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繞太陽走一圈的時間,你可以對自己做的最好的事
二十四節氣是指中國農曆中表示季節變遷的24個特定節令,從中國先秦時期開始訂立、漢代完全確立的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始於立春,終於大寒,周而復始。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黃帝內經·寶命全形論》里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講的就是人是集天地之氣而孕育出來的,遵循四時的變化規律而生活。順應四時是我們養生保健首要法則。而四季各有特點,春溫、夏熱、秋涼、冬寒,我們則要順應大自然的規律,來保護我們最珍貴的東西——健康的身體。
節氣養生基於「順應四時」的法則,結合中醫八綱辨證(陰陽、表裡、寒熱、虛實)、臟腑辨證(肝、心、脾、肺、腎)、經絡辨證(十二經絡)、治未病理論等,首先為大家辨明體質,繼而結合「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四時規律,為每個人制定特定化的治病防病的養生方案。
主要採用循經推拿點穴手法加雷火灸法,根據不同人的體質,補虛瀉實,平衡陰陽。如春三月,以調肝補脾為主,針對肝脾不調的病人,主要取肝經、脾經。於經絡循行部位施以推、拿、按、揉、踩蹺等手法或腳法,然後取重點穴位點揉,如:章門、期門、大橫等,激發經絡經氣。肝經以疏通手法為主,而脾經以補益手法為主。之後重點穴位配合熱力十足的雷火灸法,溫經散寒,行氣通絡。手法與艾灸結合,使氣血能通達全身,濡養五臟。
除了推拿與艾灸,根據每個人的體質辨證不同,還有中藥內服調理,藥物罐法、傳統火罐、放血療法等中醫外治法,以及導引功法等強身健體的鍛煉方法可供選擇。
適宜人群:
各臟腑功能失調的各種內科疾患:
脾胃消化系統:慢性胃腸炎、膽囊炎、便秘、泄瀉等;
循環系統:心臟病、高血壓(非急性發作期)等;
呼吸系統:感冒、鼻炎、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非急性發作期)等;
內分泌系統的糖尿病、甲亢、甲減等;
生殖系統的女性痛經、宮寒、產後修復、各種炎症,男性前列腺炎、遺精等。
各種關節疼痛,比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肩周炎、膝骨性關節炎、風濕關節炎等;
其他癥狀不明顯的亞健康人群,比如疲勞綜合症。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節氣(2月4日)即將到來,我們為大家準備好了一年的養生計劃(只需每月來兩次),收下這大自然給予我們最好的禮物,開始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吧!
(上圖只列出了春天的治療時間)
地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醫醫院門診四樓推拿科七號診室
附:春天為什麼要養肝?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要適應這種環境,當夜卧早起,在庭院中散步,披開頭髮,舒緩身體,以使神志隨著生髮之氣而舒暢。而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各種壓力堆積在身上,通常都是晚睡早不起,或者說起不來,久而久之,身體的生髮之氣就會被郁滯,繼而就會傷及肝。(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
中醫學的肝,不單是指我們平時說的肝臟,它代表了一組功能,主疏泄(促進血液與津液的運行輸布,促進脾胃的運化功能和膽汁分泌排泄,調暢情志,促進男子排精與女子排卵行經。)、主藏血(貯藏血液,調節血量,防止出血。)等。傷了肝,這一組功能都會受到影響,女性尤其明顯。若「肝氣上逆」,表現為急躁易怒,失眠頭痛,胸脅乳房走竄疼痛,嚴重的血隨氣逆而吐血、咳血,甚至暈厥;若「肝氣鬱結」,表現為悶悶不樂,悲憂欲哭,胸脅乳房脹痛等。
除此之外,中醫理論里,肝主筋,其華在爪,五官主目。就是說除了上述舉例里的癥狀外,涉及到肌肉關節活動不靈活,手指甲及腳趾甲失養、萎軟而薄或者變形、脆裂,眼睛乾澀、視物不清、目眩、眼眶疼痛等,大都與肝的功能失調有關。
春天的養生關鍵在於養肝,而中醫講,肝五行屬木,肝為剛臟,主升主動,喜條達而惡抑鬱。所以我們首要要保持心情愉悅,切勿因小事動怒;其次早睡早起,最好能像前文提及,披開頭髮,舒緩身體,緩步於庭;最後飲食有節制,工作有度。我們的身體健康是在一點一滴的壞習慣中被消耗的,所以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非常重要。
※純音樂《頌缽冥想音樂律動的光》 人有三大磁場,關乎一生健康
※一個小醬釉能換一層樓?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