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在台灣海峽架設一條連接兩岸的跨海大橋,是因為技術實力不夠嗎?
台灣海峽,簡稱「台海」,是福建省與台灣省之間連通南海、東海的海峽。北起台灣省台北縣富貴角與福建省福州平潭島連線,南至福建東山島與台灣鵝鑾鼻連線。主要以大陸棚為主,其水深(岩床最大深度)為70米。海域上的島嶼,除靠近福建的沿海島嶼外,尚有澎湖群島與台灣省屏東縣的小琉球。
台灣海峽自古就是福建、廣東人遷徙、來往台灣地區和大陸的重要通道。考古學和人類學認為,早在數萬年前,台灣海峽就有古人類生活著,台灣古人類是從福建長途跋涉遷徙到台灣的。台灣海峽季風交替明顯,頻繁的偏北風非常強勁。每年10~4月東北風為主;6~8月西南風為主。每年強烈的颱風伴隨暴雨,造成潮水位變化劇烈,對沿岸侵蝕很強烈。
台灣海峽具有重要的國際航運價值,東北亞各國與東南亞、印度洋沿岸各國間的海上往來,絕大多數從這兒經過。那麼為什麼不在台灣海峽架設一條連接兩岸的跨海大橋,是因為技術實力不夠嗎?首先來了解下台灣海峽到底有多寬,台灣海峽呈北窄南寬的形狀,台灣海峽最窄的地方是台灣白沙岬與福建海壇平潭島這段海域,兩地中間相隔約130公里。
130公里,也就車速一個小時的路程,這點路程建個大橋對於我們國家來說並不是難事,就拿港珠澳跨海大橋來說,還不是照樣給我們征服了!但是建橋還是需要考慮其他因素的!
台灣海峽大部水域水深小於80米,平均水深約60米。西北部較平坦,東南部坡度較大,中間有島嶼和淺灘構成弧形降起帶,具備建設跨海大橋的條件。建橋專家認為,倘若台灣海峽大橋採用北線方案,在長約125公里的北線地區,水深大多在40至60米之間,最深不超過80米,屬於淺海區,且底部岩層堅硬,適宜建橋。
而隨著大陸橋樑建設所需的混凝土、鋼材、高碳纖維等原材料不斷改進,橋樑的跨度不斷增大,大陸在建設混凝土橋和懸索橋方面已經達到國際水準,斜拉橋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建跨海大橋在技術上是可行的。我相信不久的將來,這個願望一定可以實現的!
※這是我國條件最艱苦的哨所,戰士用青春默默地守護我國疆土,敬禮!
※直擊我國「曾用名最多」的省會城市,改名二十多次,你能叫出幾個來?
TAG:在路上的小威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