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專家解讀:商業精英領導下的美國將走向何處?

專家解讀:商業精英領導下的美國將走向何處?

《"政治正確性"之爭——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研究報告》 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北京2月2日電 (記者 陳溯)特朗普上任一周年之際,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人大重陽聯合發布研究成果,深入探究特朗普現象與特朗普時代的邏輯與特徵,探尋美國社會的未來走向。

特朗普時期美國政治政策走向學術研討會現場 陳溯 攝

商業精英間的博弈帶來政策不確定性

「特朗普上台首先可以看作是商業精英在美國政治當中的一次顯性的崛起,特朗普以商人身份直接部署權力精英,把他的億萬富豪社交圈帶入白宮,可以看作是政治與經濟的極致連鎖,意味著商業利益的植入更加直接、私密,利益衝突更加隱蔽,不確定性可能增加。」在1日召開的特朗普時期美國政治政策走向學術研討會上,人大重陽宏觀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陳晨晨認為,特朗普及其億萬富豪社交圈或給美國結構性經濟權力帶來變化。

當天,由陳晨晨等人執筆完成的研究報告《特朗普政府決策小圈子的財富背景與決策特徵研究報告》發布,報告認為,通過追溯財富積累史可以發現,特朗普及其億萬富豪社交圈都是美國經濟金融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內閣及小圈子中的商業精英之間博弈很深,並不一定認同特朗普承諾的執政目標。此外,特朗普執行「美國優先」目標時面臨很大的政策落地困境,直接表現為其政府人事安排的動蕩。該報告支持整體性判斷,即美國權力內核中商業精英博弈激烈,特朗普競選時期執政目標落地面臨困境。

主流社會邊緣化 新技術干預民意獲成功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房寧牽頭執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政治正確性"之爭——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研究報告》也在同天發布,這本書從美國大選出發,深入剖析特朗普現象、把握美國社會發展邏輯。

房寧表示,近代以來的政治制度之下,美國大選應該是第一制度,因為美國從1789年就第一次進行了總統的選舉,從未間斷,經歷58屆、45任,一直延續200多年,已成為制度化、規範化的制度。美國大選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選舉,而是美國一次政治的大匯演,是整個調節國家政治關係、獲得政權的合法性以及穩定社會發展,化解社會問題和矛盾的一次重大利益綜合。「政治有時候被比喻成黑箱,但是大選在一定程度上在黑箱上打開了一扇窗戶,會看到比平常更多的東西。」

房寧表示,2016年的美國大選很特殊,一是結構性,特朗普在競選中說"我對政治正確性不感冒",實際上並不是反對政治正確,而是想建立新的政治正確,這背後是美國社會的分化,原來稱為社會穩定器的主流社會正在邊緣化。特朗普的基礎——新民粹的特點就是原來的主流被邊緣化以後產生的一種民粹主義。二是技術,通過新技術對人的思想意識進行了準確的預測和干預,並且獲得成功。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政治學系副教授刁大明表示,在2016美國總統大選中,以往政治傳統中的財富標準、媒體標準以及政黨機器發揮作用的標準,都被顛覆了,這背後是傳播革命。同時,這場選舉帶來了建制派與反建制派的鬥爭。關於總統決策圈的研究應該繼續下去。(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為減肥一天只吃一頓飯?千萬別再這麼做了!
澳中國留學生鬥毆致1死 嫌疑人不承認故意殺人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