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明月,魂牽南溟——試說曹操的《短歌行》中的「明月」「稀星」「烏鵲」「南飛」
曹操的《短歌行》,多慷慨之聲。但捧讀之餘,似有不能盡解處。讀得模糊,詩脈自然就不盡通暢,以致心意游移,讓人不能心折。措置再三,不揣淺陋,試開門徑。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通覽全詩,當遙目遠觀。
曹操是一個有大格局的人。在三分天下中,他知道,唯有統一,才能安邦固國,才能兌現胸臆。同時,他也明白,僅憑一己之力,斷不能撫平四海。所以,曹操需要的是人才。但當時天下混沌難辨,士人誰也不想拿自己的名節去觸碰不可知的江山社稷。只有雲氣一定,海晏河清,士人才考慮竭忠盡智,試鋒功名。
人生短暫,一夢方山。正因此,如何讓天下才俊盡入彀中,助力自己裁剪天下,完成大業,這才是孟德「憂思難忘」的根柢所在。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詩人心中自有一輪明月。
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東坡的「明月幾時有」……或望月自傷,或得月怡洽,皆不能自已。何者?凡明月者,皆美好之謂也。觸目傷懷,觸景生情,自是常事。
然孟德之月,當有別於他人。其月,乃匡扶天下、鎮定社稷之寫意;是一統江山之宏願。「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湛湛星宇,一月孤懸,不可稱其璀璨。眾星拱月,方得其盛。
俗云:凡塵一人,天上一星。
凡人眾星,亦即士人之月也。
古往今來,鮮有孤德寡仁者能臣服天下,故孟德竭盡其誠,殷望天下士人不避亂世,別離山林,揖讓雲岫,與自己共謀棋局。
是以星月同輝也。
然則時當亂世,昏昧難行,士人不堪兵伐之苦。天下士人雖惜身潔行,但皆懷抱明月,仰望星辰,研核天下大勢,謀可近之人。
故詩人感慨: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烏鵲者,烏鴉也。烏鴉在俗世民間與廟堂朝闕、在江表與淮上之間,褒貶喜惡各別,演義頗多,大抵意居神鳥昏鴉間,北人喜鴉,南人喜鵲。曹詩此處當取褒義,以喻天下英才。
烏鵲南飛?何為「南」?
歷來注家皆隱而不注,不免留下疑竇。
我以為,此處之南,宜解為「南溟」之南。「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南溟,乃鵬飛之至也。《為學》亦有「吾與之南海」句。故「烏鵲南飛」句中,烏鵲理當與鯤鵬、僧貧者同,志有專屬;而其「南」,當亦「南溟」「南海」之謂也。
以「明月」「稀星」「南溟」喻理想之高遠,以烏鵲喻士人,當不難理解曹孟德《短歌行》之意旨矣:殷望天下英才,珍惜華年,錨定理想,同心協力,共襄大業。
TAG:左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