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庸》之道,你確定自己沒有誤讀?

《中庸》之道,你確定自己沒有誤讀?

短短一篇《中庸》

既是儒家心法

也是至高德行境界

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

可謂君子修行的嚴苛標準

你真的讀對了嗎?

現如今

各種所謂「中庸之道」

大行其道

就連電影《孔子》裡面

孔子在歷盡滄桑之後

也非常深沉地來了一句

如果你無法改變這個世界

你就要學會改變自己的內心

不左不右中間靠,不顯不沉偶冒泡。

不上不下混就好,不說不做位把牢。

——所謂「中庸」

這種被冠以「中庸之道」的心靈雞湯

假如被孔子他老人家聽到

多半會生氣的

孔子:這哪是什麼中庸,這分明是佛系!

在儒家的君子修養里

即使身處磨難之中也不會改變內心

而在各類影視作品和普及讀物中

君子的追求早已面目全非

其中被誤讀最深的

應該是「中庸」之道

中庸≠不思進取

中庸≠無所作為

中庸≠不講原則

最最重要的是

中庸≠和稀泥

中庸≠老好人

如今各種老好人做法

其實應該稱為「鄉愿」

沒有內心堅守道德準則

只是與世共同浮沉而已

零障礙地融入任何社會評價體系

這種人

恰恰是孔子深惡痛絕的

鄉愿,德之賊也。

——《論語·陽貨》

那麼

究竟什麼才是中庸之道?

中,不偏不倚

庸,持之以恆

《中庸》雖然篇幅雖然不長

但氣勢高屋建瓴

全篇都是對仗、排比

在創造成語和名言的密度上

遠超任何一篇古文

而文中對君子提出的要求

其嚴苛程度

足以讓無數人望而卻步

好學近乎知,

力行近乎仁,

知恥近乎勇。

——《中庸》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中庸》

《中庸》的一個重要概念

謂之「中和」

中,淡淡然沒動情緒

和,情緒發作卻合乎節制

北京故宮三大殿中間那座

名為中和殿

用來讓參加重大儀式的皇帝休息

便是取「中和」之意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中庸》

《中庸》提出

君子需要謹小慎微

即使獨處也不能放鬆自己

宋朝理學家為此

專門發明了一種修心法

靜坐之時手邊擺兩盒圍棋

動一個善念拿出一個白棋子

動一個惡念拿出一個黑棋子

久而久之

棋子純白一片之日

便是功夫練成之時

此為「慎獨」

道也者,

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懼乎其所不聞。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

故君子慎其獨也。

——《中庸》

按照《中庸》的理想人生步驟

需要知善知惡並達到至誠境界

而達到至誠境界的方法

即使沒有讀過《中庸》的人

都耳熟能詳

博學之,

審問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篤行之。

——《中庸》

人一能之己百之,

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達到中庸之難

既不難在含義理解

也不難在方法掌握

而是難在堅持不懈

治理天下不難

赴湯蹈火不難

而不懈追求中庸境界最難

天下國家可均也,

爵祿可辭也,

白刃可蹈也,

中庸不可能也。

——《中庸》

每一位儒家君子

都始終堅守自己的生活原則

假如你懷有儒家君子的追求

請翻開《中庸》去試一試

在這條道路上

已經有許多先賢榜樣

也有許多詩意的表達

正如北宋大儒程顥

在一首七律中所說

年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秦漢衚衕國文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熟讀《左傳》,可以更好理解《論語》?
成語畫廊05多難興邦

TAG:秦漢衚衕國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