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裡千龍吐水壯美場景中的主角——螭首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故宮的主體建築,.三大殿矗立在三重漢白玉石龍墀之上。
龍墀面積約為2500平方米,由大塊漢白玉石砌成。每層台基的周圍都雕有須彌座。須彌座上橫置大塊的長方石條,名為「地袱」。「地袱」之間立有望柱,在望柱之間再安設欄板。在它們之下,都鑿有排水孔道。每個望柱下伸出一個石雕龍頭,這就是螭首。整個龍墀上共有1142個小龍頭。除每層台基折角的角頂伸出的龍頭外,其他龍頭的兩唇之間都鑿有圓孔,與望柱底下的孔道相通。由於檯面的設計是中間高於周邊,每當下雨時分,匯聚在龍墀上的雨水自然就都流向地勢更底的四周,從龍口排出,形成「千龍吐水」的壯美場面。
所以,故宮當中數量最多的石雕,就是漢白玉的螭首,俗稱「噴水獸」。
《說文·虫部》指出:「螭,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從蟲,離聲,或無角曰螭。」 有關螭的記述,最晚在戰國已出現。至於它的來歷,有說是龍屬或龍子,或雌龍。因為其先為「山林異氣所生」,色黃、無角、獸形。由此也發揮出「螭虎」(雌虎、鼠虎)的造型。
螭首在古代青銅紋飾、碑額、印鈕中時常顯身,漢代是螭紋最鼎盛期,數量多,在許多玉器上都能見到。在古建築中何時開始引入螭首,尚不確知。傳說螭嘴大、肚子大,可以海納百川,這「螭首散水」之形,現存最早的是南北朝時期的石螭首,前端雕成微昂的螭首,後半部為長方石條形,長1.2米左右。五代後唐王仁裕云:「含元殿(唐)前玉階三級,第一級可高二丈許,每間引出一石螭頭,東西麟次。」到了宋代用石螭首已成定式。土木建築家李誡在《營造法式》之「石作制度」里指出:「造殿階螭之制,施之於殿階對柱及四角,隨階斜出,其長七尺,其螭首,令舉向二分」。又「螭子石」稱:「造螭子石之制,施之於階棱、勾闌、蜀柱卯之下」。可見此制度雖定於南宋,但上承隋唐,下啟元明清。
儘管螭無角,但為封建權力所催生,它們出現在故宮的模樣卻是頭上長角,堪稱「權力導致基因突變」的楷模,均為雙角龍形,微張口,露齒,並不兇悍。讓人聯想起《荀子》感嘆「螭龍為蝘蜓,鴟梟為鳳凰」的亂世,螭龍真的成為馴良的壁虎了。
張加勉先生在《解讀故宮》一書里指出,在古建築里螭首分兩種,一種是安裝在須彌座的角部,形制較大,不僅有龍頭,還有一對比列太小的前足,稱為「大龍頭」;還有一種安裝在須彌座的上枋部位,形制較小,稱為「小龍頭」。
朗文·外研社·新概念英語2 實踐與進步(新版)
¥27.20
※你知道嗎?蜀人歷來喜愛有香氣的植物
※黃公望與中國名畫的代表作品《富春山居圖》
TAG:豹子頭蔣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