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萬佛之國——尼泊爾行記:加德滿都(上)

萬佛之國——尼泊爾行記:加德滿都(上)

加德滿都是尼泊爾首都,位於加德滿都谷地。相傳遠古時代,加德滿都河谷是一個巨大的龍潭湖,人們只得棲息在河谷兩旁的高山上,行走十分不便。有一天,文殊菩薩路經於此,得知百姓疾苦,於是善心大發,揮劍劈山,湖水傾瀉而出,形成一個富饒的谷地。百姓來到谷地居住,逐漸形成城市,這便是加德滿都。

歷史上,加德滿都建於公元723年,當時名為「康提普爾」,意為「光明之城」。公元16世紀,李查維王朝的國王在市中心用一棵大樹修造了一幢三重檐的塔廟式建築,稱之為「加斯達滿達爾」,簡稱為「加德滿都」。後來,人們以這座建築為中心,大興土木,修造房屋,向外擴展,加德滿都也就沿用為城市名稱。

我第一次聽說加德滿都這個名字還是很多年前看明道的《冒險王》,有一期是專門講尼泊爾的,當時就對加德滿都這個城市充滿的好奇,覺得這四個字念起來很順口,又天然有一種歷史的神秘感。當時就下定決心以後有機會一定要來這座城走走看看···

加德滿都杜巴廣場

加德滿都的杜巴廣場位於市中心南部,是馬拉王朝和沙阿王朝時代的舊王宮,最早的王宮東翼建於十六世紀中葉,後經幾代的馬拉國王們不斷擴建,形成現在的規模。沙阿王朝歷代國王皆居住於此,直到1886年遷往新王宮為止。

我住的酒店離杜巴廣場很近,從酒店出發穿過一條500米左右的集市就會驚奇地發現杜巴廣場的高大佛塔矗立眼前。

加德滿都果然是個遍地神佛的城市,隨便在哪個不起眼的街角,都可以看到各種佛塔、寺廟,金碧輝煌,香火繚繞,貌似加德滿都的市民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到樓下的寺廟拜佛。

加德滿都除了寺廟多,就是鴿子多。這些鴿子都是野生的,因為寺廟有很多貢品以及人們拜佛時候用的米粒,加德滿都的鴿子可謂吃喝不愁,自由自在。

廣場入口處有一座巨大的石像黑貝拉伯,他是濕婆神化身之一的恐怖之神,其憤怒無比的臉以及持有寶劍、敵人頭顱和法器的六隻手臂非常引人注目。每天清晨都有很多人來此祈禱,並用紅色或黃色的顏料塗抹在神像手臂上。

加德滿都杜巴廣場上的高高的佛塔,要比帕坦和巴德崗的高出好多

2015年4月加德滿都發生8.1級地震,杜巴廣場嚴重受損,大部分建築坍塌,獨木廟、瑪珠廟完全坍塌,老皇宮部分坍塌,為危險建築

雖然部分建築已經化作土石,但是只要加都的鴿子還在,就覺得老加都還在

在鴿子廣場嬉戲的人們

杜巴廣場後面是一個舊貨市場,主要是販賣各類佛像和紀念品

杜巴廣場東側的舊皇宮:哈努曼多卡宮,地震中受損嚴重,目前正在修復中

佛塔的窗戶上有木質的國王和王后的雕塑,讓人依稀可以聯想到幾百年前的國王和王后從這扇窗戶俯視整個王國以及千百萬子民的景象

廣場上販賣尼泊爾國旗的大爺

濕婆神廟上濕婆的神像

街角的印度教神廟

加德滿都最神奇的地方還在於他是印度教和佛教完美的結合,走在加德滿都的大街上,不經意間,一會兒在街角會看到個印度寺廟,可能不遠處就會有個佛教寺廟,雖然尼泊爾80%的人信仰的還是印度教,但是佛教的寺廟依然香火旺盛。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就好像中國城市裡的KFC和金拱門似的

另外,我還感覺到拜佛真的就和吃飯睡覺一樣已經是加德滿都人生活的必要環節,也許他們從小就耳濡目染,心生敬畏。

加德滿都:泰米爾街

泰米爾街是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最古老的地區之一。由5~7個主要街道組成,很多小的街道自由的交叉穿過該區域。這裡也被成為加都的購物天堂,擠滿了出售羊絨、珠寶、飾品、唐卡的小店。除此之外更有無數個旅行社,徒步裝備店,服裝店,餐館,超市、銀行、外匯兌換店,咖啡館和酒吧等等,全部為國家第一產業旅遊業做貢獻

在街角處的居民區里發現一座佛塔

嬉戲的孩子

街邊上到處可見的佛龕

在加都逛了一天, 雖然很多人說對加都的印象都是髒亂差,其實也的確如此。但是我還是可以透過髒亂差的表面看到尼泊爾人那顆平靜、真實、幸福的心。說句真實的感受,當我在走過一些狹小、陰暗的街道里,我從來沒有擔心過會被搶劫;在人頭攢動的泰米爾商業街里我也從來沒有擔心過會遇到小偷;在交通雜亂,到處都是機車的路口,我也從來沒擔心過會遇到飛車黨;當你看到處處都是虔誠的人們,處處都是善良的眼神,雖然身處一個遙遠陌生的城市,但內心卻沒有絲毫地戒備和提防,這種感覺也許真的只有在加德滿都才會有。我的很多朋友都跟我說來尼泊爾旅遊太苦太累,但是我覺得雖然身體累,但是心裡真的很輕鬆····

我的旅行還在繼續,接下來我將去加德滿都的燒屍廟和大佛塔,探尋生死的意義··· ···(未完待續)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炮兒他爸 的精彩文章:

萬佛之國——尼泊爾行記(八):帕坦

TAG:小炮兒他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