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智的小孩兒
魏晉風流不是一句話就能概括的了的。《世說新語》里記錄的小孩子,也都稟賦超群,「個個如同謫落人間的精靈,有著超然於凡庶子弟的異慧」。(李蓓莉《里的孩子》)
《世說新語?言語》有關於孔融的記載:
原文: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有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
譯文:孔融十歲的時候,跟隨父親到洛陽。那時李膺名氣很大,任司隸校尉。到他家拜訪的人,都是才智出眾或名聲在外的人,還有他的親戚,這些人門吏才去通報。孔融到了他家門前,對門吏說:「我是李府君的親戚。」通報了以後,(孔融進門)在前面坐下來。李膺問:「您和我是什麼親戚關係?」孔融回答說:「從前我的祖先孔子曾經拜您的祖先老子為師,所以我和您是世代通好。」李膺和他的那些賓客沒有不對他的話感到驚奇的。太中大夫陳韙後來才到,別人就把孔融說的話告訴他,陳韙說:「小的時候聰明,長大了未必很有才華。」孔融說:「我猜想您小的時候一定很聰明吧。」陳韙聽了局促不安。
孔融的盛名是「讓梨」成就的。據《後漢書·融家傳》記載,孔融兄弟七人,他排行第六,在四歲的時候,兄弟們一起吃梨,他總是揀小的拿。人問其故,他說「我小兒,法當取小者。」(我是小孩兒,按禮法應該拿小的)受到孔氏宗族的稱讚。古時四歲也就是三周歲,「三歲看到老」,想想三周歲的孩子能這麼守禮想得開,如果不是杜撰,也真是早慧的可以,也確實能成為教育的典例。
後來史書還有孔融十五歲時曾主動替兄代過的記載,看來,孔門的孝悌觀念可能非普通人家可比。
拋開孔融的品行,我們單純看《世說新語》的這則記錄,看到的是孔融的勇氣和機敏。
文章說孔融十歲的時候跟隨父親到洛陽,當時的「李元禮(膺)有盛名」,「盛名」到什麼程度呢?「士有被其容接者,名為登龍門」(讀書人被他接待,都覺得登上了龍門《後漢書?李膺傳》)。這種輿論,當然賓客會踏破門檻的,所以李膺「不妄接賓客」(不隨便接待賓客),不是當世名人、自己至親和通家都不獲接見。
孔融跟大名鼎鼎的李膺沒有任何關係,但他的但量很大,決定去拜訪李膺。首先要過的是門吏一關。過門吏一關的要點是符合進門的條件,雖然沒有細節描寫,他一定是很自然、很自信地走上前說:「我是李府君親」,這種坦然讓門吏沒辦法懷疑他說了謊。於是他順利進門了。
設想一下,如果孔融當時膽怯了,畏畏縮縮的,他會被進一步盤問,大門是進不去的。
十歲的孔融面對成人世界的膽量是一以貫之的。他來到李膺的宅子,面對滿室的門客,他沒有躲在後面,而是徑步上前坐下。李膺不認識他,自然要問:「君與仆有何親?」(君:您,敬辭;仆:我,謙辭)不知道小孔融是否有準備,他應聲回答:我的祖先孔子和您的祖先老子有師生之誼,所以我們世代通好呀。
孔融的祖先是孔子,這沒問題;李膺的祖先是不是老子沒人知道,但老子姓李,想必李膺也願意認老子為自己的祖先吧。
漢魏一直稱師友為「通家」。孔融的這個回答非常貼切。所以李膺和眾賓客都感到驚奇,無言以對。
如果扯不上這個關係,孔融會不會說:「我們都是人,500年前是一家」呢?
總之,沒人會去核實驗血查家譜考證,孔融的機智足以征服了眾人。
但也有不服的。
後來的陳韙就很不屑,評價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小時候看起來聰明,長大了未必有成就)。不知道陳韙當時懷著一種什麼樣的心理,如果不是嫉妒或者不隨波逐流地附和,他說的話也不無道理。因為一個人的成就不單單靠聰明機敏,還要靠勤奮、機遇等等因素。但並不是所有的實話都能說的,說話需要分清場合。陳韙顯然犯了大忌:既然不能長篇大論地闡述自己的觀點,他的話就給人和眾人作對的感覺,同時也讓當事者下不來台。果然,孔融給予了有力的反擊:「想君小時,必當了了」(潛台詞:你現在這麼笨,小時候一定很聰明)。陳韙自己弄了個老大沒趣。
在這場交鋒中,孔融獲得了讚賞和掌聲,李膺也稱讚他將來「必為偉器。」《世說新語?言語》注引《融別傳》)但孔融其實沒有成為什麼「偉器」,在群星璀璨的魏晉文壇上,他並不耀眼;在政治上建樹也不高。他沾了孔聖人後裔的光被人重視,又經常口不留情,譏諷權貴,還多次讓曹操難堪(參見《後漢書》),終於被曹操以「招合徒眾」,「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超儀」等理由處死,讓人一嘆。
過足了嘴癮,丟了性命,哪裡值得呢。
這則故事容易讓我們想起魯迅先生的散文《立論》。
「一家人家生了一個男孩,合家高興透頂了。滿月的時候,抱出來給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點好兆頭。
「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發財的。』他於是得到一番感謝。
「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做官的。』他於是收回幾句恭維。
「一個說:『這孩子將來是要死的。』他於是得到一頓大家合力的痛打。
說「發財」、「做官」都是虛妄,說「死」的無德,應該說的是「這孩子真可愛」或「這孩子真健康」,才符合情境吧。
TAG:語言表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