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需從生活點滴做起,這可是給寶媽們劃重點啦!

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需從生活點滴做起,這可是給寶媽們劃重點啦!

大家晚上好,然然寶媽給各位父母一點小建議。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需從生活點滴做起,這可是給寶媽們劃重點啦!

就現在社會現狀來看,感恩已經是社會中一種比較稀缺的品質了。尤其在近代的孩子身上,由於獨生子女多,孩子得到幾代人的寵愛。以至於他們把這種享受當作了理所當然,好像是生來就該如此的,其實沒有什麼是生來就該如此的。針對這種現狀,家人們對孩子的成長應及早對孩子學會感恩教育,每個人的生命都和別人的付出息息相關,得到的同時必然也有付出,這樣才會促進社會家庭的良性循環,所以學會感恩對於現在的孩子們至關重要。

現在孩子都是每個家庭的重心,全家都圍著孩子轉,這樣讓孩子養成了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想念。要讓他們去學會感恩,首先要教會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當孩子們懂得感謝他人的善行時,他就會按別人這種行為規則看齊,這是一種對孩子行為上的暗示,讓孩子從小懂得愛別人,樂於幫助人。學會感恩,如父母的養育之恩、朋友幫助之恩、師長教誨之恩等等。西方的感恩節就是一個很好的節日,提倡發揚讓孩子懂得知恩、感恩。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認為接受父母給他們準備的一切,是那麼理所當然,而大部分的父母也不遺餘力地愛自己的孩子,甚至超出了他們的能力。但到頭來父母的付出並沒有換來孩子的感恩,孩子一遇上不如意的、不順心的,就怨天尤人,「啃老」「拼爹」「拼娘」都是近代的「怪現象」為什麼出現這些情況,主要是從小對孩子的溺愛,而忽視了樹立孩子感恩的意識。

有一位歸國的老華僑,想資助一些貧困地區的學生。於是老先生先給一些有需要捐助的學生,每人寄去一本書,隨書將自己的電話號碼、聯繫方式一同寄出。老先生家人很不理解老人的做法,為什麼送一本書還要留下聯繫方式。在家人的不解中,老人一直好像在等待著什麼似的。直到有一天一位收到書的學生給老人寄來了祝賀節日卡片,老人高興極了,於是當日就給這位學生匯出了第一筆可觀的助學資金。這時家人才明白過來,老先生是用他特有的方式詮釋「不懂得感恩的人不值得資助」的道理。

讓孩子懂得感恩,從生活點滴積累而著手。父母應該從日常小事入手,對孩子進行培養。生活中如媽媽幫孩子洗水果給孩子吃,就教會讓孩子說聲「謝謝」,而當孩子幫媽媽拿了東西時,媽媽也應說聲「謝謝」這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了感恩的心理,父母首先自己要有感恩的心,對長輩孝順,不滿嘴抱怨,對幫過自己的人充滿感激,這樣孩子才能願意接受感恩的教育。

在生活中,大家經常把「謝謝」掛在嘴邊,讓孩子由被愛向施愛轉化,從感激父母、牽掛父母、回愛父母,形成健康完整的一個愛的循環,做個懂感恩的人。本內容歸然然寶媽所有,歡迎閱讀轉發。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媽 的精彩文章:

TAG:寶寶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