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重16.8公斤 飛8000米 誤差不足3米 不許叫:導彈 僅稱:火箭彈
原標題:彈重16.8公斤 飛8000米 誤差不足3米 不許叫:導彈 僅稱:火箭彈
本世紀以來,我軍裝備水平發生了不小的變化,這是令人高興的事情!可惜總有人說三道四,特別拿軍事演習時,我軍陸航直升機喜歡打火箭彈指指點點,卻不知道,美軍直升機也一樣打火箭彈,在許多方面與我軍沒有本質的區別。
F18也打火箭彈
我軍直升機已陸續裝備了許多制導武器,比如:AKD10空對地導彈,那麼中國陸航直升機為何總執著於打火箭彈?這有點為了先進而先進了吧,使用非制導武器的訓練沒有失去意義,因為訓練的目的不是追求命中率多高,場面多好看,而是培養能力,如果使用普通武器依然可以打是目標,換成制導武器會更難命中嗎?
火箭彈實射
再有一點,實際情況出乎人們的想像,誰說火箭彈屬於非制導武器,不能是制導式的火箭彈嗎?也許有人認為,航空制導火箭彈屬於高技術裝備,美軍在2012年時,才列裝了全球第一款:APKWS制導火箭彈,中國怎麼可能快速突破這一技術那?
美軍第一個裝備制導火箭彈
有如此想法,那麼屬於信息不靈,國產制導火箭彈產品:天箭,正式編號:BRMI-90,第一次公開展示的時間為:2012年,為美軍宣傳列裝的同一年,歷次珠海航展上都有展出,只是沒引起媒體關注。屬於沒辦法了,這幾年正是中國制導武器快速發展之時期,每屆展會都有不少新產品,如果廠家再不特意宣傳,很容易被忽視掉。
早年的宣傳單
這款火箭彈是利用同口徑的非制導型的國產90-1式航空火箭彈為基礎開發,加裝換了制導頭,再在前部增加四片彈舵,由彈舵起到控制火箭彈飛行,對戰鬥部與引信做了調整。天箭彈重16.8公斤,全長1.25米,直徑90毫米,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最大速度2馬赫,射程8000米。採用激光半主動制導,由載機使用激光器照射目標,火箭彈通過接收反射的激光束來修正彈道,命中誤差小於3米,可與導彈比精度,但是不許叫:導彈,僅稱:火箭彈。
航展上,它只能在角落中了,早已沒有專門的展台了
採用通用爆破、破甲、破甲殺傷、燃燒等多種戰鬥部,一般重量在4.8-5.6公斤,也許單發威力不足,但是多發齊射的方式彌補了不足,非常適合打擊地面的人員和各類裝備,適合打擊大面積或集群目標,尤其中普通車輛、一般建築的低價值目標,比使用空對地導彈更為合算。
直10加裝火箭彈
天箭的主要優點為;便宜,由非制導型改裝而來,主要部件,包括:火箭發動機、尾部彈翼等沿用舊式,以降低了成本,這與美國產品完全重新設計的型號相比,自然要便宜許多。這款武器早已列裝我軍,讓中國成為第二列裝制導火箭彈的國家,如此好東西,那麼訓練自然不缺了打火箭彈了!
來源:麥田軍事觀察
免責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於網路,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以作處理。本聲明未涉及的問題參見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當本聲明與國家法律法規衝突時,以國家法律法規為準。


※美國指責中國竊取F-35資料,被自己人打臉,俄羅斯也看不下去了
TAG:軍事政治解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