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立春:春至人間花木知 萬物春回孕新生

立春:春至人間花木知 萬物春回孕新生

立春的到來,意味著二十四節氣又開始經歷一個新的輪迴。即使窗外依舊是一片天寒地凍的景象,人的心卻開始嚮往著溫暖。「立」,是開始,從這一天起,世間萬物便籠罩在了春風之下,孕育著即將噴薄而出的欣榮與希望。

最能敏感地感知季節的變化且傳播出信號的便是大自然中的動植物,今日我們便來說一說植物。令狐楚《游春詞》曰:「高樓曉見一花開,便覺春光四面來」,花木的綻放更是春到人間的最直觀標誌。中國古時有「二十四番花信風」一說,指的便是應花期而來的風候,以花的開放應對節氣的物候,以動人的畫面生動地記錄了氣候的變化。「二十四番花信風」最早出自於明人的記載,從小寒算起到穀雨,歷經四個月八個節氣,以五日為一候,共二十四候。對於立春的花信風,列的是「一候迎春,二候櫻桃,三候望春」。

迎春的名兒便很適合立春的物候,這一金黃的燦爛花叢,早早地準備好迎接春天的到來。《群芳譜》曰迎春「一名金腰帶」,便承載了多少春的喜悅。宋晏殊有《詠迎春花》詩一首:「淺艷侔鶯羽,纖條結兔絲。偏凌早春發,應誚眾芳遲。」迎春花色淺艷自然,枝條纖細柔軟,在早春的凌寒里傲立綻放,其不畏霜寒的品格足以令終芳失色。

金黃的是迎春花,那麼粉白的便是櫻桃花了。宋范成大有一首《櫻桃花》詠之:「借暖沖寒不用媒,勻朱勻粉最先來。玉梅一見憐痴小,教向旁邊自在開。」早春時節開放的花總能被自然地賦予不畏嚴寒的品格,櫻桃花在范成大的詩中也如晏殊詩里的迎春一樣,是在春寒料峭中兀自綻放的美人。在梅花的映襯下,她顯得更加嬌小不起眼,卻依舊在一邊開放,自在清婉,為春風增一清新之色。

望春學名辛夷,木蘭屬,為較為高大的落葉喬木。《神農本草經》記載望春「樹大連合抱,高數仞,此花初發似筆,北人呼為木筆。其花最早,南人呼為望春。」「望春」一名也來自於它的花開之早,彷彿注視著春日的來到。宋王安石《烏塘》詩云:「試問春風何處好,辛夷如雪拓岡西。」即使春風仍舊料峭,花香花色卻襲人悅人。

迎春、櫻桃、望春,不知是巧合還是古人的智慧,這三種花木正好一種比一種高大,層層疊疊,熱烈而又素雅地摞滿了整個立春的三候。

以今日的眼光來審視,這花信風似乎不甚準確,若立春有些溫暖的地區已有迎春開放,那麼櫻桃花似乎很難在立春五日後便綻放了。這種將自然界的花與節氣物候相對應的說法,既反映了古人對於草木萌發與季節變化之間關係的發現,但同時也是一種理想的物候狀態。蒲松林《聊齋筆記》中便提到:「花信風之說,人人知之,文人尤慣用之。」可見在至少在清代,「花信風」的說法便已是家喻戶曉,而文人墨客尤為喜愛。這時候,「花信風」便不僅僅是季節氣候變化的信號,而更是傳統文人感知時節的美學象徵,營造出好花好時好時節的美好意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超級藍血月」來襲 你又有著怎樣的離愁別緒?
《菜根譚》:不輕諾 不生嗔 不多事 不倦怠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