工資有100元左右。」張其武介紹說:「長期工每個月的工資都在2500元以上,有的甚至能拿到3000元。」

「我原來只在家務農,種植6畝的玉米,一年下來光靠賣玉米也不得多少錢。」正在把經過發酵的玉米秸稈拿來喂牛的道念村果屯的貧困戶梁仁山說:「我現在在養殖場主要做打料、喂牛的工作,工作輕鬆,工資差不多有3000塊錢,種玉米也沒落下,平時還能回家照顧孩子和老人,真好。」

梁仁山告訴小微,他家有3個小孩上學,老婆在廣東打工,收入也不高。由於沒有什麼技術,以前就是在家種著家裡的幾畝薄田,一年下來收入不多。自從去年3月來這裡工作後,家裡的經濟壓力減輕了許多。

新鮮的玉米秸稈在粉碎機的切割下,打出了新鮮的玉米秸稈飼料。

「去年6月我還賣了一季的青玉米秸稈給養殖場,總共15噸,每噸300塊錢,得了4500元,收入還不錯。」梁仁山高興地說道:「今年我要把家裡的地都用來種玉米,爭取能收穫三季的青玉米,全部賣給養殖場,增加一點家裡的收入。」

道念村果屯的覃光王一邊在清理牛糞,一邊向筆者說道:「在這裡工作比做建築工輕鬆多了,每個月還能拿到3000塊錢的工資。」覃光王告訴筆者,他也像梁仁山一樣,既在養殖場打工,又在家種植玉米,把青玉米秸稈賣給養殖場。去年他也賣了一季的青玉米秸稈給養殖場,收入了7500元。

說著,覃光王便給小微算了這樣一筆賬。種5畝的玉米,按每畝畝產700斤計算,晒乾後的玉米價格0.8元每斤,一年下來種兩季的玉米收入才5600元,比賣一季的青玉米秸稈還少。覃光王告訴小微,今年他要種三季的青玉米,秸稈全部賣給養殖場。如果今年的收入還不錯,明年他考慮把親戚朋友撂荒的地都用來種玉米。

「像梁仁山、覃光王這樣,從養殖場的發展中受益的群眾以後會越來越多。」張其武堅定地說。

張其武告訴小微,要帶動父老鄉親一起養牛致富,他有一個「宏偉藍圖」。現在這個養殖扶貧示範小區要建成牛舍10個、存欄牛1000頭的規模。張其武還打算把牛糞充分利用起來,在養殖場建設一個小型的有機肥廠,同時利用牛糞來養蚯蚓,形成一個循環發展模式。

「我現在在天等鎮洪魁村和都康鄉安保村都徵到了地,2018年我打算把果屯養殖場的模式運用到這兩個村。」

張其武細心觀察每一頭牛的生長情況。(資料圖片)

張其武興奮地說:「如果洪魁村和安保村兩個村養殖場發展順利的話,2019年,我打算在全縣13個鄉鎮全面鋪開各建設一個養殖場,運用果屯原有的4種幫扶模式來繼續帶動更多的群眾一起養殖肉牛,增加收入。到時候,全縣各個鄉鎮的養殖場都發展起來後,存欄牛將達到1萬頭左右,將帶動近800人就業。」

談及發展如此大規模的養殖,技術力量是否足夠堅實時,張其武自豪地說:「我請桂林市黃牛養殖研究所專家為技術顧問,再說了,我老爸做了一輩子的獸醫,他可是個地道的行家裡手。」

辣辣小微說

張其武致富不忘鄉親,返鄉創業建牛場,給當地群眾如何脫貧致富拓寬了思路,促進當地養牛業的發展。天等不乏外出務工能人,期盼這些能人像張其武一樣,回鄉創業,反哺家鄉,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奔小康。歸來吧,家鄉呼喚著你們!

來源:今日天等

責編:李子漂 何金瓊

監製:黃紹記 趙生文

編輯:趙海麗

獨家廣告代理:廣西紅遍天廣告策劃有限公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等縣廣播電視台 的精彩文章:

TAG:天等縣廣播電視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