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場戰爭打出了中國人的士氣,雖然敗了,但不丟人!

這場戰爭打出了中國人的士氣,雖然敗了,但不丟人!

盧溝橋事變之後,日本為迫使蔣政府投降,揮師南下攻打上海。這地方離南京太近了,而且還是蔣公發跡之地。國民政府完全沒有退路只能應戰。當即蔣介石發表自衛宣言,國軍開赴淞滬前線。

淞滬會戰

當時中日兩國的實力差距相當大,日本一年的生產總值有60億美元,大概是中國的10倍。軍事實力更是差距甚大。日本海軍世界第三,中國可以說就沒有什麼海軍。日本飛機大概有2600多架。中國只有305架,還是一戰時老式的雙翼飛機,對於日軍而言就是靶機。

淞滬會戰

這還只是裝備上的差距,論士兵素質也完全不是對手。現役軍人日本有50萬,還有300萬訓練有素的預備役軍人。中國加上共產黨的軍隊只有200萬,戰鬥力最強的中央軍大概只佔四分之一,剩下的部隊幾乎沒有什麼戰鬥力。中國的士兵由於中國軍隊訓練少,經費可憐,平時訓練的最大限額是15發子彈,戰時也只發20發子彈。這還只限於中央軍或者其他比較正規的部隊,一些雜牌軍的部隊中,有些兵甚至連槍都不會放。

淞滬會戰

而日本軍隊幾乎是靠子彈"喂大"的,根據日軍《步兵操典》的規定:新兵入伍以後每月用於實彈射擊訓練的子彈,步槍不得低於150發,機槍不得低於300發,每年用於訓練的步兵子彈則是1800發。

淞滬會戰

淞滬會戰中國軍隊以27萬人傷亡的代價打死打傷日軍4萬多人,你要看到兩國之間的實力差距,就能明白在當時能打成這樣已經相當不錯了。國軍一個師填進去,日本人海陸空炮火上來,用不了一個禮拜就打光了。

最後淞滬會戰血拚了三個多月,雖然抵抗失敗,但是打破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幻想。說中國軍隊是在浴血奮戰,毫不誇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史公求法 的精彩文章:

「天京變亂」隱患埋得早,都怨楊秀清佔便宜沒夠
豐臣秀吉想做大明天子,結果被打的找不著北!

TAG:太史公求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