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十四節氣·立春

二十四節氣·立春

立春

立春,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即太陽到達黃經315°時。

立春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孟春時節的開始。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

古籍《群芳譜》對立春解釋為:「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間,氣溫、日照、降雨,開始趨於上升、增多。但這一切對全國大多數地方來說僅僅是春天的前奏。

立春三候

一候東風解凍

說的是立春到了,帶著暖意的東風開始吹起,大地開始解凍,為不久就要到來的生機勃勃做鋪墊。借著東風,萬物生髮,大地上的生機走向鼎盛,這是天道,又何嘗不是人道。

二候蜇蟲始振

立春五日後,冬天蟄伏在洞內的蟲類開始慢慢蘇醒,但天氣尚冷,時機未到,所以還沒出來,但好時節已經不遠。

三候魚陟負冰

立春節氣十五日的最後五日,河裡的冰開始融化,魚開始到水面上遊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融盡的碎冰,如同被魚背著一樣浮在水面。

《黃帝內經》

四氣調神大論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

金匱真言論

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其病發驚駭,其味酸,其類草木,其畜雞,其谷麥,其應四時,上為歲星,是以春氣在頭也,其音角,其數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六節藏象論

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其味酸,其色蒼,此為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

立春養生

保護陽氣

冬至.....虛邪入客於骨而不發於外,至其立春,陽氣大發,腠理開,因立春之日,風從西方來,萬民又皆中於虛風,此兩邪相搏,經氣結代者矣。故諸逢其風而遇其雨者,命曰遇歲露焉,因歲之和,而少賊風者,民少病而少死。歲多賊風邪氣,寒溫不和,則民多病而死矣。

——《黃帝內經.素問.歲露論》

謹防 「倒春寒」

立春是春天的開始,意味著天氣將由寒冬向炎熱的夏天轉換,正處於陽氣漸長、陰氣漸消的時候,此時天氣雖開始暖和,但春天是以 「 風 」 為主氣,氣候特點是變化較大,忽冷忽熱,乍暖還寒,尤其是適逢春雨連綿的時候,更是冷風陣陣,寒氣襲人。在乍暖還寒的春季,做好順應春天陽氣升發的養生需要,也是一種預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法。

由於冬天怕冷,穿戴衣帽較多, 春季氣候變化較大,天氣乍寒乍暖, 人們對外界天氣的變化適應能力下降 ,對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減弱 ,尤其是老人、嬰幼兒及體弱多病者更難以適應,因此在早春時節要保暖,衣服宜漸減,不可頓減,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服,注意防風禦寒,養陽斂陰,對於老人、嬰幼兒及體弱多病者尤其應注意腳部、背部保暖。

順應春季肝氣升發的特性

立春這天氣候開始交接,新的氣場可能對部份人群有不利的影響,所以躲春的習俗就出現了。每到立春這一天不能有口舌之爭、必須要和和睦睦、心平氣和地迎接這一天。 「肝者,通於春氣。」肝的生理特點主疏泄,在志為怒,惡抑鬱而喜調達。在春季精神養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鬱,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態。同時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 「 發陳 」 之時,借陽氣上升,萬物萌生,人體新陳代謝旺盛之機,通過適當的調攝,使春陽之氣得以宣達,代謝機能得以正常運行,順應春季肝氣升發的特性,使氣血和暢。

夜卧早起緩形神

春天在起居方面,人體氣血亦如自然界一樣,需舒展暢達,這就要求我們夜卧早起,免冠披髮,鬆緩衣帶,舒展形體,多參加室外活動,克服倦懶思眠狀態,使自己的精神情志與大自然相適應,力求身心和諧,精力充沛。

立春時節,順應陽氣生髮的特點,在起居方面也要相應改變。做到適當的晚睡早起,早晨起床後做一些輕柔舒緩的運動項目,如 太極拳、太極劍、八段錦、慢跑、體操等,活動關節,舒展形體,疏通郁滯,使氣血流暢 。

咬春

立春時節,交相拜賀叫「拜春」,百姓以麥、米、豆拋打春牛為「打春」,在大門上立春字為「討春」,吃春餅、生蘿蔔為「咬春」。

蘿蔔

據漢代崔寔《四民月令》一書記載,中國很早就有「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的飲食習俗,而到了明清以後,所謂的「咬春」主要是指在立春日吃蘿蔔,如明代劉若愚《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載:「至次日立春之時,無貴賤皆嚼蘿蔔」。清代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亦載:「打春即立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婦女等多買蘿蔔而食之,曰『咬春』,謂可以卻春困也。」意思是說吃蘿蔔可以解春困。

五辛盤

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引西晉周處《風土記》曰:「元日造五辛盤,正元日五熏鍊形。」所謂五辛即五種辛味蔬菜,據李時珍《本草綱目》載:「元旦立春以蔥、蒜、韭、蓼、芥等辛嫩之菜,雜合食之,取迎新之義,謂之『五辛盤』,杜甫詩所謂『春日春盤細生菜』是矣。」

其實,古時人們吃五辛盤不僅僅是為了「取迎新之義」,同時也是了為了散發五臟之氣、健身防疫。立春之際,寒盡春來,正是易患感冒的時候,用五辛來疏通臟氣,發散表汗,對於預防時疫流感,具有一定的作用。

春餅

如晉代潘岳所撰的《關中記》記載:「(唐人)於立春日做春餅,以春蒿、黃韭、蓼芽包之。」古時,立春日吃春餅這一習俗不僅普遍流行於民間,在皇宮中春餅也經常作為節慶食品頒賜給近臣。如陳元靚《歲時廣記》亦載:「立春前一日,大內出春餅,並酒以賜近臣。盤中生菜染蘿蔔為之裝飾,置奩中。

GIF

GIF

陽和起蟄,品物皆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眼看中醫 的精彩文章:

二十四節氣?大寒

TAG:哲眼看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