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曹操為報父仇屠城的思考

關於曹操為報父仇屠城的思考

在三國演義里,曹操剛剛有所成就之時,父親曹嵩及其家小被徐州太守部下張闓殺害,時年三十八歲的曹操失去了父親。在自己輝煌的事業剛起步的時候無能能去分享,所謂「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我相信即使是雄才偉略的曹操知道父親離開的時候也是痛苦的,接著就是憤怒的。於是曹操做出來後世人多有不齒的決定,進攻徐州並且兵馬所過之處不留活口,也就是屠城。

後世的很多人因為此事唾罵曹操,徐州太守陶謙本來也是好意派人護送曹嵩,但是沒有料到部下張闓會如此膽大包天殺人奪財,但是曹操不去找真正的殺人兇手張闓,卻遷怒於陶謙,認為他的意圖是打著報仇雪恨的名義去爭奪徐州。在我來看,或許曹操可能這麼想過,但是我願意相信他只是報仇,而爭奪徐州只是很少一部分因素。

要知道在三國中,哪怕是整個中國歷史上屠城都是很少見的,除了窮凶極惡之徒,很少有人願意干這件事,這事太影響聲譽了。而曹操雖說不是好人,但絕對不是惡徒,而且屠城對一個地方各方面發展都有著巨大的影響,當時若是曹操有足夠的理智,試想他是會願意佔領一座空城進而遷徙百姓慢慢發展,還是更願意要一座本就很富庶的城池。答案不言而喻,他肯定會選在後者,但是曹操做了屠城的決定,說明他當時不夠理智,說明父親這個稱謂在曹操這樣的梟雄的心中達到了一定的高度,讓一向睿智的曹操亂了方寸,他此時不是戰場上運籌帷幄的將軍,不是雄霸一方的諸侯,也不是意氣風發的詩人,他只是一個失去父親的兒子,一個失去弟弟的哥哥,他悲傷,他憤怒,他需要用殺戮來平復自己的心。

「既然曹操需要報仇,為什麼不找真正的仇人而是去找徐州太守陶謙呢?」這也是很多人質疑的地方。張闓究竟是不是曹操的殺父仇人還有待考證。根據《三國志魏書》記載曹嵩是遭到陶謙的毒手。而《後漢書陶謙傳》記載殺害曹嵩的是陶謙的守將,而陶謙並不知情。史料就是如此,相互矛盾的地方很多。

我更願意相信第三種說法,陶謙的守將殺害曹嵩,而且我擅自加上一條,陶謙應該是知曉此事甚至於就是陶謙授意自己的守將的。陶謙在歷史上的口碑確實不錯,但是不要忘了他是徐州太守,是亂世的一方諸侯,僅僅是為人善良溫厚是不能穩坐亂世諸侯的,或許是鄰居曹操的強大或許讓他不安,也或許是曹嵩攜帶的財富讓他所垂涎,他最終默許了部下殺害曹嵩,而自己佯裝不知情,期盼曹操報仇時不是針對自己。

曹操最後還是讓陶謙失望了,他不僅僅是要陶謙的項上人頭,他甚至厭惡陶謙所治理的城池,他想要把關於陶謙的一切都摸除掉,我猜想這才是曹操屠城的原因。

而至於屠城的後果,或者是後世的唾罵,曹操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自己的父親。當然他也根本不需要後世人的褒獎和頌揚,無論人們如何評價曹操,他仍就是那個雄才偉略、指點江山、文采非凡的軍事家、政治家、詩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化妝刷是個耐用品,你需要找幾款真正值得投資的
從《演員的誕生》看藝術品市場的暗箱規則

TAG:全球大搜羅 |