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人有「四立」,一年之計在於春;春有「四德」,萬紫千紅總是春

人有「四立」,一年之計在於春;春有「四德」,萬紫千紅總是春

人有「四立」,一年之計在於春

今日立春。

立春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是節氣循環的開端,也是重要的傳統節日。

立春,民間又稱「打春」。

諺語說:「春打五九盡,春打六九頭。」

意思是說,立春這一天,不是在「五九」的最後一天,就是在「六九」的第一天。

2018年的立春是「五九」的最後一天,是「春打五九盡」。

古書《群芳譜》中這樣解釋立春,「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

立春是春天的開始,四季的起點。

在春天,陽氣生髮,蓬勃向上,這叫做「春氣」,古人把這種狀態稱之為「青春」。

立春就好比是人生的青春時期,充滿著朝氣和希望。

同樣,人也要有和立春相對應的「四立」,來作為人生的根本。

1.立「身」:立於德行

古人說:「仁者,春之德也。」

立春後,萬物復甦,萬象更新,天地顯示著對生命的慈愛之情,這也啟示我們要培養「仁愛」的德行。

古代的一個立春,一個盲人琴師流落街頭。

他賣力彈奏,希望有人能施捨他幾枚銅錢,可是沒有人欣賞他的琴聲,也就沒有幾個人願意掏錢。

一個讀書人經過琴師身邊,禁不住讚歎:「先生的技藝絕對是一流,可惜彈奏的都是陽春白雪,在這裡沒有幾個人懂啊!」

琴師停下彈奏,低聲說:「先生是我的知音,只是我現在落難,身上不名一文,不得不這樣做。」

讀書人同情地說:「我也是窮愁潦倒!」然後思索了一下,從附近店鋪借來筆墨,在琴師身後的牆壁上寫了一首打油詩,然後在琴師身邊靜靜地傾聽彈奏。

奇怪的是,很多行人在這裡停下匆忙的腳步,給琴師扔下錢,半天工夫,就在琴師的面前堆滿了。

琴師要離開的時候,問讀書人在他身後的牆壁上究竟寫了什麼,使得人們紛紛掏錢。

讀書人把那首詩念出來,大致意思是對琴師的讚美和同情,其中畫龍點睛的一句是說,春天來到了,可是為別人製造優美琴聲的琴師卻看不到!

像春天一樣美好,像春天一樣可以分享給每一個人的,也許只有人心的善良吧!

古人說:「德潤身。」

人是靠德行立於世上,這個世界也是有了德行才充滿溫暖,才能正常運轉。

2.立「命」:立於大道

古代在立春這一天祭祀春神。

春神的名字叫「句芒」,是西方天帝少昊的兒子,他主管春天的事務,形象特徵是手中拿著一個大圓規。

《淮南子》:「春為規,規者,所以圜萬物也。規度不失,萬物乃理。」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大圓規代表萬物的生存要有規矩,這規矩就是要遵守自然規律,要符合大道的運行。

《易經》里說,君子「立不易方」,這裡的「方」就是道,意思是君子安身立命要正,不能違背正道,不能與大道脫離。

因此,立命就是走正道,修身養性。寬厚溫和待人,處事不執拗頑固,這樣就可以順應天命。

3.立「時」:立於當下

立春,就要有所「立」,立於當下,有一個美好的開始。

一年之計在於春,意思是一年的規劃要在這時著手考慮安排,凡事要早作打算,開頭就要抓緊,好為日後打好基礎。

手拿大圓規的春神,就是要告訴人們,萬事需要在這明媚的大好春光來臨之前,早早做好規劃安排。

美好的東西總是無價的,比如陽光,比如空氣;真正寶貴的東西又總是容易被人忽視,比如親情,比如時光。

春天是美好的,也是短暫的,立春亦如立人生,活在當下,珍惜眼前人!

4.立「機」:立於機緣

「立」這個字,是有使命感的。

立春是一個良機,沒有這個機緣的開啟,就不會有後來的興旺發達、繁榮昌盛。

立春是一個當機立斷,它一聲令下,陽氣生髮,世界變得得清濁分明、冷暖疏離,美麗的春天由此開始。

立春有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zhì負冰。

立春時,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立春五日後,蟄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蘇醒;再過五日,河裡的冰開始融化,魚開始到水面上遊動,此時水面上還有碎冰片,如同被魚負著一般浮在水面。

陽和啟蟄,品物皆春。

走近草木,走進大自然,就會發現花蕾葉芽已經在立春露出端倪,急不可耐地印證著春天的生機。

世間一切都在變化,變化都有開端,都有先機,都有良緣。

立於機緣,把握住先機,你的人生會有更多良緣,有更多美好的驚喜!

春到人間草木知,大地陽和暖氣生,路人匆匆來又去,春風更比路人忙。

人的生命節律中的立春,應該成為一個大好的轉機,辭舊迎新,開天闢地,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春有「四德」,萬紫千紅總是春

1.好生戒殺

《黃帝內經》:「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春之德主於生,春天不是殺戮的季節,在古代,處決罪犯要「秋後處斬」,而不會在春天執行死刑,以體現春的好生之德。

從自然界來看,很多動物都是在春天產崽、哺育,「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盼母歸」,真正的養生之道,不僅僅是養自己,也要養護世間的眾多生靈,那些食用珍稀野生動物來滋補的人,本身就違背了天道。

古人把春天理解成「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和同」的宇宙生命過程,立春日迎春神、祭春神的活動本身就是對生命禮讚的儀式。

2.涵容萬物

春天是每棵草、每粒種子都能萌發舒展、奉獻才華的季節。

春天繁複美麗,包羅萬象,春意盎然,春風得意,正是春天有涵容萬物的雅量,才成就了「萬紫千紅總是春」!

立春這一天,有吃春餅、生菜的習俗,稱之為「咬春」。

春餅是以麥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餅,以豆芽、韭黃、粉絲等炒成的合菜作餡兒包著食用。

春餅的特點是薄而軟,可是卻包容五味,其用意是告訴人們,春之德,就是柔軟、包容、利人的一顆心。

3.勞作樂業

我國自古為農業國,春種秋收,關鍵在春。立春之後,大地解凍,犁鏵就要翻開閑置一冬的土地。

古代農業生產是離不開牛的,牛是吉祥、勤勞、財富的象徵。

過去民間有「打春牛」的習俗,具體做法是:

在立春前一天,由兩名藝人扮成「春官」,沿街高喊「春來了」,這叫「報春」,還有孩子挨家挨戶送「春牛圖」,提醒人們準備春耕,莫誤農時。

第二天,抬出來用泥土做的「春牛」,先讓春官象徵性地打三下,然後眾人一起鞭打,直到把泥牛打碎,人們用這個儀式來祈求豐收。

春日春風動,春江春水流,春人飲春酒,春官鞭春牛。

古人在靜美的田園風光里,辛勤勞作,敬業樂業,今天的我們感念春之德,也要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幸福生活!

4.惜福感恩

古人在立春這一天祭祀天地神靈,是不忘天地養育覆載之恩;把耕牛披紅挂彩,牽出來溜溜,是表達對自己勞動夥伴的感恩。

立春一般和春節靠得很近,在春節之前的農曆臘月,或者之後的農曆正月。

年前立春,提醒我們對一年來的生活進行總結;年後立春,提醒我們在新的一年精神煥發。

生活呀,在時間的河流中,今天最好。把今天過好,就是最好。就算一些努力之後沒有收穫,起碼充實。

不管擁有多少,至少要有一顆惜福感恩的心!

由冬天到春天,立春是生命由沉寂到生髮的轉折點,萬物或盛或衰,或榮或枯,都自有一套存活下去的本領。

人生有成有敗,自有一番生命的體悟,好也罷,壞也罷,各有各的生活軌跡,坦然活吧!

本文系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原創文章

轉載須註明來源出處

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博國學 的精彩文章:

莊子: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你的人生轉機,藏在你的人品和情懷裡

TAG:京博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