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話越來越生疏,我們還怎麼說自己是膠己人?
對潮汕人的第一印象,是第一天進大學宿舍時,地上擺滿的精緻茶具。
那可是廣東的三伏天。三個潮汕妹子頂著一頭汗,忙而不亂地沖泡鐵觀音。我當時只有一個想法:什麼神經病啊,居然在30幾度的大熱天喝茶。
後來才知道,這是潮汕人獨有的茶文化。他們視茶如命。如果說人是水做的,那潮汕人的七成都會是茶水。
多虧了這三個潮汕舍友,之後的大學四年,我再也沒點過飲品外賣。寢室里永遠飄逸著茶香,我們連水費都是別人的三倍。
而當三個潮汕人湊到了一起,就別期待對話中會出現第二種語言了。
我的家鄉也有自己的方言。但在外地遇到老鄉,還是會傾向於普通話溝通。可潮汕人和潮汕人的相遇,會自覺打開潮汕話結界,像一道透明的屏障隔絕外人的理解。
他們並非有意為之,而是真的無法習慣,和「膠己人」用鄉音以外的語言交流。
這或許就是外地人看來,潮汕人顯得特別團結,也特別「排外」的原因。
但新一代潮汕人,開始不那麼「潮汕」了。
我的朋友點點,就因為在拜老爺時放錯了貢品,被她媽媽一頓臭罵。
她是典型的潮汕女生,家在揭陽市,這是潮汕地區三大市之一(另外兩個是潮州和汕頭)。父母是當地的醫生和公務員,家境殷實。
點點面臨過兩次艱難的選擇:先是考大學時,她想考廣州,廣州學校更多,也更好。
父母卻強烈要求她去深圳,因為離潮汕更近,回家更方便。儘管深圳只有一所深圳大學還算不錯。
如果不是她的執意爭取,她的父母會像許多潮汕家長一樣,要她報考汕頭大學——那樣每個周末都可以回家。但她並不想這樣。
另一次是大學畢業,父母要求點點回家鄉考公務員,甚至為她「安排好了一切」。可她卻因男友死活堅持留在廣州。
選擇廣州,更多是喜歡上了大城市的生活習慣和氛圍。這裡有不打烊的書店,有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有不斷創新積極思變的互聯網青年。
沒有什麼比和同類生活在一起更吸引人的了。「同類」的劃分早不止於同一個故鄉。
越來越多像她這樣的潮汕新一代,在考上大學時離開潮汕,畢業後也選擇留在當地發展,拒絕回去家鄉。
但選擇也伴隨著負作用。她很快發現,自己正在和潮汕文化脫節。過年回家,遇到很多意外的尷尬場景:
過年拜拜(祭拜)時把貢品的位置放錯了,被老媽一陣數落;
聽不懂老人們聊天時冒出的潮汕歇後語,只能尷尬地傻笑;
想學做粿,卻發現連她媽媽都不會做了;
甚至年輕人聚在一起,發覺越來越多地講起了普通話
……
在平時的生活中,除了潮汕話和喝茶的習慣,自己身上的「潮汕人」痕迹越來越少。
在廣州工作近10年的阿健,也有同樣的感受。因為老婆不是潮汕人,所以在廣州的家裡,都是講普通話,更不會搞一些祭拜的活動,畢竟自己都不信老爺真能讓他漲工資。
他能做的,只是一有假期就帶老婆孩子回潮州。把2歲的兒子放在老人堆中,讓老人們知道宗族裡還有這麼個孩子,希望他能感受到潮汕話的氛圍。
但他堅決不讓老人家來廣州帶孫子,「擔心老人會把一些迷信的習俗教給他「。
「我知道這些努力沒什麼用,長大後他肯定還是沒法跟爺爺奶奶說話。「
城市化的發展、人口的流動、大城市的虹吸效應,讓潮汕文化正在年輕一代中土崩瓦解。從自己的日常生活,到對孩子的教育,都在對潮汕傳統文化做過濾式的保留:
各取所需的拜拜,必然脫離的宗族,沒有更新的語言,聽不懂的潮劇……
遺憾卻無力。潮汕年輕人向前飛奔,把傳統文化拋在了上個時代。
新一代潮汕人面臨的困境,是對舊有傳統的潮汕文化,既想傳承又不能理解的糾結心態,是想保護又在客觀上無法認同的矛盾心理。
馬上就要過年了,又到了該回家面對這些文化斷層的時候。點點光是想到發紅包就頭疼,因為有些吉祥話她都忘了要怎麼說。
比起一味喊口號保護方言,不如從細微處著手,用過年必備的小物件,親手傳遞潮汕文化的獨特之美,替你表達那些說不出口的祝願。
比如我們最新推出的這款春節利是封:
限量250份,欲購從速
5句特色潮汕方言,5種典型潮汕文化符號,一份專為潮汕人定製的利是封禮盒。
為了更好地感受潮汕話的音律美,我們把這5句祝福錄成了音頻,點擊下方的圖標即可播放。
潮汕方言祝你新年好來自那一座城
如意合想
五行牆
出潮汕再難見五行牆,見厝角頭便知已歸鄉。
以「金、木、水、火、土」五種樣式來裝飾的五行山牆,是潮汕地區建築的特色之一。而如意合想也是最地道的潮汕方言,意為新的一年萬事都順心順意,如你所願。
新年乖大
出花園
出花園是廣東省潮汕地區一種獨有的傳統民俗,屬於成人禮的一種,年滿15周歲(也有地方定為虛歲15周歲)的孩子要「出花園」,表示孩子已經長大,可以走出花園,不再是終日在花園裡玩鬧的孩童了。「新年乖大」也是送給小孩的寄語,是祝願小朋友在新的一年多聽爸爸媽媽的話,和快高長大的意思。
閑來食茶
功夫茶
品工夫茶是潮汕地區很出名的風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戶戶都有工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幾輪。可以說,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工夫茶的影子。閑來食茶是潮汕人衷心的問候,留出點時間給家人朋友,慢慢品一杯茶香。
老爺保賀
拜老爺
拜老爺是潮汕影響極深的一種祭祀活動。農曆每月的初一,十五兩天為固定的祭祀時間,要拿出三牲粿食燒香供奉,在春節正月更是潮汕人民的頭等大事。一句「老爺保賀」,拜的是老爺,求的是心安。
新年大賺
紅桃粿
紅桃粿,潮汕地區傳統的小吃,原料極其簡單樸實。凡時年八節,都要做桃粿放祖宗靈位前祭拜。紅色是吉祥如意的象徵,而酵粿的發酵,也有「發」的好意頭。對應潮汕話中吉利話「新年大賺」,新年一定賺大錢發大財。
TAG:那一座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