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胡希恕講傷寒論18

胡希恕講傷寒論18

胡希恕講傷寒論


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


二00八年六月



第四章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第179條


問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謂也?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正陽陽明者,胃家實是也,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煩實,大便難是也。



頭一節講太陽病轉屬陽明病,就是由表證傳里而發生陽明病,可是太陽病還存在,也是太陽陽明並病,少陽陽明也就是說的是少陽陽明並病,病由少陽傳入里而並發陽明病。此書在此特設問答解釋這個問題。




陽明病有所謂太陽陽明者,有所謂少陽陽明者,還有正陽陽明。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什麼為脾約呢?這是個病名,後面有。古人這樣看他,胃消化之後,脾為胃行津液,對氣的形成,認為氣出上焦,飲食入胃,營養成分,是胃與腸子的作用,古人只看胃,消化成熟的東西,經血管吸收了,古人叫血液,其精者,色赤者為血,這是內經的話。那麼氣的形成,必須到肺,受之於天,天是指天氣說的。水谷化合物再吸收天的氣,在肺處吸收,古人不明白胃消化完了,怎麼到肺上了,現在我們知道。

古人認為是脾的作用,能吸收,送到肺上去,所以說脾為胃行津液,營養成分加空氣的氧氣,脾為胃輸送津液到肺,這時才能與天氣接觸。

怎麼叫脾約呢?是胃中燥,沒有津液可以運輸,脾受了制約了,就是指胃中干,大便結。這就是脾約了,脾沒有津液可行了,受制約了,這種癥狀,古人叫脾約證,也是大便不通,但不是熱造成的。




為什麼太陽陽明叫脾約呢?太陽病是以發汗為原則,由於發汗而亡失津液,大便硬叫脾約,也是里實,屬陽明病。這種陽明病由太陽轉屬陽明,但太陽病沒罷,大便不通,這就叫太陽陽明,所以說脾約是也。




正陽陽明者,專就陽明病來看,沒有太陽與少陽證候存在,只是陽明病了,就是胃家實是也。所謂胃家實就是病邪充斥於胃,叫胃家實,這是根據義上來理解,胃家實也是有證候的,就胃的部位按之滿,拒按,按之痛,都為胃家實的一種證候,也是胃家實的主證了,專就胃家實來講,就是正陽陽明,即沒有表證及半表半里證。



少陽陽明者,由少陽轉屬陽明的,少陽病不能發汗,由於少陽病誤發其汗,或者利小便等誤治後,胃中燥煩實,胃中燥,人就煩,所以煩也是陽明病的證候,同時裡頭也硬,也實,大便也不通,此為少陽陽明。




第180條


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



研究陽明病就是里陽證了,就是病邪充斥於胃的這麼一種病,實與熱都為陽,所以叫陽明病。陽明病就是胃家實,太陽陽明也好,少陽陽明也好,都得有胃家實。要是胃家不實呢?實要活看,剛才按之滿拒按,按之痛,那是就證候上談的,就是邪實於胃腸,而發生陽明證候者,就叫胃家實,可以這樣理解。總而言之,所謂陽明病就是邪充斥於胃腸的一種病。




第181條


問曰:何緣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不更衣,內實,大便難者,此名陽明也。



為什麼發生陽病呢?底下也作一個問答解釋,答曰:太陽病那個階段,病之初作發作太陽病,若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即太陽病階段,經過發汗,下及利小便等法治療,都是以亡失津液,水分大量亡失胃裡頭干,故胃中乾燥,因而轉屬陽明,不更衣,解不出大便,內實大便難。




第182條


問曰:陽明者,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



陽明病但熱不實也有,如白虎湯,也是熱結於里,但不實,剛才說的心下滿硬,按之痛,這都是胃家實的主證,要是只熱不實就沒有這種主證,故又提出一個外證,即里有熱也現於外,身熱汗自出,陽明病的熱,是身熱,從里往外熱,不象太陽病,

太陽病是翕翕發熱,熱在身上合而不開,就是熱在身上籠罩似的,翕翕就是合而不開的意思,合羽之為翕嘛。陽明病外面用手摸滾燙,汗自出,熱由裡頭出來,蒸騰人的組織的水分而出汗,所以蒸蒸發作,形容陽明病發熱,就象拿鍋蒸東西

。外也燙,同時也有蒸熱汗出。




「不惡寒,反惡熱也」太陽病為發熱惡寒,陽明病,不惡寒,反惡熱,這與前面講的溫病是一樣的,雖沒說渴,當然也就渴,熱在里,刺激特別凶,比太陽病熱的多,這種熱的勢力比較強烈,惡寒反受到抑制了,可以參考巴浦洛夫學說就知道了,這種人對刺激的反應,對受到過於興奮的刺激後,就對其他的刺激就受到抑制,巴浦洛夫有很多的試驗,陽明病身熱也必然會帶到外頭冷,但由於強烈的熱刺激,這個冷感覺受到抑制。這說明,在臨床上,遇到胃家實是陽明病,如沒有胃家實證的明顯證候,而有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為陽明病。這個陽明病共用二個特點。前面太陽病脈浮頭項強痛而畏寒,一個特點。它在表,沒有其它的東西。陽明病有二種,只熱不實,只能就外證看。所以在臨床上胃家實當然是陽明病,如果沒有胃家實的證候,有外證,也可確認為陽明病。



第183條


問曰:病得之一日,不發熱(應為「不惡熱」)而惡寒者,何也?答曰:病有得之一日,惡寒將自罷,即自汗出而惡熱也。




病也有這樣的,開始第一知得的時候,不惡熱而惡寒,這與陽明病之外證不相符。這是怎麼回事?答曰:雖得之一日,惡寒將自罷,即自汗出而惡熱也。他說是的,病傳變時常有這種情況,在太陽篇也講過,上歸惡寒者外未解也,太陽病基礎是發熱惡寒,開始傳沒全陷於里,還有表證,還是惡寒,就是溫病也是這樣,溫病開始得,熱熱刺激沒達到那個程度,還覺得外邊惡寒,但是很快,溫病里熱甚,馬上就要熱,熱達到一定程度惡寒就沒了,這段就說的這個,說雖然得之一日,有這種情形,是不感覺惡熱,而還惡寒者,但很快惡寒就沒了,是一味惡熱。溫病一開始,也有惡寒,吳菊通溫病條辨不是說了。同溫病要渴,有點惡寒馬上就沒了。



第184條


惡寒何故自罷?答曰:陽明居中,土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此為陽明病也。




太陽病惡寒為什麼不自罷?而陽明病開始惡寒,又馬上不惡寒了呢?古人說是,陽明居中,主土,土為萬物所歸,寒一進到陽明,就進到陽明經了,就化熱而惡熱不惡寒。太陽病發熱惡寒,古人認為熱病全是傷於寒,寒是邪,太陽病寒可傳半表半里,往來寒熱,也有寒。唯獨到了明病寒就沒有了。為什麼?歸土了。古人是這樣看的,至於對不對,是成問題的,這與前一樣的,開始惡寒是熱沒達到一定程度。




第185條


本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也。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戢戢然然者,是轉屬陽明也。頭一個是太陽病依法當發汗,發汗而病不徹,徹是指病不除,不是不徹底,真正的重病,不只傷寒如此,流感也這樣,開始表證非要發汗,真正重的流感不一汗能愈的,汗後也可傳變少陽與陽明的,這裡就說的這個意思,大病的時候就治療正確,也只能在表證的時候,使它好轉減輕,去其凶勢,但病還是要傳變的,不能馬上好,傷寒一般好,全在少陽病的末期,陽明病的初期的時候好的多,就是白上湯呀,柴胡承氣湯等。這裡講的就是這種,即太陽病依法當發汗,發汗後病不徹,因而轉屬陽明,有這個事情。第二個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由太陽傳到少陽,由少陽而反汗戢戢然者,戢戢然是連綿不斷的意思,那麼又轉屬陽明。這是解釋太陽陽明,少陽陽明的來歷。由太陽病雖然依法發汗,也有不好,少陽病也如此,本來是太陽傷寒,沒有汗,轉屬少陽故嘔逆,所以少陽病發熱而嘔,是柴胡證,嘔而不能食,但少陽病不出汗,而反汗出戢戢然者,是轉屬陽明病,陽明病法多汗,了明外證不是有身熱汗出嗎?這裡是二段,一是有太陽病轉屬陽明的,有少陽病轉屬陽明的。




第186條


傷寒三日,陽明脈大。




這是太陽傷寒轉屬陽明,到三天的時候,如果轉屬陽明了,其脈必大,因其內熱甚,如前面白虎湯證脈洪大。前面講了:太陽病二三日,少陽陽明證不見者,為不傳。但如果脈大是傳陽明。也在此藉機把陽明熱甚脈大的特點提出來了,前面說是證。




第187條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為系在太陰。太陰者,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硬者,為陽明病也。




傷寒脈應浮緊,是表實,是津液充斥於體表所以脈浮緊,脈裡面充血,一摸脈緊,現在脈浮緩,弱,這個是津氣不獨於外,這說明裡面有留濕留飲的情況,方才不講了脾為胃行濕,濕輸送到表,脈絡就緊,如果由於胃虛不汗出的脈……




第188條


傷寒轉系陽明者,其人戢然微汗出也。




第189條


陽明中風,口苦咽干,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若下之,則腹滿、小便難也。……




那麼在這個時候發熱惡寒脈浮而緊,是太陽的脈呀,即傷寒脈,這裡雖然病發於里,他里不會實的,而且應該先解表,就並發證頭前講過。這個就是大青龍湯證,大青龍湯證只是不汗出而煩燥,這個也不汗出,也得有煩燥,但是又加口苦咽干,腹滿微喘,熱比那甚,證型偏於陽明,腹滿其實這個腹滿哪,還是不是實,微喘,陽明病由腹,病實於里向上壓迫,也能發生喘,這種喘必須用瀉藥,這裡喘還是麻黃證,這個腹滿,還是氣不暢,而自覺滿,其實不是有實物的東西那種滿。




「若下之」,這是應該用大青龍湯,如誤認為里實而下之,就腹滿小便難,原來就腹滿,這時候真腹滿了,這是虛滿了,因胃虛水谷不別,所以小便難都從大便走了,後頭有的。所以說要「下不厭遲」,本大青龍湯證,即前面說了太陽中風,脈厚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燥,這裡有口苦咽干,熱更甚,但是還是腠理,發熱惡寒脈浮而緊之表實證,還得先解表。雖並發陽明,里還有熱而不實,不實,如果瀉非虛其里,虛其胃,反而要脹滿,由於胃虛水谷不別,小便難。




第190條


陽明病,若能食,名中風;不能食,名中寒。




能食是有熱,熱化食嘛,陽明病,能吃是裡頭多熱,古人以風為陽邪,所以說中風,不能食,胃虛停水,故不能食,水性寒,所以名中寒,這是以能食與否而分辨陽明病為中寒、中風區分,這個沒什麼意義。不能食也不能看成有停飲,陽明病有二階段,一是開始能吃,說明裡有熱,可是大便不通,裡面實的甚也不能吃,這說明有燥屎。當病在開始的時候以能食與否,而區別陽明病的這二種證是可以的。




第191條


陽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戢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後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別故也。




陽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水就停在上面,所以不能食,手足戢然汗出,陽明病法多汗,如果手腳也不斷出汗,那大便就硬,後果?有講的大承氣湯有這個。大便硬,又因尿不利,水谷不別,此欲作痼瘕,痼是堅固,瘕是時聚時散,謂之瘕,也就指大便有硬塊,但前頭硬後面還是稀的,也是初硬後溏,以胃中冷,胃中冷不是畏寒,胃中有冷飲,小便不利,本來應大便干,有水在裡頭,所以先硬後溏,水谷不別,水要走大便,大便雖干,加上水呢,成痼瘕之便了。可見頭前的名中寒,是停水,不愛吃東西。




第192條


陽明病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調,其人骨節疼,翕翕如有熱狀,奄然發狂,戢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勝谷氣,與汗共並,脈緊則愈。




初欲食者,就是開始由太陽轉屬陽明,能吃,能吃說明裡頭有熱,有熱者小便應該自利,而反不利,小便反倒不利,大便自調,但是大便並不稀,裡頭有熱的關係,可也不硬,這也是水谷不別,造成的,其人骨節疼,翕翕如有熱狀,這說太陽傷寒表證未去,這是由太陽傷寒,初傳入里而並發陽明病的時候,人蔘吃,但小便不利……但他不是整個轉成陽明病,不昌那樣子,所以擱個陽明病,這個帽語,就是說明這個胃氣強的表現,就是能吃,還在太陽階段,這個機體對這個疾病還是要從表解,要加強津氣,故胃功能亢奮,這麼一種情況之下,達到相當程度,就發生冥眩狀態,就發狂,出一身汗,病也就都好了。這個道理也解釋了,此水不勝谷氣,與汗共並,脈緊則愈。脈緊則愈,不是奄然發狂,汗出而解之後脈緊。而是其骨節疼,翕翕如有熱狀,那時候脈就是緊,根本就是脈緊,太陽傷寒,就象傳里似的,能吃,這隻能說明胃在里起亢進作用,他是一胃氣強,雖然小便不利,不會變成腹瀉,水谷不別。這正是人的生理機能,總是要從表解除疾病。所以里證好了,小便不利來了,就是水不勝谷氣,胃氣強,不但表解,而且小便不利致的停水,水谷不別也者一起好了。所以說邪氣不勝谷氣。這說明不是真正的陽明病。太陽傷寒,也沒真正發生太陽陽明並病。這是自愈之狀。如果病日久,也有發生冥眩的,這個奄然發狂不是個壞現象,完了出一身汗,這都是冥眩狀態,病要好的時候,常要發生特殊的反應,叫冥眩。所以表證時就要從表解除疾病,表證始終不燒脈緊,骨節疼痛,翕翕如有發熱,但外熱不那麼甚,故說翕翕如有熱狀,不象太陽中風那種熱,這段說明治病不能傷正,自愈是胃氣特別亢奮起來,才能好,那麼這個陽明病要用瀉法,或清法。故這種情況要慎用,不要當成陽明病,否則不能去水氣。




第193條


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戊上。




這個要不得,它是根據天干地支運氣學說,前面太陽病說過了。這是照例,事實上不是這樣的。也沒人考據此事,已至未是太陽最旺之時,火生土,火之後再申酉戊是陽明旺時,故好時在旺時好,這靠不住的。




第194條


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以其人本虛,故攻其熱必噦。




陽明病,如果不能吃,是胃虛停飲,不能再撤熱,故攻其熱必噦,即噦逆,這是因為有胃中虛有冷飲的關係,胃中虛不能攻伐,有冷飲用溫中去飲的法子可以,吃下藥不行。苦寒葯也不行,這是由於人本虛,攻其熱必噦。這個就是告訴陽明病不能吃要注意,不要看作實證,即攻之,攻都指大承氣湯。不能吃大概都是胃虛多飲的病。




第195條


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則微煩,頭眩,必小便難,此欲作谷疸,雖下之,腹滿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




脈遲為有寒,胃虛有飲,也有寒,脈也遲,食難用飽,胃虛有飲不能吃,勉強吃,要是飽的話,就微煩頭眩,裡頭停飲,頭暈,裡頭熱,人就煩,必小便難,頭眩什麼道理呢?是停飲,飲是因水不下行,小便難,此種情形欲作谷疸,古人把黃疸分谷疸、酒疸、女勞疸三種,谷疸是消化不良類,有熱有濕,在金匱是這樣說的,谷疸之為病,寒熱不食,發熱惡寒而不能食,食者頭則眩,心胸不滿,不滿就是煩,這就叫谷疸,用茵陳蒿湯。與這裡一樣,胃虛停飲不能食,食難用飽,要飽了,則心胸不滿,就是煩,同時頭日軍,胃虛不認濕,受不了穀物,消化不了穀物,消化不了,有鬱熱就煩,有熱又有濕,濕熱相因就發黃。這就發生了胃虛不能化谷的這種情況,所以古人叫谷疸,也應有小便難,雖下之,腹滿如故。實者可攻,虛者不可攻,否則更滿。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脈遲。故陽明病出現脈遲,既可有實證,應該利其虛,頭頭講了,後頭都有。




第196條


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此以久虛故也。




陽明病里熱蒸汗外出,依法當多汗,如果反無汗,其原因有很多的,這條說的是虛,津氣虛,也要出汗,但沒有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熱也往來?但沒有津液。津液虛,胃也應當不強,這是肯定的,津液來自於胃,胃為水谷之海。不能消化水谷,津液就虛,長期如此,現在又出現陽明病,當有汗而反無汗,這樣是不能吃承氣湯,後頭也有。如果也有大便硬,只能按脾約治,吃麻仁丸。




第197條


陽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咳,手足厥者,必苦頭痛;若不咳不嘔,手足不厥者,頭不痛。




陽明病無汗,應該有汗而反無汗,原因多,此段說,陽明病初病於陽明,指少陽病,嘔而咳即少陽病,還沒到陽明病大熱汗出的時候,所以無汗,而小便利說明裡頭有熱,二三日嘔而咳者,二三日指全段說的,並非指反無汗小便利以後二三日,就是這個病有二三日,就是由表傳半表半里的時候,這時裡頭有熱,但沒到汗出的時候,怎麼知道有熱?因小便利,嘔而咳是少陽病。手足厥不是寒厥,是熱厥,這個熱,尤其少陽病,四逆散就是柴胡、芍藥、甘草、枳實四葯,也治手足厥,但是熱厥。後者有,熱深者厥亦深,熱微者,厥亦微,他只是說厥而已,這個厥不會大厥的,因少陽病,津液喪竭,吃柴胡劑,津液得充,胃氣因和,後頭有的。津液竭,不是不旁達,手足厥,即是熱的關係,由於有熱,而且熱往上攻,所以必苦頭痛,所以嘔而發熱,頭痛是柴胡證,假設,不咳不嘔,手足不厥,既無少陽病而熱又不甚,那頭就不痛。這就是就證來辨證的意思。後頭有嘔而頭痛者,小柴胡湯主之。這說明,熱在裡頭有上行有下陷,上行則頭痛,但沒到里熱實的這種情況,不汗出,這種不是津虛。




第198條


陽明病,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不痛。頭眩是停飲的關係,胃中停飲則頭眩……有停飲,用苓桂術甘湯,起則頭眩,吳茱萸湯也治頭眩,那個是水氣往上沖胸,則嘔吐。這裡但頭眩不惡寒,這純粹是熱,陽明病惡熱而不惡寒,這個人的頭眩與不惡寒在一起,就是熱象,熱攻衝上頭,也頭眩。所以頭眩有時是熱亢於上頭,有時是胃有停飲而沖逆的,也有貧血,一般停水或熱壅逆的頭眩最多見,但真正熱不惡寒,故能食而咳。這與中風、中寒辨證一樣的。為中風裡頭有熱。由於熱上亢的厲害,一旦波及肺則咳,又熱又咳,嗓子因咳而傷,故痛。




第199條


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惱者,身必發黃。




這幾段全講發黃,陽明病無汗,熱不得外越,故無汗,小便再不利,濕也不得下瀉,心中懊惱,裡頭也有熱。身必發黃,就是鬱熱在里,有濕有熱,二個結合必發黃。




第200條


陽明病,被火,額上微汗出,小便不利者,必發黃。




這個人只是額上微汗出,旁處無汗,所以熱也不得外越,而小便再不利,所以也必發黃。




第201條


陽明病,脈浮而緊者,必潮熱,發作有時,但浮者,必盜汗出。




陽明病脈浮而緊是太陽傷寒轉屬陽明,脈還浮而緊,說傷寒外證很明顯,即便轉屬陽明,也只能潮熱發作有時而已,發潮熱也是陽明病的一個證侯,由於太陽病剛開始傳陽明,所以脈還浮而緊,雖發潮熱,但不是老那樣,也是一陣一陣的,發作有時。不會始終發潮熱,否則是里實了,脈絕不會脈浮而緊。這裡的太陽病,只是表不解,微畏寒而已,不是還脈浮而緊。脈緊再發熱惡寒是表證,完完全全存在了,即便裡頭有熱,也不到胃家實那個程度,即便發潮熱,也是發作有時,但浮者,即脈不緊了,即津液有喪失了,如果太陽病還存在……(25集)我們對自盜汗,常常用黃芪,盜汗多源於里熱,用小柴胡加石膏也治盜汗,但是,如果不是因里熱,此方是不行的。有里熱的很多,它怎麼治盜汗呢?多汗,太陽病不再明顯。雖然脈浮,它要是真正到陽明,脈沉實、沉大等不會浮的。脈浮,病大部還在表,要是緊,只能是時發潮熱而已,要是脈浮緩,那是太陽中風那種脈。不應脈浮緊。但浮者津液有所喪失,必是盜汗所致。




第202條


陽明病,脈浮而緊者,必潮熱,發作有時,但浮者,必盜汗出。


里有熱,渴,胃有熱,必渴,口乾,只是燥而不欲飲,不渴。可口燥的難受,願漱水,這是熱不在衛分,在血分,血分有熱,迫血妄行,常常鼻衄,故此必衄。




第203條


陽明病,本自汗出,醫更重發汗,病已差,尚微煩不了了者,此大便必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乾燥,故令大便硬。當問其小便,日幾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為小便數少,以津液當還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這幾個陽明病不是真正的陽明病,這節更是的,本自汗出,還是表證。要是陽明病重發汗,不會病已差,陽明病越發汗越壞,忌發汗。太陽中風應用桂枝湯發汗,雖然病差了,尚微煩不了了。表不解,他要煩,表解了不應該再煩,還微煩不了了,這是由於汗多亡陽,胃中乾的關係,大便必硬,還是發汗造成的,所以底下有解釋,這個不要當陽明病來治,這是因亡津液,發汗不合法,重發其汗,胃中乾燥,所以大便硬,此時當問其小便,日幾行?若平時每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這沒關係的,逐漸津液恢復,大便還是會有的,什麼道理呢?現在小便次數少,津液當反於胃中,故知不久將大便。此大便硬不是因熱結的,陽明病便結必須治療。但是帽以陽明病,是沖這個汗出多,這個在自汗出,這個後頭也有。本自汗多,是太陽中風,但汗出過多也為太過,太過則結於里,而成脾約的。這一點是似而非。所以帽以陽明病,是讓你區別,由於病在表,所以也用發汗劑,但發汗不得法,是重發其汗。本來有汗而重發汗,此書說發汗都是麻黃劑,幸運的是,發汗病已解,但只是微煩而不了了。要是陽明病發汗,絕不會這樣,越發越務津助熱。根據全文,這不是真正的陽明病,這個書有的是,比如傷寒吧,有的不是太陽傷寒,又說無汗等。




第204條


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




嘔多是少陽證,少陽病不可汗,亦不可下,少陽陽明還是常常帶嘔的。微嘔也有攻的時候,如嘔多,說明少陽病還存在,雖有陽明證,也不過是少陽陽明並病而已,應從少陽治,可攻下。




第205條


陽明病,心下硬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這更重要了,所以心下硬滿,胃虛,人蔘證,胃虛邪氣水氣都往胃裡去,故致胃處又硬又滿,胃家實方才不也說硬滿嗎?只是硬滿而無其他的熱,象實象,則為人蔘證,應用補中健胃的人蔘類的葯,萬不能攻。虛以實治,利不止者必死,利止者可以好。




第206條


陽明病,面合赤色,不可攻之,必發熱色黃,小便不利也。




顏面紅,面頜赤色,即緣緣面赤,為陽氣怫鬱在表,還是要出汗,而汗不出,故而發紅。此表證有不可吃瀉藥,假攻之,必發熱色黃,小便不利。攻後,邪熱內陷,虛其內,水谷不別,小便不利,熱與水相郁要發黃。




這都說陽明禁下的幾條。心下硬滿,嘔多,臨床看問題要全面,不能片面。陽明病雖是以攻為主的治療方法,但有些不可妄攻的,必須知道。有些條文是因證辨證的,嘔而渴,手足厥者,必頭痛等,頭眩不惡寒,這都是因證辨證。頭眩常常胃有停水,但不惡寒的頭眩是熱,熱往上攻,也頭暈。就是頭前講頭眩了,由於不能食。有些欲作谷疸的食難用飽的頭眩,不讓你認為頭眩全是胃虛有停飲的情況,也有其他的情況。




第207條


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胃承氣湯。




這是針對梔子豉湯說的,發汗吐下後心煩不得眠,那是虛煩,經過吐下之後,裡頭沒東西了。如果有陽明病的外觀,如外證發熱汗出,不惡寒只惡熱,主證是胃家實,這類的陽明病,沒經吐下,這種煩燥為實煩,是胃家實之煩,可與調胃承氣湯。調謂承氣湯在承氣湯中最輕的瀉下劑,調胃,指胃不和,而加以調,主要是甘草的作用,大黃加芒硝瀉下相當的重。芒硝軟堅去熱,大黃刺激湯道蠕動。配以甘草可緩其猛下,甘草在急迫的情況,如痛的急撻等,能緩解症情的急迫,如煩得睡不著,或痛的厲害等。在藥力方面也起緩的作用。調胃承氣湯用甘草使其瀉下作用緩緩發作,調和胃氣。臨床上大瀉下,大利尿劑,甘草不能用,如五苓散利尿最厲害,豬苓湯、大承氣、小承氣也沒有甘草。這個調胃承氣湯是不是大瀉下?是的,大黃四兩,頓服,應是錯,前面太陽篇調胃承氣湯是分溫再服。即便二次也是夠重的。芒硝應為半升,不是半斤,即半茶杯,量也重,我們不要死拘泥於此分量。這幾個承氣湯都是的。「少少與之」,雖然量大,一回只吃那些也行。臨床用此方大黃頂多用四錢,即九克十克即可,芒硝12克分沖,一次6克,甘草6克。輕症可少少與之,重症可加重。此書上分二次吃,就是二劑,二劑大黃四兩(12錢)






黑芝麻最大的功效竟然不是烏髮,而是。。。每天一把效果驚人




這種茶調理人體脾腎濕寒長痘手腳涼痛經有奇效




小手掌就可以治大痛的元火掌灸



========== END ==========


溫馨提示:

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找不到好中醫?不如自己學中醫!


本號菜單中, 有完整的入門系列, 視頻系列. 歡迎大家學習.


學習古中醫, 傷寒論經方傳承


對經方有興趣者, 可加QQ群577262550


祈願: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人無病厄,富貴康寧;長壽好德,善始善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岐伯有道 的精彩文章:

經方與時方的區別
胡希恕講傷寒論16

TAG:岐伯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