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毛澤東的書法老師
文/孫長聖
孫俍工(1894—1962),原名孫光策,湖南邵陽人,現代教育家、文學家和翻譯家,先後在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中國公學、復旦大學、華西大學等校任教,畢生從事著述,有詩歌、小說、戲劇、散文、文藝理論及文學翻譯等五百多萬字著作存世。
孫俍工編《淪陷區慘狀記—日軍侵華暴行實錄》,經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整理,2015年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
我的父親孫俍工先生離開我們五十多年了,有兩件事,需要祭告他老人家。一件是由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和中國文史出版社整理出版了他在抗日戰爭中編輯的《淪陷區慘狀記——日軍侵華暴行實錄》一書,另一件事是由邵陽文庫編輯出版委員會和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了《孫俍工集》一書。一個人離世五十多年之後,他的作品還能被今人整理出版,我認為這是一個奇蹟。究其原因,我思考可能有三:其一,父親的作品本身價值所在,這種價值沒有被時光磨滅;其二,許多專家學者的辛勤工作,沒有他們的努力一切都不可能;其三,歸功於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正是由於這個時代,許多抗日愛國的名人志士,許多一輩子辛勤耕耘的學者,才得以被世人重新認識。
父親去世的時候,我還未滿十七歲,真的不懂什麼事。我看過一些名人回憶錄,其中對逝者生前言行,一字一句,都記憶得清清楚楚。而在我,除了他的容貌,常在我心中縈繞,至於他說過什麼話,我竟一句也想不起來。他只是一位慈祥的父親,從不說我什麼,也從不要求我什麼。所以,說來慚愧,真正對於父親的認識,我還是從許多評論和公開材料的閱讀中逐漸形成的。
小時候,覺得父親的名字有點怪怪的,不懂其中的含義。後來才知道,父親是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工學會的主要成員,最早把「工」與「學」聯繫在一起。父親在《「工學主義」與「新村」》一文中提出「人生只有工與學二件事」,一個學生不光是要讀書,而且要參加工作和勞動。「工學會成立以來,已有五十幾個會員,他們這一群已認識: 雙手萬能,勞工神聖;他們這一群已能將理論與實際聯合。」我以為這是最早把教育和生產勞動聯合,將理論與實際聯合的思想。為表心志,父親把自己的名字更改為「俍工」。我也是一位老師,當我七十一歲時還每周給大學生上十二節課。在自己長期的教學生涯里,我深感在中小學教育乃至大學教育中,勞動課以及與勞動有關的學生活動對於培養學生的重要性。
對於每一個中國人,五四運動應該是最耳熟能詳的了。我經常會想,這個運動的發起者,組織者和參與者是些什麼人,他們後來到哪裡去了。怎麼也沒有想到,我的父親,也是當年參加大遊行,「火燒趙家樓,棍打章宗祥」的青年學生之一。父親在長詩《黎明前奏曲》中敘述了當時的情形:「數千個熱血青年的雄姿,一隊一隊緊緊跟著前進!『打倒賣國賊』,『取消二十一條亡國條約』,『反對巴黎和會不公平的和約』,『打倒帝國主義』 ……口號聲夾著壯烈的呼喊,震撼了古老的北京城!」我的父親參與了五四運動的全程,從遊行的策劃、傳單的印製,到參加遊行及遊行以後營救被捕的學生。由於北京大中小學的罷課行動及各界的援助,在這個運動中被捕的三十二位學生很快被當時的北洋政府無條件釋放了。
父親積極投身於新文化運動,1937年以前著述已有500多萬字。我本人是學工的,有關父親專業方面的成就,不敢妄加評說。
孫俍工編《新詩作法講義》
父親擅長書法,字體飄逸俊秀,風格獨樹一幟。父親早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任教,與時任一師附小主事(校長)的毛澤東相識相知,時常指點毛澤東練習書法,後人稱之為「毛澤東的書法老師」。抗戰勝利之際,父親困居重慶,一天,從延安來重慶談判的毛澤東,專程登門看望老友。父親大為感動,喜不自禁,詠長歌一首《喜毛潤之兄過訪》:「毛公天下奇,風流儒雅見容儀;毛公天下秀,奮劍揮戈能禦寇;毛公天下雄,麾兵百萬何從容。……吁嗟民族光輝天下傑,望君永保此令節;手挽乾坤成大業,千古青史垂鴻烈。」
在全國人民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之際,父親編輯的《淪陷區慘狀記——日軍侵華暴行實錄》一書,經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整理,在全國首次出版發行。這是一本記錄日軍侵華暴行的巨著,此書的出版,使一位文化戰線偉大的愛國抗日戰士熾熱的愛國情懷被人民重新認識。父親在寫給柳亞子先生的一首和詩中曾寫道 「八年血戰,屍填巨野」。父親在《淪陷區慘狀記》序言中更寫道:「我中華民族欲站立起來,在世界上作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只有向倭寇報此不共戴天的大仇,雪此亘古未有之奇恥。」
孫俍工編《淪陷區慘狀記》原稿
我的父親是1962年3月3號凌晨去世,我的母親是1997年1月25號夜裡去世,他倆走得都很安詳,就像平靜的睡著了。在我為母親書寫的悼文中有這樣一段話:上帝只賜予善良的人以平靜的離世。我的父親和母親就是這樣的人。他們一輩子教書育人,著書立說,希望看到一個民主、自由、沒有貪官污吏、人人安居樂業的新中國,從來沒有做過危害國家、危害人民的事情。
我的父親離開我們已經五十多年了,「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我將永遠懷念父親孫俍工,一位做出了不平凡事迹的普通文化人。
TAG:民國大校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