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敦煌藝術大展 回顧篇

敦煌藝術大展 回顧篇

【目前此展已撤,撰文僅作回顧】

絲路之魂——敦煌藝術大展暨天府之國與絲綢之路文物特展

這個展是17年2月在成都博物館觀看的,現已撤展,很多展品的名字都已記不太清,但回顧這些當時所拍下的照片時,依舊還是能感受到來自那些遙遠的歷史文化所帶給人的神聖與神秘,特寫一篇用來回顧一下。

關於絲路之魂

這是一個規模可算是非常大的展,展出的是全國南、北、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60餘家文博機構的200餘件精品文物(很多都是一級文物,有些還是禁止出國級別的),還有來自敦煌、甘肅麥積山、新疆龜茲和高昌石窟的藝術珍品(雖然都是複製品但都完全還原了洞窟原貌,名家張大千等人都參與過臨摹壁畫)。

在敦煌展區中,展出了敦煌從魏晉南北朝到元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8個原比例復原石窟、10件藏經洞出土文獻真跡,還有70幅敦煌壁畫臨摹複製品、12尊彩塑臨摹複製品、25件藏經洞絹畫複製品和10件模製花磚,同時還展出了漢代簡牘、彩繪畫像磚等精品文物68件,東西多到拍不完,一天時間也逛不完。

話不多說,一大波照片來襲

壁畫篇

水月觀音(五代)

「水月」既是「水中之月」,在佛經中寓意佛法皆無實體,水月觀音為三十三觀音法身之一。早期佛法經典中並沒有明確出處,而是在佛教傳入中國後,和中國的本土文化融合而生。

這幅壁畫中的水月觀音是典型的五代時期水月觀音相,是為有鬍鬚的男性形象(最初始於印度的佛教是不接受女性出家的,經典橋段就是佛陀對阿難說:「如果女人不出家,佛法正道便可長存千年。但因允許女人出家,佛法正道便只能存在五百年」),宋代以後水月觀音像才開始漸漸變成女性形象。

都督夫人禮佛圖(盛唐)

此畫來自敦煌莫高窟130窟,是唐代供養人畫像中規模最大的一幅,一共畫有十二個人像,第一身像最大(這個有多層下巴、氣色最好的富貴胖夫人是天寶年間敦煌鄰郡太守樂庭瓌的妻子,隨夫鎮邊多年,在修建130窟大佛時捐了一大筆錢,按照當時習俗就給她做了壁畫),人物旁邊寫著大字「都督夫人太原王氏一心供養」;第二身像較小,旁邊寫有「女十一娘供養」;第三身像更小,旁邊寫有「女十三娘供養」,後面畫的九個人都是奴婢,所有人物都是最典型的盛唐時期以胖為美的造型。

飛天圖

敦煌莫高窟492個洞窟中,幾乎每個窟都畫有飛天,簡直就是敦煌藝術的標誌。(展品中有非常多的飛天圖,後悔沒有多拍一些)敦煌飛天從起源和職能上說,它不是一位神,而是乾闥婆與緊那羅(印度古神話和婆羅門教中的娛樂神和歌舞神)的複合體,隨佛教發展至中國後,與中國道教羽人、西域飛天和中原飛天文化不斷糅合,形成了絕美而獨特的敦煌飛天。

描繪佛教故事的壁畫

描繪佛像菩薩像等的壁畫

佛造像篇

敦煌莫高窟始建於東晉太和元年(公元366年),傳說有沙門樂尊者行至此地,見鳴沙山上金光萬道,好像是有千佛顯現,然後四處募捐開鑿了第一個石窟,接著歷經北魏、西魏、隋、唐到元、清不斷建立,修築達千年之久,漸漸成了佛門聖地,號為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是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四大文化體系匯流的地方。

展出的佛造像不僅有來自莫高窟的,還有麥積山等石窟的各個朝代各個時期的佛造像,可看出從佛教進入中國後,隨著朝代不斷的變遷,佛造像的面部及身形都漸漸從印度人的相貌特徵演變成了具有中國人特徵的形象。

國寶特展

吳王夫差矛

基部有兩行8字錯金銘文:「吳王夫差自作用鈼」,出土於湖北江陵馬山5號墓,骹的橫斷面橢圓形,平視骹口呈凹字形,正背兩面各有一刻紋精細的獸紋鼻。矛刃鋒利,並將脊部鑄出血槽,以提高殺傷力。花紋風格與越王勾踐劍類似。

越王勾踐劍(局部)

春秋時期的「越王勾踐劍銘」刻的是鳥蟲篆體,「越王鳩淺(勾踐),自乍(作)用劍」共八個字。鳥蟲書,常以錯金形式出現,高貴華麗且富有裝飾效果,流行於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此劍身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而千年不銹。

這對「相愛相殺」的著名文物(小學歷史課本里都有它們的身影),可是湖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啊,但是和其他省的鎮館之寶一樣,在老家都享受一個單獨豪華大包房待遇的它們,在這次展覽中全部都擠在了一個展廳內(委屈臉)。

陶俑

青銅器

石雕和古代記事文書

參觀完展需耗費相當大的精力,

所以怎麼能拒絕一碗在成都博物館後門碰到一小販賣的

紅糖糍粑呢?

成都博物館

憑身份證免費參觀(官網可提前預約)

地點:青羊區小河街1號(天府廣場西側)

開放時間

5月1日-10月31日,周二-周日9:00-20:30,19:30停止進館

11月1日-次年4月30日,周二-周日9:00-20:00,19:00停止進館

每周一(法定節日、小長假及黃金周除外)、除夕、正月初一閉館

地鐵:乘地鐵1號線或2號線至「天府廣場站」,出站後就能看到

公交:13、30、43、47、64、78路至西御街站

駕車:附近車位非常難找,建議不要駕車,建議打車

編輯整理+攝影:介桑

版權歸作者所有 大觀博展志整理髮布

圖片未經許可不得商用

轉載文章請在文末帶上二維碼或

文章謝絕商用,朋友圈轉發隨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介桑 的精彩文章:

TAG:介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