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床事兒:三分之一的生命耗在這裡

床事兒:三分之一的生命耗在這裡




我們人生的三分之一是在床上度過的,我們在床上休息,也在床上活動。今天,來聊聊 「床事兒」。我們今天說的床,普遍是指四腳落地,架著厚厚墊子的一件傢具,這很明顯是西方傳入的。何出此言呢?









我們古代的床並非指現在這種樣子的傢具,回想一下,你能想到帶 「床」 字的古詩有哪些?一定有這首——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詩人看到床前的月光鋪在地上,恍惚間以為是下霜了,抬頭看見天上的一輪明月,讓人不禁想起自己的故鄉。









如果李白生活在現在,那這個場景沒問題,但是如果是在唐代,這就不好解釋了。因為古代的建築是出檐的,窗戶通常較小且透光度極差。一般都是用窗紙或者窗紗,我們現在用的透光玻璃是在清代才被用在窗戶上的。




那就意味著,李白很難在室內看到月光鋪地,更不可能舉頭望到明月了。但是如果在室外,可以看到月亮,卻看不到床了。這隻有一種解釋,李白所謂的 「床」 不是指的現在的床。那麼,李白的床是什麼呢?




按照官方的新解釋,是 「井台邊的欄杆」 ,也就是說李白在戶外看到了月光和井欄,才有此感想。但馬未都先生有不同的見解,根據馬先生的解釋,床指的是一種坐具——胡床,也就是李白坐在胡床上看月亮。









我贊同馬先生的觀點,李白還有一首詩提到床,在《長干行》中: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這也是 「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的出處。




這裡講的場景就是小女孩折了花在門前玩兒,小男孩以竹竿作馬圍著門前的胡床轉圈,如果這裡解釋成繞著井台旁邊的欄杆就有些彆扭。




還有,在《木蘭辭》中: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總不能木蘭上一秒才進屋,下一秒就坐在井台的欄杆上吧。所以床指的就是坐具——胡床。









胡床一聽這個名字,就知道不是中國原產而是外來的。我們是一個改變了起居習慣的民族,環顧周邊日本、韓國、菲律賓、印度等等,大家都是席地而坐的,傳統上也是睡在地上,但是如今的中國人卻沒有這個傳統,都是垂足而坐了。這又是為什麼呢?




其實東亞地區氣候比較乾燥,即使坐在地上,也不會受潮受病。但是草原民族就不同,在遍地草原的地方,植物含水多,如果直接坐上去很潮,就發明了胡床,高於地面的坐著,胡床是什麼樣子呢?它還有一個名字——「馬扎」,沒錯兒,就是我們常看到的馬扎。









顧名思義,就是平時扎在馬上,用的時候解下來打開放在地上,非常方便,而且,垂足坐相比席地坐有很大的優勢,便於活動又使四肢舒展。所以從漢代傳入中國以來就很受歡迎。




受儒文化影響的中國人為了體現等級觀念,又給馬扎加上了靠背,稱呼就是 「交椅」 ,所謂 「頭把金交椅」 指的就是誰從馬上下來以後第一個坐下的,當然是大哥了。一般認為,高坐是隨著佛教傳入中國的,它最初的形式是禪椅,到唐代,有了我們現在普遍理解的椅子,也有了這個名稱。









坐具改變了,就要求卧具隨之改變。 要知道,我們席地而坐的時候是睡在榻上的,宋太祖的名言 「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就是指的那種榻。那時候榻很矮,可以掛在牆上,所以王勃在《滕王閣序》中說 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直到現在我們還把人住在哪裡,尊稱為 「下榻」。







睡在榻上的人是怎麼睡在床上的呢?




古代的房屋密閉性差,會有穿堂風,所以睡在榻上就必須放一個屏風。屏風的意思就是阻擋風,睡覺的地方比坐的地方矮是很彆扭的,既然坐具提高了,那榻也就必須提高,再加上把屏風固定在榻上,一種新的坐卧兩用傢具就產生了!那就是——羅漢床。






羅漢床是很大的椅子,三面有靠背,相當於現在的沙發,也可以用來小憩。既然床也有了卧具的功能,就把羅漢床加了帷帳,也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床出現了,很快就取代榻,成了卧具的主流。







直到現在,床和榻的位置完全被顛倒過來——卧具稱為床,用來坐或小憩的地方稱為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們現在的床仍然是西方的樣式,因為古代的床是有圍欄的,不僅三面有,上面也有。






古代房屋很高大,在空曠的地方睡覺讓人缺乏安全感,所以把床做成一個小格子,一個屋中之屋,增加安全感。古代床的造型讓床有了方向,這就決定了睡覺的時候有內外之別,男主人睡在外側,女主人睡在里側。




如果太太起夜,按照禮節,不可能從老爺身上跨過去,只能叫起老爺,從側面通過——只能盼望太太不要經常起夜吧。




現在我們能見到的床有羅漢床、平板床、

四柱床、雙層床、日床、沙發床等等等等。這所謂的日床,你們可別想歪了啊!這日床在歐美較常見,外型類似沙發,卻有較深的椅墊,提供白天短暫休憩之用。與其他種類床不同的是,日床通常擺設在客廳或休閑視聽室,而非晚間睡眠的卧室。




不過說到起夜之類的問題,現在就好多了,現在的床都放卧室中間,兩邊都能上。也不存在能不能跨身體和男尊女卑的問題。不過我還是有一個問題,規矩那麼多,是不是女上位也不行呢?那造小人的過程,姿勢也太單一了吧?!!








現代人,房子大,屋子也大。但古代的風水理論有這樣一句話:「屋大人少,是凶屋。」這是為什麼呢?買大屋,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圍繞著這個問題,產生出多少悲歡離合的事情。




但為什麼房子太大反而不好呢?皇帝的卧室為何小於10 平方米?其實古代有這樣一句話:「屋大人少切莫住 。」受空調理論啟發其實我們細想一想,道理很簡單。舉個例子:比如在一個10平方米房子里,安上一台一匹的空調機,開動它,半個小時後房間就涼快下來了,空調也可以停止製冷一段時間。




因為空間小,能量很快就飽和了。也就是說,空間越小,需要能量就越少。可是當你把這台一匹的空調,放在一個100平方米的大房子裡面,它就顯得無能為力了。 




因為房子越大需要的能量越多,所以儘管這台空調不停止地製冷,房子溫度依然達不到預期的目標。因此我們需要大匹數的空調、才能滿足大房子的需要。








回過頭來看,我們人也是一個能量體,會發光發熱。如果用人來代替這台一匹空調機的話,越大的房子,當然就會消耗人體越多能量。因此房屋大小必須和入住的人數成正比。也就是房子越大,入住的人應該越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人氣要旺。 房子越大越吸人氣 風水中常說,房子會吸引人氣。





這句話一點不假。人體的散發出來能量,就是我們所說的人氣。當一個人用了那麼多能量去填充一個大房子的空間時,它對於身體損害是可想而知的。身體能量消耗多了,自然體質變弱了。工作起來無精打采,差錯也就在所難免,判斷力下降,倒霉事也就接踵而來。





古人的智慧是非常高的,這也符合因果的原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人一生的受用註定是那麼多總和的(除非你做了大功德或者太缺德的事情),如果你過於享福,就會把福報提前用盡,導致短命或者多病多災,白菜豆腐保平安就是這麼個理!




逢年過節,我們一定不要鋪張浪費、以免樂極生悲,得不償失呀,我們要想人生越來越順利,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福報,在受用方面盡量節約、避免浪費、避免損耗福報,這樣才會越來越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GO野 的精彩文章:

這些人最低被判1000年監禁,最多則達14萬年!
觸目驚心的日軍刑具:假如被捕了你能扛住?

TAG:GO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