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夔、夒、夏的比較兼對殷商起源的再追溯

夔、夒、夏的比較兼對殷商起源的再追溯

夔、夒、夏的比較兼對殷商起源的再追溯

文黃飲冰

一、夔(kuí)

夔(kuí)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一隻神獸。《山海經·大荒經》記載:「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帝王世紀》卷一進一步神化:「黃帝於東海流坡山上得奇獸,壯如牛,其音如雷,名曰夔。黃帝殺之,以其皮為鼓,聲聞五百里。」

《說文》「夔,神魖也,如龍,一足。從夂。象有角、手,人面之形。」。還有一種記載說:「夔,一足,踔而行。」。

以上三個記載,描述「夔」的共性是「一足」。其他特點各說各的:「狀如牛,蒼身而無角」,「如龍」,「踔而行」。所以在最早的文獻中「夔」與「龍」和「牛」均無關,只是說性狀像「龍」或「牛」或「踔而行」。

從上面的文字描述的神獸形象與「夔」比較,也有很大的差別。「夔」字的頭頂有「角」而且是「雙角」、身下是「雙腿」(從夊。象有角、手,人面之形),與《山海經·大荒經》的「狀如牛,蒼身而無角」的描述有異。但是《帝王世紀》的描述把「蒼身而無角」的描述去掉了。既然「夔」「狀如牛」,應該是「有類似牛角的」。

青銅器上的龍紋常被稱為夔紋和夔龍紋。在殷商晚期和西周時期青銅器的裝飾上,夔龍紋是主要紋飾之一,形象多為張口、卷尾的長條形,外形與青銅器飾面的結構線相適合,以直線為主,弧線為輔。從宋代以來的著錄中,把青銅器上凡是表現一足的、類似爬蟲的物象都稱之為夔,根據就是古籍中「夔一足」的記載。後人把「夔」歸於「龍」類。

那麼,「一足」的概念是怎樣形成的呢?一足的動物很可能是雙足動物的側面寫真。

在微信與湘西的朋友交流時,湘西吳老師和田老師認為「夔」是「金雞獨立」的形象,據此認定「夔」就是「雞」。但是「雞無角卻有冠」,似乎與古人的描述也對得上,「夔」是「獨腳站立的雞」也對。現存的有「夔」痕迹的地名,有四川的夔州(古地名,今重慶奉節一帶),三峽的夔門。四川有俗語說「川人不出夔門是蛇,出夔門就是龍」,疑似「夔」與「蛇龍」也有關係。總之把「夔」稱為上古「神獸」準確一些。「夔」的起源地也可以據此認定在中國大西南。

上古帝堯的樂師也叫「夔」。這就與黃帝用「夔」之皮做戰鼓有關了,「夔」可能指代樂之大美者。

二、夒(nao

《說文解字》說「夒,貪獸也,一曰母猴,似人。從頁,巳、止、夂其手足。」。《康熙字典解釋》解釋:猱本字。【說文】貪獸也。一曰母猴,似人。從頁,巳止象手,夊象足,省作猱。《在線新華字典》說「夒náo,古同「猱」,獸名,長臂猿的一種。」

根據以上解釋,「夒」是「獸類,猿猴類的一種,就是『猱』」。「夒」字從「頁」,那麼這個也就是對「猴面(猴頭)的模擬」了。

三、「夒」與「夔」的比較——「夒」和「夔」的含義不同

粗略地看,這兩個字驚人的一致。仔細看,「夒」上無「角」,「夔」上「有角」。「夒」從「頁」,「夔」從「首」,其他部件「巳止象手,夊象足」是雷同的。這裡關鍵的是「頁」與「首」的區別。

其實從漢代以來,遇到遠古歷史記載中不能解釋的問題,通常簡單地把「xx」與「xx」歸併在一起了事。如把炎帝歸於神農,把太昊歸於伏羲,對於少昊也不區分鳳姓少昊和黃帝系少昊。就是不考究為什麼前人要區分開來。前人區分開來,就說明他們是不同的體系。

對於「夔」與「夒」,大家們很逗的解釋就是夒即夔,完全不管夒與夔的字面意思是完全不同的。這樣的解釋,我認為是不對的簡略。要考究的是為什麼要把「夒」與「夔」造得不一樣?

比較字形,我認為「夒」與「夔」的字面區別,是「無角」與「有角」的區別,而不是「頁」與「首」的區別。這種區別是什麼呢?我認為「頁」與「首」的區別是對「無角頭的模擬」與「有角頭的模擬」的區別。人頭和靈長類頭歸屬於「頁」。

說到「首」,古代指代的就是首領和頭人,現在也說首長。那麼既然是首長,為了保證首長的權威性,就要有標誌性的東西把首長從人群中區分或者突兀出來。這樣的辦法就很多了,體現在首領的頭部,就會有獨特的標誌,「首」字上面的「兩筆」,就是獨特的標誌的意思,可能是在頭飾插兩根長長的「花翎」,也可能在頭飾上搞兩根「獸角」。如同在唱戲中看到的美猴王的裝扮一樣。插上「花翎」或「獸角」或其他的什麼東西的「人頭(頁)」,也是「首」。

回到「夒」與「夔」字上,「夒」中的「頁」是「無角頭(人頭或猿猴頭)的模擬」,「夔」中的「首」是「有角頭(有角獸頭)的模擬」。所以「夒」解釋成沒有角的猿猴類,「夔」解釋成有角的一足獸。

四、夏(夓)與夒

夏,會意。據小篆字形,從頁,從臼,從攵。頁( xié),人頭。臼( jù),兩手,攵( suī),兩足。合起來象人形。

由以上解釋可見,夏字應該由頁+臼+攵組成,在簡化時過渡簡化,成了「夏」。「夏」字應該寫作「夓」。

圖文夏(人面魚紋圖,6800年之半坡遺址)

對於「人面魚紋圖」就是文字「夏」的來源,我在《皇皇者華.崇拜和圖騰.夏圖騰——「人面魚紋圖」解析》一文中進行了考證。「人面魚紋圖」是夏圖騰。「人面魚紋圖」是圖文「夏」,古音是「sa」。「人面魚紋圖」是「生殖崇拜和生命輪迴圖」,後來演變成對先祖的祭祀圖,「夏」在一個時期的意思是「祭祀先祖」的意思,即把「祭祀先祖」的活動叫做「夏」。文字的含義是變化的,「夏」在古夏人那裡也是「頭」的意思,後來還演變成了古夏人後裔的「獵頭習俗」,面具文化也來源於「夏」。「夏是中國人」、「夏是大」、「夏者舞也」等解釋,是圍繞「夏」產生的含義。當今的「夏」字,指「夏朝」和「夏天」。

無論是圖文「夏」還是文字「夏」,其基本的構圖部件是「人頭(人面)+耳雙物(耳雙魚,耳雙蛇,耳雙角,耳雙鷹或鳥等等)+雙足」,中心是「人頭(人面)」。石家河玉人頭像,儘管沒有足,我也認定石家河的玉人頭(人面)像是「夏圖騰」或「偶像夏(面具夏)」。

「夏」中的「頁」是「人頭(人面)」,「夒」中的「頁」是「猿猴頭(猿猴面)」。從根本說,「夏」是對人本身的崇拜,即「以人為祖」;「夒」是對猿猴的崇拜,即「以猿猴為祖」。共點是「先祖祭祀」。

建立夏朝的夏後氏,就是古夏人中「專門負責夏的祭祀的氏族」。

五、甲骨卜辭「高祖夒」——殷商以猿猴為創世祖

是「高祖夔」還是「高祖夒」呢?要根據甲骨卜辭定義。那麼甲骨卜辭中的「夒」是什麼呢?找到以下一片,這一篇甲骨有三個猿猴類型的神獸:

甲骨文中的猿猴——高祖夒(圖片來自網路,沒見到真的)

從上可見,這裡的猿猴形獸是頭頂沒有角的。甲骨卜辭里的猿猴類神獸作為一個字,解釋成「夒(猱)」是可行的,解釋成「夔」則不可理解,因為沒有「角」。所以根據甲骨卜辭「高祖夒」的本像,殷人的祖先是「夒」,而不是「夔」。殷商青銅器有夔紋,表明殷人有神獸夔崇拜,但不是祖宗崇拜的意思。

在甲骨卜辭中,猿猴形獸是作為殷人祭祀的祖先出現的,即「高祖夒」。「高祖夒」是可以興風作雨、降禍賜福的神獸。殷商人把一個猿猴當作自己民族的創世祖先神,與達爾文的古猿演變出人類的進化論很暗合。所以「高祖夒」就是殷商的創世祖(最高祖)。

其實,「夒」的構造已經表明了這個字的作用。「夒」「從頁,巳止象手,夊象足」,這是《說文解字》的說法。我看,「從頁,巳止象手」的解釋是不對的,因為一點也不象手。「夏」的篆文中的「臼」才象手。「巳止」就是「止巳」,意思就是「止於祀」,「巳」就是「祀」(祭祀)。周人在造字時明確告訴我們,「夒」只用於殷商祭祀中最高祖之象徵——殷商甲骨中的猿猴。當然,從造字的角度看,「夔」字借鑒了「夏」字。

有人總以周人是低文化種族,說周人把不少字寫錯了,殊不知周人是夏文字的直接繼承者,又學習了殷商的文字,所以周人的文化是最高的。殷商甲骨文還有2000多個沒能破解,我也認為大多數無法破解,因為文字也有「標的物」,標的物消失了,文字就死亡了,除非此文字還有意思之轉借。根據這個道理,有新的標的物出現,就一定會創造出新的文字。這個新的文字的創造者是周人。周人創造出一個「夒」字代表殷人祭祀的先祖獼猴是很科學的。甲骨文到周人的手中,才把很多的甲骨圖文變成了文字——金文和篆文。也就是說,是周人完成了中國古文字的脫古(象形與圖形文字化)任務,在周代字的筆畫得到了規範成為了規範性的文字。文字傳到周代,文字的數量也來了一個爆炸式的增長,所以很多文字並沒有甲骨文。甲骨文也不是殷商祭祀的全部,只是盤庚遷殷之後的卜辭,而且現在看到的是倖存的卜辭。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周人恢復了夏代文字——夏篆,這也不能否定周人在文字上的新創造。

六、殷商祖源——從殷人的高祖夒追溯

楊榮國著《中國古代思想史》說是「夒帝」,還說殷人的「帝」,可以是「上帝」,也可以是殷人的先祖——「夒帝」。既然「夒帝」處於「上帝」一樣的地位,所以「夒帝」就是最高祖,即創世祖。

在楊榮國著《中國古代思想史》的一個注釋中看到這一說:殷卜辭中有「高祖夒」,據郭沫若氏考證,即帝俊、帝舜、帝嚳,亦即殷人先祖(見《先秦天道觀之進展》)。

王國維氏對此也有考證說:此夒即《史記·殷本紀》中最早的殷人祖先男神帝嚳,也即《山海經》中的上古帝王帝俊。《帝王世紀》也記載說:「帝嚳高辛氏,姬姓也,其母不見。生而神異,自言其名曰俊。」。

從以上資料,說高祖夒是帝嚳(名俊)也沒什麼毛病。「夒」與「俊」比較的是字形,理由是古人把字寫錯了。根據「帝嚳名俊」就把帝嚳與俊歸為一體也說得過去。但是很粗糙,在我這裡是行不通的。起碼一條,從甲骨卜辭中的猿猴形圖文,我看不出是公猴還是母猴。

「祖」是分等級的。根據《史記》,殷人的祖先是「契」,「契」是帝嚳之子。「契」之後還有一個「亥」,亥是鳥的形狀(鳥崇拜)。亥之後建立殷商的就是「成湯」。

殷人的祖先呢?「玄鳥生商」,就是說殷商是由更早的「玄鳥氏族」演化出來的。玄鳥氏與山東的「鳳少昊」和「黃帝」都有關係。

在距今9000年前,玄鳥氏就居住在東北燕山黃水(西拉木倫河)生活。距今8000年前後,黃帝的祖族黃人從河南遷移到燕山黃水,稱「黃鳥氏」,與玄鳥氏建立婚姻關係,結成黃玄聯合體兩族一起創造了興隆窪文化和紅山文化。

距今4800年,黃玄聯合體進入山東,玄鳥氏拋棄了黃鳥氏,融入了鳳少昊鳥國,成為鳳少昊二十四鳥氏族中的一員。

距今4700年前後,黃人出現了第一位黃帝(天黿氏),他消滅了山東的少昊太昊,把兩昊遺民置於自己的統治之下。玄鳥氏重新回歸黃帝系統。以後就不說了,說過了。

這就要問:玄鳥氏何來?這就要繼續追溯到燧皇。燧皇就是燧人氏,我根據其崇拜把以燧皇為核心的北方族群統一命名為「華尼安」人,簡稱「安」人,或者是「俺」或「庵」。

末次冰期里,發明「人工取火」的燧皇神袛統治北方。燧皇也是在末次冰期前(距今60000年前)從西南及中南遷徙而來,融合北方居民發展而來。遠古時代沒有那麼多人,不要想遠古時代到處是人。所以燧人氏也可能是進入北方後在北方獨立發展而來。

甘肅秦安大地灣這個遺址可以早到距今60000年。所以我把燧人氏入北方的第一個據點放在了秦安大地灣。燧人氏是遊獵的,所有她們也在河套地區生活過,最終到了商丘。

燧人氏開始了「星宿」崇拜,她們崇拜「心宿」(所謂燧人觀塵,心而出火)。心宿由三星組成。燧皇以此把自己的族群分成三支,一直在東部,一支在西部,自己在中部。古人喜歡搞「左(東)、中、右(西)」分布,還有「前軍、中軍、後軍」這樣的東西就要追溯到「心宿」崇拜。

末次冰期在距今13000年結束。作為適應於低溫的種族,在氣溫升高時她們自然是北遷了。但是作為統治族群的燧人氏沒有離開中國,因為要奉守燧皇的祭祀。問題是氣溫升高,西部冰川融化,冰融性洪水從西部頻頻衝擊中原,這個冰融性洪水對中原的影響從距今13000年持續到距今9000年,燧皇文明被摧毀殆盡。燧人氏也就要離開中原。燧人氏當然是向北到秦晉高原,有些轉到西北,有些轉到東北,有些向北就出了中國,很自然的事情。

說到這裡就明白吧,到西北沒有繼續外遷的就是後來的炎帝姜種族,到東北沒有繼續外遷的就是後來的玄鳥氏種族。

燧人氏是崇火的種族,炎帝崇火這是大家知道的,炎就是火。玄色就是赤黑色,鳳凰在火中涅槃,日中還有不怕火的三足鳥(夋鳥),這都是玄鳥文化的延續,所以玄鳥也就是不怕火燒的鳥。在東北可能就是貓頭鷹了。當然「玄」也是很玄的。其實這個帝俊可能也來自玄鳥氏,以後再說吧。

下一步就要從燧人氏開始追溯了。

我在《中國中心論》系列中就說了,人類起源於中國西南及中南。有一個「猿猴變人」的神話就起源自中國西南的橫斷山脈中的雅礱江,這個神話當然不是藏族獨有的,它是中華民族共有的。這裡就是殷商人最早的起源之地。

藏族、炎帝姜族、玄鳥族同源於燧人氏。燧人氏起源自雅礱江河谷的崇拜猿猴的族群。藏族是在距今9000年前,逐步從甘肅遊獵上青藏高原的。我把他們統一歸屬於猿猴族群,用楚語,就是獼猴族群。我說過,泛滇黔地區在末次冰期內,是有多個原始人群的。

燧人氏北遷的時候,在泛滇黔地區就已經形成了「華」(火,音hayaka)和尼(祖,音ni)為主體的統一崇拜。這個時候崇拜的尼(祖宗)是獼猴。燧人氏帶著祖宗獼猴北遷了,所以殷商一直保持原汁原味的「獼猴祖先」。後來南方泛滇黔地區由「尼」演變成「女媧」崇拜,女媧是人神;東部演化出鳥祖(ni演變出niao)。距今13000年後女媧祖神傳播,代替了獼猴祖先和鳥祖先。

殷商不是女媧後裔,原因就是殷商的祖先最早的是獼猴,中間的是鳥。在《封神演義》有殷紂王褻瀆女媧神的情節,以前不理解,這也是我追溯殷商之源的原因之一。

我是把華尼安(燧人氏)與西方的雅利安對等的,認為雅利安就是燧人氏華尼安人的演變種。西歐北歐的鬆散型日耳曼人族群,是從中國遷移去的燧人氏族群與歐洲本土共生出來的。印歐人,是歐洲的燧人氏南下與西遷的古夏人融合產生。印度人,是歐洲南下的燧人氏、西遷的古夏人與從中國南部折轉西進到南次大陸的神農族群形成的。這些在《中國中心論》系列已經說過了。我說的人類起源在中國不是一句虛言。

黃飲冰2018年1月28日星期日完稿。這裡特別感謝「拾音谷+保護傳承方言協會」群的田景黎美老師和吳老師,在此群我們專門探討了這個「夔」。我一直被這個「夔和夒」卡住了,在此群交流中逐漸想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飲冰 的精彩文章:

TAG:黃飲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