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老師帶孩子看殺豬:到底是在育人,還是在嚇人?
文/非
前兩天群里有人討論一則新聞: 在湖北某地,一家幼兒園的創辦人帶領園內600多個孩子看殺豬,示範了從殺豬到分解肢體的整個過程,甚至把豬的內臟拿出來在孩子們面前晃,給他們講解那些器官。
據他們所說,這叫「奠基」教育,意在讓孩子們了解豬的身體構造,讓他們感受過年的氣氛。
看了這則新聞,老實說我的第一反應是被嚇到了。
這哪裡是在教育孩子,分明是在嚇孩子啊!
這又哪裡是讓孩子感受過年氣氛?看了這樣的場面,一定有孩子會被驚嚇到,弄不好生一場病,年都沒法過了啊!
真慶幸,我沒把孩子交到這樣的幼兒園手裡。
有的人可能對殺豬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並不覺得有多麼殘忍。因為畢竟,豬肉是我們常吃的東西。
按他們的說法,如果接受不了殺豬,那麼豬肉我們也應該不忍心吃才對。
但吃和殺畢竟是兩回事。能吃豬肉,不代表我們必須目睹血淋淋的殺豬過程,也不意味著我們必須了解關於豬的身體構造知識啊。
也有人說,在農村殺豬是一件很常見的事,農村孩子就沒有沒見過殺豬的,也不覺得這是多麼血腥難忍的一件事。
是的,如果身處那種環境,不得已目睹這種事情,而漸漸變得熟視無睹,這種情況就不說什麼了。
畢竟,這個世界上,選擇醫生、屠夫這些職業的,也有大把人在。
問題是,有些人,別說是孩子時期,就算是長大成人後,都對這種場面接受無能。
如果遭遇到這樣的場面,他們會害怕,會做噩夢,甚至落下永遠無法彌合的回憶陰影。
我不禁想起我最愛的明星馬龍·白蘭度的家事。
這位昔日好萊塢巨星,雖然獲得了好幾次奧斯卡影帝,因為《教父》《慾望號街車》等名片名垂青史,但他的家庭生活卻是不幸的。
他結過三次婚,有一個長子和一個女兒。
白蘭度很愛他的孩子,在物質上給了他們他所能給予的一切。
可是最後,還是釀成了一場無可挽回的慘劇。
有一天,白蘭度懷有身孕的女兒帶男朋友回家,見了父親和哥哥。
誰知,這個男朋友不是來求婚的,反而是來提出分手的。
怒不可遏的哥哥失手之下,在妹妹面前槍殺了男友。
親眼目睹這個場面的妹妹受了極大刺激,她從此無法擺脫,後來變成精神失常,終生未能回復神智。
所以你看,突然的打擊、殘酷的場面……諸如此類可怕的事情,會讓一個面對這種狀況的人,輕則使他手足無措、陷入不安,重則令他噩夢纏身,永遠走不出這個夢魘,失智或釀出別的悲劇。
對一個大人尚且如此,何況對那些才幾歲的孩子呢?
他們有足夠強大的心理防禦機制,面對猝然的衝擊嗎?
日本電影《惡之教典》里,主人公蓮實聖司在一副陽光正直的外表下,實際上是一個殺人如草芥的反社會變態狂。
他利用學校里兩位老師和學生間的矛盾,利用自己高智商的頭腦,製造一系列假象嫁禍於人,躲在後面進行著慘無人道的連環殺戮。
最後,他陷入被揭露的危險之中,惡念終於無可抑制,徹底爆發,把整個學校變成了一個屠宰場和人間地獄。
他的變態,源於他從小就有的一種心理疾病——情感感知障礙。
通俗點來說,就是缺乏正常的感情感知能力,對血腥殘忍的行為無感。
所以,他看血腥場面,會無動於衷;他親手殺人,眼見著那些受害者在苦痛中掙扎,也毫無感覺。
甚至到後來,這樣的場面令他興奮。
當然了,像蓮實聖司這樣的情況,只是極端的個案。
我們無法決然推出結論,說一個人如果從小目睹這樣的場面,就一定像他一樣,最後淪為對殺戮、血腥等行為習以為常的變態人格。
畢竟,農村孩子中,見過殺豬殺羊殺各種動物的人很多,但發生心理變態者,終究是極少數。大部分人還是正常的。
但我們無可否認的是,從心理學上來講,目睹這樣的場面,真的會讓一個人的心逐漸麻木,同理心底線下降。
那麼,就算蓮實聖司這樣的例子只佔極小比例,但一旦對某個孩子產生影響,種下邪惡的種子,帶來的危害將是毀滅性的、無可預料的!
對社會和家長來說,幼兒園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恐怕每個人都會認同——它是一個人接受教育的開端,一個人思想和人格萌芽的地方。
所以,我們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希望孩子能受到安全的保護,學到必要的知識,形成一個孩子該擁有的對世界的初印象。
有人說,教育要順應孩子的生長規律。此話怎講?就是不超前、不滯後,不是總在做錯位的教育。
對這個觀點,我深以為然。
孩子就是孩子,在這個階段,就應以適合這個年齡段的方式,給予孩子們這個年齡段必要的知識和教育。
讓孩子們感受過年氣氛,其實可以有數不清的形式啊。
可以帶他們遊戲玩耍,讓他們學習各地的風俗習慣,一起準備一場過年晚會……為什麼偏偏要以觀看殺豬的方式呢?
學如瀚海,這個世界上可學的知識是如此豐富,以孩子們單純幼小的心靈,為什麼要過早地接受如此劇烈的衝擊,目睹如此血腥的畫面,接受這樣的所謂「奠基」教育呢?
這樣的奠基,到底是在奠基什麼?
這到底是在育人,還是在嚇人?
作者簡介: 一枚摩羯輕熟女。痴愛電影,小有想法,總懊悔於自己的不夠聰明和後知後覺。
TAG:卡娃微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